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條消息迅速從招聘網站Indeed一路炸鍋到硅谷華人的朋友圈。
這條招聘信息稱,要招聘一個能説中文的嬰兒保姆,11萬到13萬美金年薪(約合84萬人民幣),上五天班休息五天,包含全套醫保、牙科和眼科保健以及一切科技公司等同的福利。
雖然僱主並沒有直接表明就是扎克伯格。不過從放出的僱主介紹來看,“年輕的創業家庭、擁有幾個企業以及慈善機構、為新生兒尋找一位會説中文的保姆、家庭繁忙經常出差、並有幾個住宅。”
基本上只要看過這個描述的人,都稱這就是扎克伯格放出的招聘信息了!
不過,你以為只要求會説中文,那就真是太天真了!保姆還要求會基本的安全救助、會講中文(普通話)和英文、本科學歷、工作期間不能使用手機、家庭旅行全程陪同、最後還要具有3年以上保姆經驗。
所以那些已經打包好行李的網友可以把行李再放回去了。還有那些想要加送粵語、閩南語、陝西話的朋友也就不勞費心了。
最後再多看幾遍招聘信息,發現自己果然連給扎克伯格當保姆都不“配”……
這裏是每天為您準點報時的「淘影日報」!
海量國內外電影資訊精選,一天只看這篇就夠了~
▎頭條:斯皮爾伯格新作敲定片名,漢克斯、梅姨強強聯手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影帝湯姆·漢克斯和影后梅麗爾·斯特里普主演的新作終於確定片名——《The Post》。這部電影改編自1971年著名的“五角大樓文件”泄密案,一名國防部官員將美國政府捲入越南戰爭的機密文件通過《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媒體曝光。“五角大樓文件”事件標誌着尼克松領導的聯邦政府名譽掃地的開始,隨後爆發的水門事件直接導致尼克松政府倒台。此前,片方曾用“The Papers”稱呼斯皮爾伯格的這部新片。
老斯、漢克斯、梅姨三人聯手,這可以説是好萊塢雲集的最強主創陣容,也是三位巨頭的首次合作。漢克斯在片中扮演《華盛頓郵報》編輯Ben Bradlee,梅姨則扮演發行人Kay Graham。《The Post》將於12月23日北美點映,明年1月12日北美公映。奧斯卡,斯皮爾伯格帶着影帝影后來啦!
▎真人版《花木蘭》明年1月開拍,還會來中國取景
據外媒報道,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已確定於2018年1月開機,取景地包括中國、新西蘭和澳大利亞。
雖然影片從去年年底就開始選角,但直到現在,還是沒有扮演者消息傳出,大家猜過湯唯、范冰冰,甚至張天愛,可如今看來,迪士尼可能並不會選擇在中國國內知名度極高的女演員。
影片由新西蘭女導演妮琪·卡羅執導,北美上映日期從之前的2018年11月推遲至2019年,只希望等待是值得的。
▎《星際特工》連續三日票房奪冠,內地首週末票房將持平北美
呂克·貝松的《星際特工:千星之城》到今天上映第三天,截至27日17:00,內地票房累計1.7億,並且連續三天獲得單日票房冠軍,成為週五上映三部外片中(另兩部為《極盜車神》和《賽車總動員3》),唯一一部超過《戰狼2》的。
影片在北美上映首周票房301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億),所以內地和北美市場表現相當。不知道在諾蘭的《敦刻爾克》上映之前,《星際特工》還有多大的增長空間,能否超過北美3943萬美元(2.62億)的累計票房。
▎翻拍版《小丑回魂》口碑大爆!據説笑死人也嚇死人
斯蒂芬·金經典恐怖片《小丑回魂》翻拍版曝光首批口碑。有影評人表示,這部電影驚悚、血腥、有趣又浪漫;還有人表示,大家想看的恐怖元素都有,而且還有創新;有人説這部電影既能把人逗得大笑,又能讓人嚇到尖叫;有影評人甚至已經把這部新版《小丑回魂》評為自己的年度最愛。
影片將於9月8日北美上映,不知道普通觀眾會不會和影評人們一樣熱愛這部電影。反正,中國的觀眾也不可能在大銀幕上看到它。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懷念只為相見”:期待已久
