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我這是為你好”,大家都覺得耳熟吧?這句話很多家長都會對孩子説。父母心甘情願地給予孩子,他們所認為最好的東西,但是孩子未必滿意。
有一位母親,她放棄工作,全職照顧孩子,為孩子報名各種興趣班,買最好的學習資料給孩子,換來的卻是孩子的抱怨。這位母親不解,生氣地對孩子説道“你知道嗎,媽媽為了你放棄自己的理想,工作不做,沒有收入,在你身上投入大量的時間金錢,只為你未來的人生路可以走得順暢,你怎麼就不明白呢。”
難道孩子是真的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嗎?
那位孩子回答道:“媽媽,我都知道,你為了我付出了很多很多,但是,你知道我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嗎?我不想你為了我而失去自我,你在我身上投入了太多時間金錢,我不想讓你失望。其實我並不喜歡這些興趣班,我有自己的愛好與理想,可是,媽媽你知道嗎?如果我與你對抗,我內心會有無盡的負罪感,我不想這樣。”當孩子説了這些,那位母親沉默了。
看了這位母親與孩子的對話,如果你是家長,是不是也正在對你的孩子施加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父母的付出感,當你丟失自己去以你認為最好的方式培養孩子,孩子並不樂意,這便成為了一種精神枷鎖。
在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避免將“付出感”變為“負罪感”?
父母是偉大的,他們會無私地給孩子愛,但是,在付出愛的同時,也請給孩子一些空間。孩子們會獨自思考,明白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麼。都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帶着愉悦的心情去學習他們想要學到的東西,這將事半功倍,而不是被迫學習,不然只會傷害到孩子的內心,他們也會產生叛逆心理。
家長不要總是將“為了你好”,“不要辜負我們的一片心啊”等,這些話掛在嘴邊。孩子是能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的,他們會帶着父母的期望,實現自己的理想。作為家長,只需要在旁邊鼓勵,積極的引導孩子,不要讓他們走向歧路即可。
家長也請接納孩子的不足,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完美的。人嘛,有各自獨特的優點,也同樣會存在缺點,包容孩子的弱點也是很重要的。孩子不會希望父母總是拿自己的短板説事,這樣會打擊自信心,做事就會缺乏一種動力。
但是,包容不是溺愛,凡是超過了某種度,都會適得其反。適當給孩子用正確的語氣指出,孩子們更會願意聽取。讓孩子生活在平和平等的家庭環境中,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父母與孩子都是上天給予彼此最好的禮物。請珍惜這種關係,不要用一句具有壓迫感的“都是為你好”,“你就應該挺我們大人的”這些話而破壞原本融洽的氣氛。家長們不妨換句話説給孩子聽:讓我們靜下心來,仔細傾聽彼此內心真正的想法。相信這樣做孩子會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