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港台演員演技吊打內地?2020年的國產劇證明,觀眾真的迷信太久了

由 由振山 發佈於 八卦


文|令狐伯光

最近《燃燒》《三叉戟》《十日遊戲》《隱秘的角落》等電視劇開播。

這些電視劇的演員演技都深受好評,尤其是網劇《隱秘的角落》,連劇中三個小演員的演技都非常的出彩。


這也讓伯光想到一件事情,如果問內地演員與港台演員比較演技的話。

相信很多觀眾潛意識都認為港台演員的演技,要比內地演員要出彩得多。

很多觀眾甚至立刻會用現在的“流量小鮮肉”舉例子,再與過去的港台演員比較,然後得出結論港台演員演技吊打內地演員如何如何。

但是,答案真的是如此嗎?

觀眾對比內地演員與港台演員的演技,通常會陷入了三個誤區。

實際上就是《田忌賽馬》的上駟對下駟、中駟對下駟、下駟對上駟的問題。

這個方面就不詳細分析了。

所謂的上駟,自然是香港影視產業巔峯時代的演員了。


但是因為當下國內“流量明星”的火爆和擾亂市場。


現在觀眾們一旦談到內地演員和港台演員演技比較,下意識就喜歡用港台老輩演員進行比較。

這個用上駟對戰下駟:

至於香港老一輩演員和內地老一輩演員演技的高低,有機會再作分析。

2000年後,兩岸三地的70後,80後的中生代演員。


台灣中生代演員當中,只剩張震、舒淇單挑大樑。

吳奇隆,霍建華和蘇有朋都有差距,後來崛起的“天庭晏”(阮經天、趙又廷和彭于晏),是港台影視圈着重力捧的中生代,但是整體水平差距也蠻遠的。

不信?


這裏還有個同樣是錯位比較,但非常鮮明的例子。

這個中駟對下駟,也是每當談到港台演員和內地演員比較演技,內地觀眾除了用早期香港演員比較內地的“流量明星”之外。

台灣偶像劇巔峯時期的台灣小生,也是經常被提及的一個羣體。


這批台灣偶像劇小生,比起同時代內地的中生代演員,整體實力有着天壤之別。

前面舉例的內地中生代實力派演員。台灣中生代連彭于晏,趙又廷所謂的實力派都是輸的,何況還是f4,明道,陳柏霖這種偶像劇小生了。

那好,我們把年紀縮小到相似的80後,內地中生代演員有胡歌、雷佳音、潘粵明、秦昊、聶遠、朱亞文等等。

最典型的例子,2020年的幾部熱播的國產劇。


如果有觀眾仍然認為秦昊這種影帝,潘粵明這種演技派勝之不武。



比如古裝劇《錦繡未央》裏的的內地演員羅晉,與劇中的吳建豪形成鮮明對比。



比如與《琅琊榜》的胡歌相比,與《清平樂》的王凱相比。

注:周渝民1981年,胡歌與王凱都是1982年,是同時代的人。

現在觀眾談到內地演員演技,基本是全自動帶入新生代的“流量明星”。

不管是拿早期巔峯時期的香港演員,還是台灣偶像劇小生,本質上都是對於現在“流量明星”的深惡痛絕。

比如2000時代的台灣偶像劇小生。


説得難聽一點,至少認識。

比如某位台灣演員復出,港台熱捧一部內地當紅電視劇。

內地網絡清一水這樣的評論:

“啊,是他啊,他好久沒有出來演戲,我當初好喜歡他演的誰誰誰——”

“就是啊,他們當初演的某某劇好經典啊,哪像現在的國產劇——”


具體分析,前面已經舉了。

當然,2010年後整個影視產業環境的惡化,2000年時代台灣偶像明星,整體比後來內地“流量明星”要強上一籌。

但是,造星的模式並沒有什麼區別。


説到底,不都是服化道好看,角色人設鮮明,最終捧出高顏值的帥哥美女的偶像劇。

仍然以2020年的熱播國產劇為例。




甚至,前兩個月有一部口碑質量出眾的三無成本的網劇《俠探簡不知》。



幾乎所有年輕演員不但帥氣漂亮,同時演技相當出眾,詮釋出了一個個無比出彩的角色,最終交出一部近幾年少見的高分武俠劇。

內地的“流量明星”確實是非常值得詬病,也是值得觀眾監督。

因為“流量明星”是整個國產影視行業混亂的重要一環,觀眾抨擊起到撥亂反正的作用。可是如果從2020年的國產劇來看,“流量明星”在影視行業在逐漸退場,6月熱播的國產劇正好證明這點。

《燃燒》《三叉戟》《誰説我結不了婚》《十日遊戲》《失蹤人口》《隱秘的角落》等。

這些主流電視劇中的流量明星越來越少,相反全是實力派演員和老戲骨在飈戲。


《隱秘的角落》的三位小演員,形象演技都是上佳,能看到出色苗子冒出的感慨。

哪怕就只是偶像劇,前面説過的《傳聞中的陳芊芊》《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其它還有《月上重火》《少年遊之一寸相思》等等。

這些早就證明,內地優質的偶像劇和偶像劇演員,早就全面吊打給港台了。


比如今年年初火爆的台劇《相見你》許光漢,最近開啓內地各大綜藝節目佈局之路。

下駟對下駟,可惜港台已經沒有下駟。

答案非常明顯了。

內地演員和港台演員演技的比較,自2010年後內地影視產業全面的崛起,中生代和新生代演員無論數量還是實力,早就全面吊打港台演員。

很多內地觀眾悲哀就悲哀在這裏。


眼看港台文化產業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我們更要習慣另一件事情。

內地流行文化雖然還沒有追上港台巔峯時期,但形勢早已經發生逆轉。

港台娛樂產業和明星製造與內地相比,形勢早就已經逆轉。


每個時代都是擁有青少年人才,這個產業才會有未來。

説到這裏,當然不能忘記現在內地流行文化產業,還遠沒有達到港台文化產業巔峯時代。

觀眾在肯定發展進步的同時,自然不要忘記鞭策和客觀看待。

華語流行文化產業,一起進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