網友“笨笨象會跳舞”:無力吐槽,花木蘭是迪斯尼的了。。
(2017-08-27)
如果你只聽説過《權力的遊戲》而不知道《權力的終結》,那麼你就OUT了。Facebook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Elliot Zuckerberg)為自己的2015立下新年目標:每兩週閲讀一本書,同時邀請3100萬Facebook用户一同加入新年讀書的行列,而他在美國東部時間1月2日午夜貼出的第一本書就是莫伊塞斯·納伊姆的《權力的終結》,僅3天時間,該書已在亞馬遜售罄,並榮登其暢銷書排行榜的第8位。
2015年,追隨扎克伯格的腳步讀書
在扎克伯格的“書之年度”主頁上,已有20萬用户點贊。
現年30歲的扎克伯格每年都會有一項新年挑戰,過往的挑戰包括:每天遇見一個陌生人、只吃蔬菜和自制的肉類、認真學習漢語等等。今年,扎克伯格向廣大Facebook用户徵集新年目標,詢問如何在新的一年中最好地提升自己,超過5000人留言,最終讀書這種傳統方式贏得勝利。扎克伯格在他的新年挑戰公告中這樣説道,“我對我的閲讀挑戰感到興奮不已。我覺得讀書讓人在智力上得到充實。書能讓你完全瞭解一個論題,能讓你比現在的大多數媒介更深入地沉浸其中。我期待着把我對媒體的關注轉向閲讀。”
1月2日,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建立了名為“書之年度”的主頁,他將會在主頁上發佈他正在讀的書目,關注者可以給主頁點贊,也可以跟隨扎克伯格的“閲讀腳步”,在頁面上進行討論交流。主頁的發刊詞這樣寫道:每兩週我們將會閲讀一本書,並在此處進行討論。所選擇的書籍將致力於學習新的文化、信仰、歷史和科技。我們真誠地歡迎大家推薦你認為的好書,也歡迎每個人加入到我們讀書的行列。不過我們建議您在真正讀過這些書後才參與討論,並提出相關的觀點,將會有專門的管理小組保證“不歪樓”。
這個網上讀書俱樂部推出的第一本書就是前《外交政策》雜誌主編莫伊塞斯·納伊姆的《權力的終結》。扎克伯格認為這本書探討了“當前世界的趨勢是個人正在被賦予更多的權力,而以往這些權力只有政府、軍隊和其他組織才享有。”
扎克伯格希望自己的主頁“不那麼火爆,因為只有慢下來才會保持它的初衷”。可是,在他自己參與建立起的社交時代,名人效應顯然冷不下來也慢不下來。截至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發稿時,已有超過20萬的用户為他點贊。
名人薦書,受益的是書商?
《權力的終結》中文版出版於2013年10月。
扎克伯格“書之年度”主頁推薦的第一本讀物《權力的終結》,作者是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專家、國際知名專欄作家、前《外交政策》雜誌主編莫伊塞斯·納伊姆。事實上,英國《金融時報》曾將其列為“2013年度的最佳書籍”,但據尼爾森公司的數據顯示,即使算上4500冊電子圖書的銷量,這本去年3月出版的書也僅售出不到2萬冊,可扎克伯格的“書之年度”主頁上對其青眼有加後,這本書就迅速流行起來。
1月2日,扎克伯格公佈了這本推薦書後,亞馬遜網站很快顯示該書售罄,對此舉,出版商顯然有些猝不及防。1月5日上午8:05,這本書在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上還只排在第70名,可是當“售罄”的標識去除後,當天就迅速躥升至第19名。1月6日,這一勢頭繼續保持,這本書的排名已經上升到了第8位。
“訂單源源不斷地湧來。”該書的出版社珀爾修斯圖書集團的董事長David Steinberger説。截至1月5日,他們追加了1萬冊訂單。
扎克伯格的這一選擇顯然也讓作者吃了一驚。納伊姆説,“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週日(1月4日)早上醒來的時候,我看到我的Twitter,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但這顯然是一場驚喜。”
