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一直是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養分,然而經常有家長的母愛之氾濫,常會讓孩子失去了方向,比如説從孩子開始記事起,本該是鍛鍊動手能力的階段,但是家長擔心孩子做不好,經常會自以為是對他好而出手幫忙甚至包辦,本來是孩子一個可以通過實踐總結出經驗的好機會,卻因為這樣的沒有節制的&34;而錯失良機。
對孩子來説,母親是接觸最多的親人,那麼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問題都會和母親共同去解決,那麼這個時候母親最好是扮演引導孩子的領路人,而不是把所有事都攬在自己身上的萬能&34;,因為對於孩子來説,如何去認識這個世界,最好的辦法是自己親自體驗。
到了這裏,相信很多母親會疑問,到底是怎麼通過&34;來培養自己的孩子,這裏就一一舉例來説明。
&34;得干預孩子的思考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還小,看待事物的能力並不成熟,不像大人或者青少年一樣具備辯證和成熟的思維,所以往往在一些事情上過於干涉,在孩子本應學習如何去判斷事物和形成自己主見的階段給予太多自己的想法,這樣孩子會逐漸變得依賴你而失去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比方説孩子覺得消防員是個讓他憧憬的職業,那麼家長要給他的是參考意見,比如説要達成這個目標要做怎麼樣的準備,而不是自己覺得危險就要阻止他。因為孩子這個年齡對未來是充滿好奇的,在以後並不一定會選擇童年時期憧憬的職業,反而要有適當的想象空間才能更好地拓展他的思維。
即使未來他選擇了消防員這個職業,那也是他已經有自己的主見和判斷,實際上對家長來説正好是孩子成長的證明。
&34;得過度保護
經常有家長認為孩子是脆弱的,無論是心理上還是身體上,認為尚未完全發育的身體或者那出生不久的皮膚經不起外界物理的磕碰,老是擔憂他們會不會跌倒受傷怎麼樣,所以就不讓他們去和小夥伴嬉鬧、去學騎自行車或者像籃球之類的激烈運動。
實際上這樣的過度保護只會讓孩子在體質和身心方面落後於同齡人,既不利於他們鍛鍊也不利於他們的社交,家長一定要懂得適度地保護,而不是&34;保護。
&34;得經常詢問
孩子是新生的精靈,對萬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就像一張白紙一樣會模仿周圍的行為,所以家長在看到孩子可能做出一些不符自己常規邏輯的東西時,一定不要用激烈的情緒去詢問,要把對孩子的教育壓縮到不影響孩子身心發展的範圍。
&34;得照顧
常有孩子羨慕自己周邊朋友的孩子,不僅懂事體貼還會幫自己洗碗做做家事,反觀自己的孩子就連吃飯還得自己叫上老半天。
這其實都是從小培養起來的自主好習慣。
孩子在四五歲的時候,家長應當發揮&34;勁,積極&34;孩子過來幫手,比方説最簡單的擦桌子和洗碗開始,從這個階段開始斷糧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積極幫忙的態度,這樣才不會在孩子大的時候羨慕別人家的孩子&34;。
希望各位媽媽能去做一個&34;,多讓孩子動手去體驗人生,即使孩子開始不太願意,但是相信他們以後會知道這是媽媽用心良苦的安排,用這樣別緻的愛去孵化他們的成功。
我是@萌媽經驗説,一名職場媽媽,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幫助寶貝們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