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這3點區別很現實,別説你家不是

由 端木泰華 發佈於 健康

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輕夫妻壓力非常大,為了生完孩子後,夫妻二人的生活品質不下降,也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一般來説大都市的年輕女白領,一般休完產假就會回去上班。

然後家裏的老人,孩子的奶奶或者是姥姥來照顧坐月子,後一直負責照顧孩子的生活,雖然無論是姥姥還是奶奶,都是至親之人,但是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區別還是很大的。

奶奶照顧兒媳婦坐月子,引發月子仇

小敏經歷痛苦的懷孕過程,終於產下一個7斤重的大胖小子,全家人都很高興,尤其是奶奶,看到孫子愛不釋手,一直哄着抱着,一刻都不想離開,生完孩子坐月子階段,婆婆和媽媽一起留在家裏照顧自己,婆婆主管照顧孩子,而媽媽則更關心自己,經常給小敏做愛吃且補身體的食物,月子初期小敏也算過得不錯。

後來小敏媽媽覺得奶奶在這也能照顧好孩子,幾個人都擠在一起住也不是很方便,就回老家了,媽媽剛走的時候小敏也沒什麼大感覺,至少還有婆婆在。

慢慢發現不是那回事了,婆婆每天只關注孩子,根本不會管自己的死活,因為小敏奶水不足,飲食上也大多做的一些下奶的湯水,小敏非常不喜歡吃,每次吃都想吐。

婆婆還一直讓小敏下地走動,看看能不能幫忙幹些活,這讓小敏從心底裏恨婆婆,月子仇就此結下,家裏的氣氛也因婆媳倆的關係,變得劍拔弩張,最後丈夫只好把婆婆送回老家,把孩子姥姥請回來帶娃。

“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這3點區別很現實,別説你家不是

一:飲食上區別

奶奶:奶奶是為了孫子而疼兒媳婦,為了讓孫子吃的更好,給兒媳婦做一些下奶湯,即使兒媳婦喝不下,也要逼着喝,只為了下奶,過了坐月子這個階段,奶奶做飯大多以孫子好兒子的口味為主,不會想到兒媳婦,婆媳矛盾也酒席產生。

姥姥:姥姥是為了女兒而疼外孫,照顧整個家,做的飯也大多以女兒的口味為主,而外孫子是女兒身上掉下來的肉,姥姥也是真的愛。

二:對孩子傳授的思想

奶奶:奶奶一般帶孩子都是盡心盡力的,畢竟是自己家的血脈,但是會給孩子傳授一種錯誤思想,總是想拉攏孫子,把媽媽往外推,奶奶對孫子常説的一句話就是“奶奶對你好吧,愛奶奶嗎?”

姥姥:一般姥姥都會告訴孩子,“媽媽每天上班就為給寶寶買好吃的,所以寶寶一定要愛媽媽。”然後耐心的陪孩子玩,一起等寶媽下班,所以姥姥一般傳授給孩子的思想都是要愛媽媽,對媽媽好。

三:孩子生病時的態度

奶奶:如果奶奶離開了一段時間,孩子生病了,奶奶一定會質疑寶媽“孩子怎麼又生病了,你們怎麼帶孩子的”,這句話會讓寶媽非常傷心,慢慢的出現婆媳矛盾。

姥姥:如果在姥姥帶孩子過程中,孩子生病了,姥姥會非常自責,覺得對不起女兒女婿,然後孩子看病一定要出錢又出力。

其實無論是姥姥帶娃還是奶奶帶娃都需要注意這幾點

1、不插手年輕小夫妻感情之事

2、一起都以孩子的健康和安全為主

3、把兒媳婦、女婿當做一家人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