名人薦書帶動的讀書熱,扎爾伯格遠非首例。去年夏天,比爾·蓋茨在博客上列出了他讀過的好書,並將John Brooks的《商業冒險:華爾街世界十二個經典故事》奉為其最愛。不久,這本書登上了《紐約時報》電子暢銷書榜的第二名,紙質版也在加印後售出了77000冊。
奧普拉讀書會,將薦書推至暢銷榜首
雖然第一本薦書掀起了不小的波瀾,扎克伯格的讀書俱樂部對出版行業會有多大影響還不可知。
不少媒體將扎克伯格的這個讀書俱樂部同名嘴奧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相比較,期待他能創造第二波“奧普拉效應”。後者建立的“奧普拉·温弗瑞讀書俱樂部”幾乎每次都能將其推薦的書目推向暢銷榜的第一位。
2012年6月,在結束其金牌節目《奧普拉脱口秀》後,奧普拉高調恢復了自己的讀書會,升級為“2.0版”,並推薦了謝麗爾-斯特雷德(Cheryl Strayed)的暢銷書《走出荒野》,之後,這本書不僅榮登暢銷榜首位,改編自這本書的電影也在2014年12月上映,主演是瑞茜·威瑟斯彭(Reese Witherspoon)和勞拉·鄧恩(Laura Dern),這又進一步刺激了書籍的銷售。
不過,奧普拉在兩年半的時間裏只推薦了三本書,她的一位發言人説,“奧普拉選書沒有固定的時間表,她會選那些與她產生共鳴的書籍,也希望讀者同樣能產生共鳴。”扎克伯格每兩週一書的高頻率,不知道會不會稀釋其影響力和人們對於這一活動的熱情。
對傳統書商來説,來自名人的突然推薦可能是場盆滿缽滿的美夢成真,也很可能因為儲備不足迅速轉變成一場噩夢,不過,電子出版的興起無疑為應對這種“突襲”提供了良方。幾年前珀爾修斯圖書集團建立了一個叫做“星座”的電子平台,能夠立即滿足過去可能要兩三週才能印刷完成、航運到位的新增訂單,補貨能在瞬間就完成。比如這一次的《權力的終結》,在紙質書脱銷僅幾小時後,電子書就開始發售了。
一位出版界的人士評論説,“Facebook的讀書俱樂部能幫助賣出多少書還值得觀望,但對於書商來説這絕不會是件壞事。”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Wolf”:我們的首富説書讀多了,就像車子油加多了,變成油罐車。怪不得社會風氣不一樣。
網友“大金子0o0”:利用自己青年領袖的影響力做點兒帶大家讀書的事兒,挺好。説起薦書,梁文道的《開卷八分鐘》也是個推書的不錯的節目。不過老美的底子是個尚智社會,人均讀書量已經排在前面;咱們要形成風氣,還得加把勁兒~而且光讀《論語心得》這種書,其實是壞人腦子的。前兩年剛出的時候,我媽入了一本,借給別人看,別人沒還。當時還覺得小悻悻了一下,現在看,確實不用還了,垃圾一本。
網友“南北對話”:這就是影響力
網友“上海市澎友”:有空就看看~
網友“askyourself”:佛跳牆
網友“阿拉蕾”:引進
網友“天櫃”:加了個豆瓣…
網友“有些人朝三暮四”:想看
網友“上海市澎友”:嗯,看看
網友“ct,,”:我也要看
(1970-01-01)
扎克伯格妻子:全球目標最遠大的慈善機構的掌門人
2017-07-15
Re/code中文站
Re/code中文站 7月15日報道
普莉希拉-陳(Priscilla Chan)還記得她決定當醫生的情形。
當時,她還是哈佛大學的一名21歲的本科生,為附近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們提供課外輔導。其中有一個小女孩一年幾天都沒有出現。後來,當這個女學生再次出現時,普莉希拉驚訝地發現這個女孩的兩顆門牙破了。
“我感到非常震驚。”十年後陳對Facebook COO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説,“我心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是誰傷害了她?她得到幫助了嗎?我可以做什麼來防止類似的事情再發生呢?”
