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黑馬《一點就到家》上線,故事主要講彭昱暢和尹昉搶劉昊然,種種誤會波折之後三個人幸福生活在一起(劃掉)。
當然,這是玩笑話,這是陳可辛監製、許宏宇導演的“青春版”中國合夥人故事,陣容自帶高期待值。
95後劉昊然,票房總成績已經突破百億大關。
彭昱暢更是年紀輕輕就斬獲三金級別影帝提名。
尹昉在《少年的你》和《新世界》中都有不錯表現,這次也有驚喜。
許宏宇導演前作《喜歡你》,混搭看起來毫無CP感的金城武和周冬雨,煮出了一道讓人意外驚喜的甜蜜蜜餐點,將一個“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瑪麗蘇羞恥故事,改成了輕快、好笑、浪漫、有想象力的可愛小甜品。
遊戲題材的網劇《穿越火線》,許宏宇導演也交出了高於預期的答卷。
這一次的《一點就到家》,坦白説個人喜好度低於《喜歡你》,但依舊認為是值得一看的可愛作品。
一,明快節奏、有趣質感。
導演可能長在我的笑點上,譚卓飾演的大公司代表,傲嬌來到小山村,霸氣下車尖頭高跟鞋一腳深深陷進泥巴里,戳中笑點。
《喜歡你》中金城武飾演的霸總,跑去周冬雨飾演的小廚子家吃飯,萬般嫌棄小心翼翼坐在沙發上,一屁股坐中玩具“嘰”一聲響。
我很喜歡這類笑點,陷進去的鞋跟不僅僅是笑點,更是以諧謔可愛的方式反諷:哎呦喂您裝什麼裝呢?
電影中類似的有趣細節很多。
其實“有趣”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讓人笑本身就很困難,笑點容易落入刻意尷尬的處境,也容易被質疑低俗;“有趣”和“喜劇笑點”的不同,還在於“有趣”不是割裂的單個笑點、笑料,更折射着某種觀察眼光和價值態度。
從《喜歡你》到《一點就到家》,這位年輕導演都讓人鮮明感受到,很有趣。
當然,這也離不開劉昊然、彭昱暢、尹昉三位的表現。
這是一個非常有眼緣、有路人緣的搭配組合。
劉昊然飾演的魏晉北,乍看是個錢串子、是冷靜又功利的冷血商人,內心其實非常柔軟良善。
沒想到昊然弟弟演聰明的失敗總裁,看起來這麼精明強悍,感覺再開口叫弟弟都有點底氣不足了。
彭昱暢飾演的彭秀兵,乍看是個鐵憨憨快遞員,實際上也就是個鐵憨憨(劃掉),實際上有幾分大智若愚的意思。
尹昉飾演的李紹羣,乍看是個種咖啡的行為藝術家,實際上是個“情敵”?(不是)
這三位,一個“精”、但聰明沒落着好下場,只落得一身抑鬱和絕望,而且開局階段是典型的“倒黴擔當”。
一個“傻”,起早貪黑送快遞、辛辛苦苦攢下的十九萬創業資本,迅速為誠信而“傻憨憨”賠掉。
一個“絕”,決絕離開父親和鄉親們,獨自住在後山,在祖祖輩輩所有人種茶葉的地方種咖啡,一種七百棵,還不賣。
這樣三個貨,一個電商,一個快遞,一個咖啡,成功攪和出了一出大事業。
從模式上説,“想到主意、出現轉機、突發問題”起承轉合的模塊很常規,但電影呈現的節奏明快利落,看完讓人非常想喝故事裏的普洱咖啡!
舒心醬單方面宣佈,許宏宇可能是最會賣貨的導演!
二,主題衝突的階段化變體。
從題材上説,市面上這個年齡段的電影,大多是戀愛題材、或者校園題材,或者二者混搭。
眾所周知華語劇作“職場題材”是重災區,敢在大熒幕上講年輕人創業故事的很少,《一點就在家》是例外;如果要一五一十一板一眼摳這個故事的邏輯線,要質疑他們的成功是否有天降超能力的加持,那麼電影同樣有諸多可攻破之處,但影片採取了加入一絲“想象元素”的方式,讓故事相對順暢。
九十七分鐘的體量,電影塞入了不少主題,比如故鄉和他鄉的矛盾,比如父與子兩代人的隔閡、和解,比如夢想和現實、逐利和堅守本心等等。
通常情況下,有限體量內承載過多議題,容易出現枝蔓干擾主線的情況。
但《一點就到家》的聰明在於,這些“子”話題都統一在同一個“母”話題之下,是同一條矛盾主線發展到不同敍述階段時的外化呈現。
彭昱暢飾演的快遞小哥,忽悠家鄉父老們一同放棄茶葉種咖啡時,戲劇衝突的重點是“故鄉”和“他鄉”。
他在廣播前説起自己在大城市裏打工,茫茫人海里他連留下一個腳印的資格都沒有。
回到村子,第一步就踩下了jio印。
很快,彭彭激昂又深情的jio印,就被村長,也是尹昉那個角色的父親所封印了。
年輕人大了有自己的想法,老父親理解,但他説娃娃你們想過沒有,你們失敗了沒關係可以回城裏打工,那些老人們該怎麼辦?
李家老父親的角色,大局上是新舊羣體價值衝突中村子傳統盈利模式的守護者,私人上又是父子關係裏的當事人,是上一代古老價值體系、棍棒式教育理念的執行人。
順着故事線的發展,矛盾衝突也順理成章從“故鄉他鄉”轉向父子嫌隙。
三位年輕人終於小有所成之後,尹昉飾演的咖啡少年,目光裏出現了老父親的身影,從前以為自己成功了就不用在乎他的看法了,如今自己站在了和他類似的位置上,才終於理解了他。
此後,一段父子對飲的畫面,一個喝茶、一個喝咖啡,兩代人終於拋棄了“明明覺得好卻不説”的口是心非,走出了以責備和懲罰表達愛、以反抗和叛逆表達自由的怪圈。
破破的小杯子,一飲而盡,很有質感。
在這個過程裏,當然還穿插着“生意哪有那麼好做”的難題。
劉昊然所飾演的商人,一度想放棄咖啡、在六百萬的收購價面前,為利益做出切割。
這是“單純逐利”和“夢想式創業”之間的較量。
只談利益的冷靜模式看似更應該成功,但電影用很青春真摯的熱愛模式説不,説根植於愛、背靠鄉土和情感的事業,才不會像冷冰冰的生意那樣死得快。
三個角色承載多個不同的矛盾主題,電影處理得相對緊湊;不論是彭昱暢講述艱難的打拼時刻,還是尹昉凝視父輩之路時的眼神,都很真摯動人。
能明顯感覺到電影的拍攝製作週期不寬裕,蟲子、腫眼睛等細節的特效看起來都非常便宜,諸多可以加客串陣容安排彩蛋的地方(比如會議主持人、採訪主持人等)都是路人甲,笑點的頻繁程度似乎也比不上《喜歡你》,但這依舊是一部讓人覺得可愛的影片。
很年輕。所謂年輕,並不僅僅是因為主創平均年紀小。市面上太多影視劇,男女主年齡加起來也沒多大,但故事陳舊老套、模式腐朽老化,明明是年輕人、卻並無“年輕感”。
而《一點就到家》則洋溢着非常輕快的年輕感。
無論是三人沐浴在陽光下、站在古老大樹上自帶的美好光暈,還是咖啡果大豐收後幾個人哈哈哈傻笑成一團的狀態,都生動自然、很美好,讓人覺得背後和未來都有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