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3日,額定最大載客量2250人的江亞輪,拉着4000多乘客緩緩起航,18點45分左右在橫沙西南里銅沙處突然發生爆炸,船尾迅速下沉,船艙很快進水。失事地點為一淺灘,煙囱、桅杆及懸掛的救生艇仍露出水面,但不巧的是,因為逃票乘客眾多,一次頗為嚴格的查票也剛剛開始,鐵門將部分船艙緊緊鎖死……十幾分鍾後,洶湧的海水已蓋沒甲板,多數人無法在短短几分鐘內爬上最高的甲板待救而溺死艙中。
據統計,聞訊趕來救援的幾艘船隻總共救起811人,不到所有乘客的三分之一。由於罹難者人數眾多,且不少是全家遭難,江亞輪慘案引起社會輿論的譁然。對於江亞輪慘案,爆炸是海難的主因,前後有人猜測出7種可能:1、鍋爐爆炸;2、觸礁;3、被人安放定時炸彈;4、夾運爆炸物;5、遭受魚雷襲擊;6、誤觸水雷;7、國民黨飛機炸彈墜落。
南京國民黨政府組織專家進行調查,並與1949年2月出爐官方調查報告。否認了社會上傳聞的鍋爐爆炸説,因為現場勘查發現鍋爐室完好無損;緊接着,報告也否認觸碰水雷,稱現場發現船體破裂的鋼板全部向外彎曲。不過,這份調查報告除了否認傳言外,並未得出爆炸真實原因。國民黨政府當時正忙着撤退,調查不了了之也是預料之中。
195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打撈“江亞輪”。江亞輪殘骸雖已斷裂成兩段,但鋼板、機器、鍋爐都還很好,具有修理恢復使用的價值。前後歷時160余天,沉埋江底8年的“江亞輪”終於重見天日。在打撈起的江亞輪殘骸上,清晰可見由外往裏卷的炸孔,而非國民黨政府調查報告所説的鋼板全部向外彎曲。這證實江亞輪失事是遇到了外部爆炸,並非所謂遭共產黨特工破壞。
由於抗戰後期日軍和盟軍在中國東南沿海投放了大量的水雷,誤觸水雷説認同較廣。江亞輪出事時偏航1海里以上,正經過未掃雷的區域(相同區域曾經沉沒過5條船),因而觸雷可能大大增加。但是,這一解釋仍然存有疑問。因為,江亞輪經過失事海域時,有兩艘小船一直在前方不肯讓道。如果是漂雷,小船應該提前發現。或許另有原因。
原招商局經理胡時淵多年沉默之後,1981年在上海《航海》雜誌第三期上發文稱,1948年12月,國民黨上海海軍航空兵的轟炸機前往海州(今連雲港市海州區)執行任務後,在吳淞江口外上空,機上懸掛的一枚重磅炸彈因機械問題而脱鈎墜海。江亞輪此時恰好駛至這片水域,炸彈墜入客輪右舷水中發生爆炸,導致悲劇發生。
1959年2月4日,“江亞輪”修理一新,第一項任務是滿載當年罹難旅客的家屬和等400餘人試航,當天上午11時,客輪再次來到當年的蒙難地——橫沙西南白龍港東首的裏銅沙江面時,汽笛鳴響,表達綿綿哀思……此後,江亞輪改為長江內河客貨輪,往返於上海和武漢之間的航線上,重新為祖國的航運事業服務。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