就在那個時候,陳決定上舊金山加州大學醫學院,而且燃起了對教育的興趣。10年後的今天,陳已是一名具有資質的兒科醫生和一名創辦有自己學校的教師。她還是社交網絡Facebook的第一夫人、硅谷最知名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妻子、一名1歲女孩的母親以及網紅牧羊犬Beast的主人。
但是,在過去18個月中,陳又在其履歷上添加了新的一筆:她還掌管着人類歷史上資金最充裕的慈善機構之一。
這家慈善機構名為陳-扎克伯格倡議(簡稱CZI),是陳與其丈夫在2015年底他們的第一個女兒馬克斯出生的時候創辦的。陳負責該機構的日常運營。
該慈善機構擁有一個野心勃勃的口號:“發掘人類潛能,促進機會公平”。事實上,它致力於改善教育、醫療和刑事司法系統等行業。有些慈善行動很直接,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例如,今年初,CZI捐贈了大約300萬美元給一家非營利性組織,讓該組織給全美國的學生免費檢查眼睛和配眼鏡。
有些慈善計劃則顯得太過於宏大,以至於看起來有點兒想入非非。去年秋季,CZI承諾在未來十年內投資30億美元進行研究,以期在他們女兒的一生中“治癒所有疾病”。陳公開支持該慈善機構參與繪製人體的每個細胞。而且,CZI還準備在未來五年內斥資5000萬美元資助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的研究工作,例如那個負責開發1美元顯微鏡的斯坦福大學教授。陳還與加州教育機構Summit Public Schools合作,徹底改變了教育系統——她希望全美國的學生能夠獲得不一樣的教育。
為了將這個夢想變為現實,扎克伯格和陳承諾在其一生中將99%的Facebook財富捐贈出來,用於幫助實現這個夢想。今天,這筆財富的價值已超過了630億美元。扎克伯格已開始銷售其Facebook股份,用於資助他們的慈善行動。
相對而言,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在2015年已捐贈了將近40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它此前已捐贈的370億美元。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是全世界最負盛名的慈善機構之一,也可能是未來幾年內不斷被拿來與CZI比較的慈善機構。
陳-扎克伯格倡議的資金多於美國十大活躍基金會
據知情人士稱,陳和扎克伯格都深度參與了該慈善組織的工作。其中,扎克伯格還要運營Facebook,因為這才是他的全職工作。這意味着扎克伯格經常充當的是CZI的形象代言人角色,而陳才是該組織真正的CEO。
“她是那種事必親躬的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化學教授兼CZI科學顧問委員會的成員錢澤南(Robert Tjian)説,“這就是她現在的日常工作。”
陳現在才32歲,她是掌管全世界資金實力最雄厚、目標最遠大的慈善機構的最年輕的人。
“我們的能力超過了我們的想象,只不過我們不願意承認罷了。”在去年10月,陳對桑德伯格説,“我們需要確保我們現在就在發揮我們的力量,而不是等到其他時機或等到我們有更充分準備的時候。我們現在就準備好了。我們需要行動起來。”
二
在哈佛大學普福爾茨海姆樓鐘塔套房裏舉行的一次派對上,陳和扎克伯格因為排隊上廁所第一次相遇。
18歲的大一新生陳住在附近的波士頓郊區,這是她參加的第一次大學派對。扎克伯格也參加了這次派對,因為他覺得這是他的最後一次大學派對了。這名19歲的大二學生建立了一個名為Facemash的選美網站,他認為校方可能會因此將他趕出學校。
“我轉過身,用史上最浪漫的話對她説,‘我將會在三天內被趕出校園。所以,讓我們趕緊開始約會吧。’”扎克伯格在2017年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演講時説。
陳和扎克伯格在陳哈大畢業時合影
這句話顯然湊效了。扎克伯格和陳現在已在一起13年了,他們結婚已有5年了。認識他們的人形容他們的婚姻可謂是琴瑟和鳴。
當CZI宣佈投資30億美元對抗疾病的時候,這兩人一同上台進行了演講。他們一起招聘了CZI的高級領導團隊。在扎克伯格作為Facebook CEO的公開生活中,陳開始成為一個令人矚目的人物。
扎克伯格的個人新年決心是在今年造訪美國大約30個州。在這個為期一年的旅程中的每一站,陳幾乎都陪伴在側。陳甚至還偶爾幫助扎克伯格展示一些新的科技,例如在一個視頻中陳介紹了扎克伯格家裏的人工智能管家,又如在Facebook發佈一款新的虛擬現實產品時,陳在台上與聽眾互動。
