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驚夢/文
預定了一整個暑假熱搜熱門的“姐姐”終於來了,儘管是在昨天中午猝不及防的開播,儘管微博熱門熱搜因故消失中,但所有的這些都阻擋不了《乘風破浪的姐姐》通過朋友圈、短視頻app等渠道迅速霸屏。
都説三個女人一台戲,三十個姐姐把舞台掀翻了都不為過。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還沒開播前,粉絲們就已經替發起人黃曉明捏了把冷汗,節目組更是一針見血的將上線第一期節目的標題起成了“曉明歷險記”,也是很有梗了。
其實比起求生欲滿滿的黃曉明,節目組在求生欲方面也絲毫不遜色:第一期節目就剪成了上下集,加起來時長足足有近四個小時,大概也算是創造了網綜的紀錄。在越來越講求效率與節奏的網綜時代,《乘風破浪的姐姐》為何卻是幾乎一刀不剪的完整呈現了姐姐們的初舞台?是捨不得浪費膠片嗎?
當然不是,你説如果換了你是後期,你願意去當那個隨時被寄刀片的剪刀手嗎?後期包裝花字的工作量雖然大了一點,但比起保命來説,這點工作量實在不值一提。
節目組的求生欲當然遠不止於此:當鄭希怡口中“不知道是誰的”杜華在點評姐姐發表“危險”言論時,節目組會默默的打上“僅代表杜華女士個人女團標準”的字幕,迅速撇清關係。
而在杜華給vocal實力超強的丁當打出超低分,但給演唱水平普通的黃聖依打出超高分之後,節目組更是直接叫停了錄製進程,與三位評委商量打分時要給出具體的依據與建議。否則承受姐姐們怒火的,只能是這些瑟瑟發抖的節目組工作人員。
其他諸如前採後採工作人員小心翼翼的彩虹屁張雨綺,現場PD隨呼隨到送牛奶上門的服務,都已經不消多説,都可以見證在“卑微”的黃曉明之外,還有更“卑微”的節目組工作人員。
其實,比起黃曉明和節目組顯而易見的“求生欲”以外, 《乘風破浪的姐姐》目前讓人迷惑的地方,在於就連發起人、評委乃至製作人估計都沒想明白的一件事:以什麼樣的標準選拔出一個怎樣的“姐姐團”。
最典型的莫過於樂華娛樂的老闆杜華,在評分標準的時候顯然還沿用着她之前做團的經驗:“外形養眼,黃金比例,有基本功。”像她打高分的黃聖依、金莎等,都是如此。
但問題是,如果是按照這套市場流水線標準的話,為什麼要找這麼多姐姐來參加呢?這跟《創造營》、《青春有你》有什麼區別呢?
倒是另外兩位評委音樂製作人趙兆、舞蹈老師陳琦沅首先反應過來,觀眾們想看的根本就不是標準女團流水模式,“出乎意料”才是“姐姐團”的魅力所在。就像性感女神的張雨綺,更是憑藉着一首復古作品《粉紅色的回憶》,樹起了“鐵憨憨”的形象。這樣的反差,之前你敢想?
其實黃曉明之前在化妝時間鼓勵姐姐時的話,反倒説穿了《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真諦——這是檔“加分項”節目。許多姐姐們在各自專業領域的才能早已經被熟悉、被認可,來到《姐姐》這個舞台的目的,就是挑戰自我,呈現出意想不到的一面。
像初舞台拿下最高分的藍盈瑩,就是“出乎意料”的典型代表,這也是鬱可唯在選擇首次公演曲目時,出人意料的並沒有選擇vocal向的曲目,而是選擇了dance向的曲目——畢竟她歌唱的再好,觀眾也只會覺得理所當然。但當她選擇呈現並不擅長的舞蹈時,結果優秀觀眾會覺得驚豔,即便不如意大家也會選擇理解,
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多展現加分項,少打安全牌,就是在《乘風破浪的姐姐》C位出道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