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這檔節目每期的主題都非常好,第六期節目播出之後直接登上熱搜,大家都覺得這期的主題真的好,對於明星這個行業來説,大部分人都經歷過“網絡暴力”,然而在這個接收信息非常便捷的時代,“真相or謠言”有時候真的就是一念之間。
在當今社會,不管是娛樂圈還是生活中,大家每天都會接收到很多的“碎片化信息”,然而對於這些信息你是“理性吃瓜”還是和別人分享呢?
其實僅憑一些空穴來風的碎片化信息就通過各種社交平台和別人分享,這樣的行為就是“傳謠”。
或許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覺得這個信息不是自己先發的,或者説這條信息是某某發的,如果不確定他肯定不會發的, 也正是因為很多網友內心存在這種思想,最終才把一條簡單的碎片化信息成功捏造成一個“謠言”,最後演變為“網絡暴力”。
在本期的節目中,李晨扮演的就是那個人人痛恨的“造謠者”,要説姚譯添導演也是真敢做,他的劇本居然是讓李晨這個反派贏到最後。
在大家熟悉的影視綜行業裏,大結局絕對是正義一方勝利,然後再引出節目的主題,然而姚譯添為了能更直觀地給觀眾展現出謠言的危害性,他選擇讓“造謠者”李晨贏,最後由李晨的眼淚來昇華節目的主題,讓電視機前的每一位觀眾都能正確對待網絡上接收的每一條碎片化信息,一定要做到理性吃瓜。
“造謠者”千萬不能做,但是隱形的“傳謠者”更需要去杜絕,當一條碎片化信息轉變為謠言,進一步轉化為“網絡暴力”的時候,不管當事人是誰,他們都會變成遊戲中沙溢百口莫辯的樣子。
本期的主題是真好,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這樣的主題真的很有意義,然而想要把這樣的主題做好也是有難度的,因為姚譯添的劇本走向是反派李晨贏到最後,但是如果不是節目組出手的話,李晨根本贏不了。
李晨的把戲早被baby看穿,幸虧節目後期的一個剪輯誤導,觀眾才從潛意識裏相信了李晨。
在節目一開始的時候,所有人被工作人員團團包圍,而且有一個工作人員還一直示意讓郭麒麟就座,這樣的操作其實早就被鄭愷和baby看在了眼裏。
鄭愷直言“你們又設計什麼了,絕對有設計”。
baby表示“我真的覺得今天早上這個有點不太對勁”。
當baby説完這句話之後房間突然停電,要説鄭愷和baby不愧是節目的老人,姚譯添肚子裏憋什麼壞他們都能猜個差不多。
在工作人員扮演的記者採訪中沙溢和李晨各執一詞,此時baby的一句話“還有一個可能就是晨哥自導自演”可以説是一語中的。
其實這就是整個劇本的最終答案,作為這檔節目的三位老人,鄭愷、baby、李晨三個人互相之間都太熟悉了,而且他們對節目組的套路也是比較清楚的,因此李晨撒謊的一些小細節可以説是瞞不過鄭愷和baby的。
説白了李晨的把戲早就被baby看穿了,只不過為了節目效果後期把鄭愷和baby説的這些話都剪掉了。
節目組為了能做好這期節目也真的是花了很多心思,為了能給觀眾營造一種確實是“沙溢打了李晨”的假象,節目後期特意在一個剪輯上做了誤導,讓觀眾從潛意識裏相信了李晨的話,最終才讓李晨順利贏到最後。
導演姚譯添在口播的時候説“現在晨哥和沙溢哥各執一詞,但裏面肯定有一個人在説真話,有一個人在説假話”。
當姚譯添説“有一個人在説真話”的時候,畫面突然切到李晨的特寫,説“有一個人在説假話”的時候,畫面從李晨直接轉到了沙溢。
説實話,也許這個細節很小,不足以引起觀眾的注意,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講,這樣的剪輯手法會無意間給觀眾帶來一種心理暗示,那就是“李晨説的是真話,沙溢説的是假話”。
姚譯添能做好這期主題其實是相當不容易的,節目後期為了能在揭曉答案之前一直相信李晨説的是真話也是做了很多工作。
整期節目只是開頭部分就先後剪掉嘉賓的分析,其實大家在選擇支持誰的時候是已經經過一系列的討論和分析了,緊接着還用剪輯手段來誤導觀眾,不得不説節目組真的辛苦了,要不是大家的努力也不會有被誇上熱搜的好主題。
本期在批判“網絡暴力”的同時,其實也告訴了大家一個真理,那就是永遠要做一個善良的人,要懂得去相信別人。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大家每天都會接收到很多碎片化信息,一張照片、一段視頻、一篇文章,然而,不管你接收到的是一條信息還是多條信息,你眼見的都不一定是真。
就像本期的主題一樣,即便是最終通過辯論、仲裁,最終李晨獲得了勝利,但是隻要導演不公佈真相,沙溢就會一直承受被冤枉的痛苦。
隨着社會的發展,信息的接收會越來越便捷,對於這些內容的真假往往我們是難以判斷的,我們能做的只有不信謠、不傳謠,不要成為“網絡暴力”的助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