雖然消息人士稱陳並沒有參與Facebook的決策,但是很多人相信,如果沒有陳對扎克伯格的無時無刻不在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全球最具價值的十大公司之一Facebook不可能會成為今天的樣子。
“對於他來説,她就像是一個指南針。”Summit Public Schools教育機構的CEO、CZI合作人戴安娜-塔温娜(Diane Tavenner)説,“她是一個非常誠實的人,會如實地給出反饋信息,扎克伯格非常尊敬她,很看重她的意見。”
邦仕馬克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的合夥人、早期Facebook員工和扎克伯格夫婦的密友馬特-科勒(Matt Cohler)補充稱,“在過去至少13年的歷史中,馬克無一例外地作出了很多非常棒的決策,展現出了極好的判斷力。我想,找陳做妻子就很好地證明了他的良好的判斷力。”
從某種程度上來説,陳和扎克伯格的性格很合拍。扎克伯格是硅谷工程師、建設者和問題解決者,他必須教會自己如何更好地與別人互動和溝通。陳天生擅長社交,而且極其聰明。她具有同情心,非常善良,而且多愁善感。
“陳總是更多地從人性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蓋茨基金會的CEO蘇珊-戴斯蒙德-海爾曼(Susan Desmond-Hellmann)説,“當你接近她的時候,你會發現她對於她所從事的事業具有強烈的共鳴。”
CZI政策主管、奧巴馬總統前競選經理人大衞-普魯夫(David Plouffe)補充説,“她的同情心和善良正汩汩地從該慈善組織流出。”
陳在CZI辦公室
至少,根據陳的朋友、商業夥伴和同事等十幾個人的描述以及她的各種訪談和演講,我們可以看出她具有這樣的品質。
儘管她對於CZI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但是她並沒有將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一直以來,人們主要是通過扎克伯格來了解她的。她的Facebook個人資料頁面在CZI宣佈成立前的四年中只發布了13個帖子。陳還通過其發言人拒絕就這篇稿件接受採訪。
“人們通常認為那些積極吸引眾人眼光的人很聰明。”Facebook早期投資者兼扎克伯格夫婦的密友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説,“陳只是默默地把事情做好。她捲起袖子就開始工作。她很聰明,心思細膩。”
CZI的重大決策都是陳和扎克伯格共同作出的。但是,陳擔負起了大部分日常運營的職責。她每週會在該公司位於帕羅奧圖的辦公室裏工作三四天,與CZI的高級助理們一對一地會面。她每週還要審批各種捐贈和投資事項,領導召開全體員工大會以及每隔一週回答員工提問。扎克伯格每隔一個月也會回答員工提問。
CZI佔用了陳如此多的時間,以至於她不得不在今年初停止了在扎克伯格舊金山總醫院接待病人。該醫院以扎克伯格夫婦命名,因為他們給該醫院捐贈了7500萬美元。陳對親近她的人説,停止看病人只是暫時的。
陳的挑戰之一就是她事實上還擔任着一所學校的CEO。當她不在CZI的時候,她就會在The Primary School學校工作。這個學校是她在帕羅奧圖東部建立的,在2016年開始運營,主要專注於學生的教育和衞生醫療。這個學校也由CZI出資,但是它是獨立運營的。陳是CEO,經常會見教職工。目前,她正致力於將該學校的模式推廣到其他社區。雖然她會與該校總裁兼COO梅瑞狄斯-(Meredith Liu)一道進行重大決策,但是劉負責了大部分日常運營工作。
這意味着CZI是陳獲得大多數創業經驗的地方,儘管她的顧問和導師都很大牌,例如蓋茨基金會的CEO蘇珊-戴斯蒙德-海爾曼。她每月會與陳交流一兩次。
“她正在做初創公司做的事情,即弄清楚你想如何運營這個公司,你的管理方法是什麼,你的重要作用是什麼,你需要哪些能力。”海爾曼説,“他們想要發揮影響力。我們的共同目標就是發揮出影響力。這也是我們所有人評價自己的標準。”
三
陳的要發揮出影響力的動機可以追溯到馬薩諸塞州昆西。這是波士頓的一個郊區,距離哈佛大學只有半小時車程。陳的父母是生活在越南的中國人,後來他們逃離了那個戰爭頻仍的國家。陳的父親丹尼斯在1978年來到了波士頓,她的母親伊馮則在同年到了紐約。他們是從小在越南一起長大的好友,後來在美國重逢並組建家庭。
在昆西,這對年輕夫婦在一家中國餐館打工。陳和她的兩個妹妹則由她的操廣東話的祖父母撫養。陳的最初記憶是她努力幫助祖父母洗盤子,而她的母親則在醫院裏生她的妹妹伊萊恩。當時,陳才兩歲。
