評分三連跌!李少紅的“不清醒”,揭開多少大導演的傷疤?
《大宋宮詞》開播之前一度備受期待,一方面是因為劇方放出的預告讓不少觀眾感受到精美質感,另一方面是因為導演是李少紅,二十年前執導了部《大明宮詞》
作為公認的一部經典,甚至有網友説這是中國最好的宮廷劇,沒有之一。無論從服化道、演員,還是劇本台詞都堪稱經典,至今還保持着9.1分的高分。
包括產生了很多經典的角色,比如薛紹的出色演繹,就被冠以“一見薛紹誤終身”的美譽。
這不禁讓觀眾期待究竟《大宋宮詞》能不能再現曾經的輝煌?可實際的情況是,開播之前有多讓人期待,開播之後就有多讓人失望。
開播首日只有6.1,兩天後便跌到4.2,如今播放未過半,評分已成3.8。在評分中有將近一半的觀眾給了一分的差評。
同為李少紅執導,評分卻相差兩倍還多,可謂天壤之別。20年後的《大宋宮詞》到底差在哪裏呢?
1、犯古裝編劇老毛病,缺乏對歷史的考究
《大宋宮詞》是以劉娥和趙恆為主線,講述了北宋真宗時代,一個民女的愛恨情仇和逆襲史
該劇並非架空劇,因此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尊重歷史,並在歷史留白的空間裏加以想象。
結果卻犯了近幾年來古裝劇的通病:大牌演員、服化道考究,但編劇上拖後腿。
劇中開篇寫道:“趙匡義即位,改名趙光義。”
歷史上,確實改名為趙光義,但這是在即位之前改的,是為了避諱兄長宋太祖的名諱。即位時他也確實改過名字,只不過是改名叫趙炅。
如果一些改編是為了讓劇情更合理,那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但是這種對史料改動,實在看不出有任何必要,對劇情也無任何幫助。
還有一點可以看出,編劇們被清裝劇“毒害”不淺。宋朝的皇子們稱呼自己的父親為父皇?
父皇一詞是從明清才開始興起的,當時的皇子們對父親的也是叫“爹爹”就行。
已經更新的劇集裏,大黃子與老二趙元僖談話的時候,説道:“父皇自幼喜歡三弟”。
這更是缺乏歷史依據。
歷史上,趙炅最屬意的儲君人選一直都是長子趙元佐,可他因叔父冤死而發瘋。其後趙炅開始中意老二趙元僖,可他卻因病去世。最後不得已才選擇了老三趙元侃。
趙炅甚至可以説是不喜歡自己的這個三兒子的。在有大臣們提議將他立為皇太子的時候,更是把他們全部貶到了嶺南。最後是因為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實在沒辦法,才將趙元侃封為皇太子。
更有甚者,劇中竟然把還活得好好的趙炅稱為太宗。這是他去世之後才封的廟號,人還活着就稱太宗,怕是太宗的棺材板都壓不住了。
諸如此類無法讓人理解的錯誤還有很多,就不一一舉例。
但從這些細節就能看出,編劇們的水平再無《大明宮詞》時那樣細緻考究。
2、自動二倍速的剪輯
《大宋宮詞》的剪輯是很多觀眾吐槽這部劇的主要原因。表面看起來劇情進展飛速,可實際上該劇的剪輯導致觀眾連劇情都看不懂。
看劇時不用開啓倍速模式,它自動就在播放兩倍速。只有短短几集,就講完了許多宋朝重大的歷史事件,比如趙炅的三個孩子爭皇位,秦王趙廷美謀反等。
更為誇張的是,僅僅兩集,這部劇就將男女主相遇、定情、分離等劇情全部講完。
劇情的進展在這裏不是按照分鐘算,而是按照秒,上一秒剛出場的人物下一秒就領盒飯了,然而觀眾還沒明白為什麼。
給觀眾的感覺是編劇和導演想在有限的集數里面講更多的劇情,全然犧牲了一部劇應有的觀賞性和邏輯性。
可這部劇有61集,僅僅前面幾集就塞瞭如此多的劇情,雖然要大女主,但也不能是“獨角戲”吧?
3、演員缺乏cp感
很多觀眾吐槽《大宋宮詞》,其中一點就是説劉濤裝嫩。這一點暫且持保留態度,因為大齡演少女早就不是什麼罕見的事。
究其原因還在於對人物的刻畫。
一個人物想要深入人心,一對cp想要深入人心,是需要靠情節和故事去推動的。
人物需要在故事中逐漸改變,逐漸成長,讓觀眾對他們產生感情,對他們的遭遇產生共鳴。
但是《大宋宮詞》顯然並沒能做到這一點。編劇沒有花費很多篇幅去刻畫男女主的成長和他們感情進展的過程,劇情好像記流水賬一樣進行。
觀眾感受不到人物的鮮活與立體。就好比劇中男女主之間的愛情,編劇只是告訴觀眾他們相愛了。至於他們為什麼相愛則沒説,觀眾也不知道,這讓人很難傾注感情。
劉娥和趙恆的感情進展過快,僅僅兩集就彷彿大結局一般。故事中沒有對他們的感情進展進行詳細的講述,只是通過兩人的台詞來告訴觀眾他們感情非常深厚,顯然過於突兀。
説到底,劉濤和周渝民被批沒有CP感,
很大原因是觀眾沒有代入感
,剛看到這兩人,他們就山盟海誓了,這種強行按頭髮糖,也不能怪大眾不買賬。
當然,周渝民和劉濤在形象上確實很難讓人感覺到cp感,只能説選角需慎重。再加上劇情、剪輯
等鍋
,這兩個人物刻畫得確實失敗。
4、李少紅的妥協與堅持
二十年前,李少紅拍出了《大明宮詞》,該劇至今被認為是中國劇史上再難超越的經典之作,為什麼二十年後的《大宋宮詞》,差評如潮?
我們不妨來梳理下。
《大宋宮詞》是2017年拍攝的,當時屬於大女主劇盛行的時期,《上陽賦》、《如懿傳》等等都是那時期備案、拍攝的。
李少紅顯然作出了妥協,跟上了潮流,從選擇劉娥作為女主,拍關於劉娥一生傳奇的故事就不難看出,因為歷史上劉娥的一生本身就是一出大女主劇。
其次就是對演員的選擇,2015年《琅琊榜》播出之後,劉濤一度成為內地相當有熱度的女演員,李少紅在選角這方面或許也做出了相當妥協。選擇劉濤其實可以理解,畢竟演技在線,熱度又高。但是太過關注人氣,而沒有思考是否合適,也導致瞭如今這種局面。
要知道李少紅原本是非常善於發掘新人的,可惜的是《大宋宮詞》選了許多並不合適的老戲骨。
當然,李少紅也有自己的堅持。從劇中的服化道、構圖光景等來看,她拍出來的劇依然非常具有美感,不難看出李少紅的審美一直保持了極高的水準。
可惜的是,顧此失彼的錯誤她沒能避免。劇情硬傷、人物演繹的失敗,使得這部劇即便再具美感,也依然挽回不了失去的口碑。
李少紅選擇的這個題材,想講述劉娥的傳奇一生,這是她擅長的。或許是對全局的把控程度不夠,導致了很多硬傷的產生。不知道她看到如今的狀況,會作何感想。
目前《大宋宮詞》更到了五分之一的長度,不知道劇方會不會作出對應的調整來拯救難以挽回的口碑呢?
覺得不過癮的各位,可以考慮去重温經典,畢竟《大明宮詞》這種高質量的劇作,可能很難再次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