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拜託了冰箱》洞察青年羣體多元生活

由 仝海燕 發佈於 八卦

《拜託了冰箱》主持人何炅和王嘉爾。

作家林清玄説過,通過喜好的食物,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現代生活裏和食物關係最近的家用電器就是冰箱。《拜託了冰箱》這檔已經出品到第六季的長壽綜藝,巧妙抓住了這個切入點,以冰箱為媒,洞察當代青年羣體多元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節目從真實的生活出發,探討年輕人真正關心的話題,並引領他們去發現身邊已經存在的美好。

觀照現實,呈現青年羣體多元樣本

冰箱儲藏食物也儲藏愛,存放面膜也存放生活,是為數不多的真實記錄我們生活方式的物件。《拜託了冰箱》打開不同的冰箱,看到的其實是當代青年羣體不同的生活體驗,真實而不做作。每個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找到陪伴和共鳴。

張若昀有兩個冰箱,裏面既有自己喜歡吃的鹽池灘羊肉和各種醬料,也有當時懷孕的妻子唐藝昕常吃的花生核桃和新鮮蔬菜,甚至還有給寵物犬準備的雞胸肉。他兩個冰箱的兩種風格相輔相成,代表了婚姻生活中年輕一代的和諧相處。

白敬亭冰箱裏存放着低糖低脂食物,從全麥吐司、雞胸肉到零卡路里果凍零食,展現了一個追求健康生活的年輕人的自律和堅持。

郭麒麟冰箱裏有午餐肉、速食麪等方便食品,也有長毛的紅辣椒、發黴的豆包和各種過期醬料,都是他搬出來自己住那一年(2017)買的。他平時不做飯,主要靠點外賣和師弟馮照洋偶爾上門投餵。比起內容貧乏的冰箱,他的外賣單豐富多彩,彰顯了在生活品質上的不妥協。這二者,共同構成當代城市獨居青年的生活樣本。

貼近生活,引發年輕觀眾共鳴

《拜託了冰箱》沒有跟風時下流行話題,而是落腳到真實生活本身,從令人感到輕鬆愉悦的日常美食出發,自然而然地發散到年輕人感興趣的話題——從北漂生活到代際關係,節目裏嘉賓觀點的碰撞引發了年輕觀眾強烈的情感共鳴。他們也因此主動去探討、反思和重新發現,那些在快節奏工作中被忽略的美好。

陳喬恩是明星也是北漂青年。“有了房子會覺得這是我的家。”陳喬恩的經歷,讓很多年輕人感同身受。面對火爆的網絡購物節,郭麒麟每次必下單,覺得不買就吃虧了。張若昀則不受誘惑,有需要再挑個價格合適的買。兩種不同的網購態度,在觀眾裏引發了熱議。

代際關係是每個人必須要面對的問題。鄭爽和爸爸一起做辣白菜,白敬亭的媽媽為他改健康餐食譜,節目裏郭敬明用“沙漏”來形容父母和子女的關係——人的前半生是沙子往下漏的過程,父母會管你;到了一定年齡沙漏反過來,子女會關心父母有沒有按時吃藥運動;當最後一粒沙流盡,這段緣分就終結了。

■ 結語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拜託了冰箱》的觀眾羣裏,18-24歲年齡段佔了最大的比例。他們都是蓬勃向上的年輕人,但他們每個人也都是陽光下不一樣的樹葉,大時代裏最獨特的個人。正如《拜託了冰箱》裏的年輕嘉賓,他們的生活方式組合在一起呈現出了一幅當代青年真實生活的多元圖景。

《拜託了冰箱》可貴之處在於,六季以來都只做呈現而不去定義。用接地氣的真實呈現讓觀眾自己領悟到,生活從來不止一種方式,也沒有優劣之分,只要有一個能夠探索和發現美好的心態,生活就會有很多種可能性。“美好的事物就在身邊,要不斷地探索和發現,讓自己成為有魅力的人。”

採寫/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