在昆西公立高中,陳成為了網球隊隊長,並加入了機器人興趣小組。在畢業時,她被挑選出來進行告別演講。在2003年秋季,當她走進哈佛大學校園時,她成為了家裏第一個考上大學的人。作為難民的女兒和家裏第一個大學生,陳多次表示她覺得自己很幸運。“我能坐到這裏簡直就是一個奇蹟。”在2016年初她在一次會議上説。
事實上,陳和扎克伯格都認為他們有今時今日的地位,不僅是因為他們聰明勤奮,而是是因為他們一路上獲得了很多人得不到的好運氣。這是支撐他們進行慈善工作的核心認識。
“如果我從小必須養家餬口,沒有時間學習編程;如果我不知道即使Facebook失敗了,我也仍然能夠生活下去,那麼我今天就不會站在這裏了。”今年5月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演講時説,“實事求是地説,我們知道能走到生命中的這一刻我們有多麼幸運。”
2016年10月陳會見美國副總裁喬-拜登夫婦
CZI的工作就是要去掉這個公式中的運氣,或者説把他們的那種運氣傳遞給更多的人,尤其是孩子們。
在教育領域,CZI專注於“個性化學習”的概念。這就是説,每個學生都按照自己的進度來學習。這是塔温娜的Summit Public Schools教育機構奉行的理念,這也是扎克伯格夫婦決定在2014年給該校捐款的原因之一,而且還是Facebook從2015年起就一直在給Summit學校開發軟件項目的原因。陳創辦的The Primary School學校也改變了傳統的辦學模式,將孩子們的衞生醫療和營養與其學業結合了起來。
陳既是醫生,又是老師,這意味着如果她的學生在家裏沒有得到父母給予的適當的衞生醫療或足夠的食物,她一眼就可以看出來。如果你老是要去看病,那麼你也很難搞好學業。
“孩子們上不了學,因為家裏的情況太糟糕了,因為他們生病了,或者餓着肚子。”陳説,“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很難想到要去上學了。”
這也解釋了陳和扎克伯格為何急於要拿630億美元去做慈善。
“我想,他們都認為,這錢不是他們的。”塔温娜説,“他們只是這些錢的保管者。他們感到自己是幸運的,他們感覺對這個世界負有一份責任。他們想要把自己的幸運傳遞給更多的人。”
事實證明,捐錢也需要付出很多艱苦的努力。
四
作為總統奧巴馬的前競選經理人、白宮高級顧問和打車服務公司Uber政策主管,普魯夫知道如何給重要人物簡要彙報工作。
但是,給陳彙報工作則有所不同。事實上,它常常令人感到筋疲力盡。
“通常來説,我們會不斷地問自己,‘我們如何簡化彙報的信息?’”普魯夫在談到彙報工作時説,“但是,跟陳彙報工作,這個問題則變成了‘我們彙報的信息到底夠不夠?’”
普魯夫稱,陳會如飢似渴地閲讀長達二三十頁的背景資料,然後在會議中回憶一些很小的細節。這證明,她閲讀了這些資料中的每一個字。“我不知道我以前是否和這樣對知識如此貪婪的人共過事。”普魯夫補充説,“她是一個非常用功的人。”
陳和扎克伯格參觀昆西高中
陳是一個狂熱的閲讀者,很痴迷於學習。那些親近她的人回憶起他們一起討論過的書,例如曾獲普利策獎的、講述21世紀美國貧窮狀況的圖書《驅逐》(Evicted);又如《鄉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紐約時報》將該書描述為“充滿激情地、眼光敏鋭地剖析了底層白人社會的情況。這些底層白人幫助推動了叛逆政治的產生,促成了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總統的上台。”
在組建CZI前的幾年中,陳和扎克伯格在其家裏主持了很多次晚宴,學習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聚會人數並不多,一般十幾個人,但是座上賓往往包括這對夫婦感興趣的領域中的專家。海爾曼及其蓋茨基金會的幾名同事就在2014年參加過一次這樣的晚宴,當時的話題主要圍繞埃博拉病毒展開。在2015年中期,塔温娜也參加了一次這樣的晚宴,當時的主題是教育,因此Summit Public Schools自然成了關注的焦點。霍夫曼多次參加這樣的晚宴,涉及的主題包括生物研究和移民等。其他來賓還包括Facebook董事會成員兼Netflix CEO裏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Facebook早期員工科勒、投資者卡馬斯-帕裏哈畢提亞(Chamath Palihapitiya)和Facebook聯合創始人達斯汀-莫斯科維茨(Dustin Moskovitz)。
參加宴會的人稱,陳和扎克伯格通常會在客廳裏開始一個小時的歡樂派對,然後再坐在寬敞的木餐桌邊,一邊吃着健康的加州菜式,一邊聊天。
陳和扎克伯格通常會提出各種問題,促使客人分享他們的想法,例如他們正在研究的、CZI也應該考慮研究一下的偉大創意,或者這對夫婦應該請教或招聘賓客們所在行業中的哪些專家。
“一些人是萬事通,一些人是學習通。大多數人這兩者都不是。”科勒説,“他們兩個人都是學習通。”
陳對於工作和閲讀之外的事情也很感興趣。她喜歡棋盤遊戲,是《卡坦島拓荒者》(Settlers of Catan)遊戲的愛好者。她的一個朋友回憶説,在扎克伯格出差不在家的時候,陳會昏天暗地地看《英國家庭烘焙大賽》(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節目。她還有一幫讀大學和醫學院時結下的親密好友,還有一些通過Facebook結識的密友,包括Facebook社交產品副總裁內奧米-格雷特(Naomi Gleit)、Facebook產品負責人克里斯-考克斯(Chris Cox)的妻子維斯拉-維切特-瓦達肯(Visra Vichit-Vadakan)。
當你考慮到陳和扎克伯格計劃捐獻的資金數額時,陳的學習勁頭就顯得彌足珍貴了。陳和扎克伯格與其他大多數慈善家的區別就是他們的年齡。陳32歲,扎克伯格33歲。這就是説,他們還有幾十年的時間來做慈善。
陳在《財富》雜誌舉行的“最有影響力的女性”會議上
陳和扎克伯格明白當捐款管理不善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在2010年,這對夫婦捐贈了1億美元給紐瓦克公立學校。但是,這筆捐贈後來被許多人視為失敗之舉。
批評者稱,捐贈者並不瞭解紐瓦克社區的實際情況,而且不熟悉新澤西的法規。因此,這筆錢並未得到很好的利用。其中很大一部分錢進了要價很高的合同商的腰包。那些本該領導此次慈善捐贈活動的政治家,要麼升遷了,要麼出了醜聞走人了。《華盛頓郵報》的前記者戴爾-魯薩考夫(Dale Russakoff)曾專門著書介紹了此事。
四年後,當陳和扎克伯格捐贈1.2億美元給當地灣區學校的時候,魯薩考夫發現這對夫婦學到了親力親為、始終與社區領導保持溝通的重要性。
“他們的方法與過去完全不同了,變得更加謙遜。”她在2015年説。
陳親力親為的作風可能是她在2010年還在就讀醫學院的時候缺乏的。當陳和扎克伯格第一次開始從事教育的時候,陳對扎克伯格説,如果他沒有真正地在課堂裏講過課,那麼她是不會與他共事的。這一點對她來説很重要。儘管扎克伯格有些反對,但是他最後還是在當地的“男孩女孩俱樂部”面對學生們講授了有關企業家精神的課程。扎克伯格首次發現Summit Public Schools教育機構,就是因為陳自己去過,然後又催促扎克伯格也去參觀了一下。
“我可以從教育者和兒科醫生的視角來看問題,從而確保我們不會閉門造車地打造這些工具。”陳在去年10月的一次會議上説,“我的視角決定了這些工具在現實世界中如何被利用。”
陳在她的Facebook頁面上列出了她最喜愛的一句名言,“教我知識,我會忘記;演示給我看,我會記住。讓我參與,我會理解。”
無論陳的下一步計劃是什麼,你都很可能會知道。因為在過去18個月,她的Facebook頁面正在不斷地充實。從2016年起,她的一度荒廢的Facebook頁面又增加了24個帖子,包括她與前總統和世界領導人的合影、她在公眾前演講的視頻以及她與教皇的合影。有人將陳和扎克伯格與另一些知名的慈善家進行比較,例如比爾和梅琳達-蓋茨。這兩對夫婦實際上是很要好的朋友。
在去年10月《財富》雜誌舉行的“最有影響力的女性”會議上,當桑德伯格和陳準備結束他們的談話時,桑德伯格問陳:“如果你不感到害怕,那麼你會做什麼?”
陳回答説,“我會在這裏跟你談話。”(編譯/樂學)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夜窗竹影”:為什麼美國的幾個富豪,是那麼令人尊敬。而同樣在國內,人們卻對富豪鄙視。
網友“See you”:世界上最有錢的人,我只佩服扎克伯格,至少中國的富豪是不能和他比的。
網友“風信子”:她還是哈佛大學的一名21歲的本科生,為附近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們提供課外輔導。---天朝提供課外輔導是要高額收費的。
網友“自由之風”:自己來的幾萬元的小飛度,而做慈善幾百億,讓我們的土豪情何以堪啊
網友“老妖”:不管他們是哪國人,我對搞慈善事業的企業家都深深的敬佩!感謝他們。
網友“[Conquest]”:有曌之風範,秀外慧中,若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支撐,在上層建築的寶塔巔也難坐穩,武則天生前之偉,死後也只能立塊無字碑!
網友“海風”:能把錢用好的富豪才值得人們尊敬的,相反中國有錢人就只知道吃喝玩樂,名車飛機遊艇換女人。是個人的原因呢還是文化方面的原因?
網友“鹹蛋大螞蟻”:三觀較正的女人有錢後最大的理想,做個觀世音菩薩,尤其是亞洲人。
網友“所羅門的智慧”:她嫁給一個好男人,人生軌跡馬上變化了
網友“韓楓曉默 (手機維修)”:這回狠狠打了馬雲的臉,跟比爾蓋茨巴菲特比歲數!
網友“LR”:愛閲讀的人身上總有一種發光的氣質,贊。。。怎麼是華人面孔。
網友“颶風”:講個笑話 扣工資給紅會捐款
網友“無敵小學渣”:國內富豪要是想搞搞慈善,一定把錢捐到這個慈善機構去,而不是捐給某某紅十字會給人貪污!!
網友“緩歌低唱※醉向花間倒”:越來越漂亮了。自信的女人,30以後越發漂亮。
網友“韓楓曉默 (手機維修)”:這對夫妻把達着兼濟天下發揮的淋漓盡致,陳絕對是完美的東方女性!
網友“抹去的回憶”:點個贊,懂得慈善並投入到其中,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困難重重!
網友“反人離子”:第一張照片有氣質有女人味。長相不怎麼的。有能力有學識,知性女人。
網友“郵件存儲”:一個我們大多都不能理解的人。但卻是值得尊敬的人。
網友“韓燕”:我的最崇拜的人一家人
網友“天山劍”:一位值得敬佩的人!!!
(2017-07-15)
默克爾與扎克伯爾在聯大會議間隙會面。
在歐洲難民危機中,Facebook上出現了不計其數的仇視移民以及排外主義的帖子,德國總理默克爾直接出面干涉,並與Facebook“老大”扎克伯格就該問題進行了溝通。
據彭博社報道,在紐約聯合國大會全體會議間隙,德國總理默克爾與Facebook CEO扎克伯格進行了交談。
在默克爾向扎克伯格抱怨稱,近期社交網絡在控制仇外情緒內容爆發方面,並未採取足夠的措施後,扎克伯格向默克爾承諾,他的企業將對這些種族主義言論採取更嚴厲的監控。
由於默克爾與扎克伯格席位上的麥克風不小心處於打開狀態,因此雙方的談話內容可以在聯合國大會網站上的直播上聽到。
在默克爾提及有關“仇恨帖子”的問題時,扎克伯格回應道,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做點什麼”。
“你在處理這個(問題)嗎?”默克爾用英語問道。扎克伯格回答道,“是的”。
歐洲爆發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難民危機,德國當局深受壓力。德國雖然帶頭為數以千計逃離自己祖國的敍利亞難民提供避難所,而德國民眾也對難民表示歡迎。但同時在Facebook上,針對難民的反外國人情緒也在增多。
本月早些時候,由於臉書上出現大量針對難民的侮辱性和右翼極端口號,德國司法部長馬斯(Heiko Maas)邀請Facebook代表在柏林舉行會晤。
馬斯對於Facebook上,大膽的照片會被臉書刪除,但種族主義或仇外言論卻根本不會或者很久以後才被刪表示不解。此前,他曾表示, Facebook不應該“成為極右派的遊樂場”。
隨後,Facebook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公司表示正在“努力”與德國非營利性互聯網監管組織FSM合作,為德國“用户提供支持”,並聯手“本地語言專家”來對抗仇恨言論。
雙方達成協議,就如何對應網上仇視言論成立一個工作小組。當時,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加入了公開討論,並呼籲Facebook這個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針對煽動民眾的言論採取措施。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ajza”:作為一個曾經在英國讀書,交換到美國,現在在一家世界100強的德企工作的人來講,我tm只想説****ing deutsche,德國的日耳曼民族內心是很排外,很種族歧視的。姓氏裏帶von,就意味着是貴族的姓。德國人表面看起來客客氣氣,圈子其實小的很,很排外。這和英國,美國完全不同。
網友“윤춘심(尹)”:幹得好
網友“淋雨小豬”:他那句話是否屬於言論自由?比起那些人的言論,這句話就有內涵多了。
網友“淋雨小豬”:網易評論那些就屬於言論自由?有選擇性的還叫自由?任何自由都必須有個度。
網友“無中生有”:請問你是什麼東西呢?
網友“劉小芒maple”:搞不懂 諷刺漫畫可以 罵罵難民種族不行?
網友“一個小時”:哇,言論自由呢,為什麼要打美狗的臉
網友“Mr.Song”:種族歧視言論好像不屬於言論自由範圍內
網友“我好想取一個好長好長的ID”: 原來國外也刪帖
網友“hj3302003”:公知,美分都不吭聲了?
網友“hj3302003”:公知,美分都不吭聲了?
網友“無中生有”:請問你是什麼東西呢?
網友“Mr.Song”:種族歧視言論好像不屬於言論自由範圍內
網友“hj3302003”:公知,美分都不吭聲了?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