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不少媽媽生完孩子後因為奶水的問題十分發愁。
抱着一定要餵母乳的心願,奶水卻不夠給力,全家一起努力,做各種下奶湯,希望能夠給寶寶提供足夠的口糧。還有很多地方,即使是奶水不算少的寶媽,也要接受來自家人“下奶湯”的攻勢,每天喝湯,都快喝吐了。
這些下奶湯真的有用嗎?
今天我們先來研究下期中比較特殊的一種下奶方式,月子酒下奶。
不少地方都有這樣的風俗,比如廣東的“客家娘酒”,江浙的“月子水”,以及用米酒或者黃酒做成米酒雞蛋、米酒湯圓,還有酒釀圓子羹、米酒鯽魚湯等月子菜,讓寶媽喝。
但是不少人都應該知道,懷孕和哺乳期間,孕產婦是不能攝入酒精的,那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還專門用月子酒來下奶呢?
月子酒,一般指的就是黃酒或者米酒,以稻米為原料釀製而成的糧食酒,酒精含量通常低於20%,可以直接飲用,有些地區的美食中經常會用黃酒米酒來做配料,還有不少人家會自己釀米酒。
從前可能由於月子裏吃到了加入米酒黃酒的飲食,發現好像加入米酒黃酒可以之後奶水好像多了一些,於是就逐漸形成了產後月子酒下奶的經驗總結。
那麼,月子酒下奶,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醫生是不建議產後食用月子酒的。
月子酒含酒精,雖然含量低,一般是在3度-10度,但是既然是酒,就都含有酒精成分。
有的人會説,月子酒是加到食物中去的,像米酒湯圓,米酒鯽魚湯這些,經過烹飪加熱,裏面的酒精就揮發出去了,所以沒事的。
如果這樣説的話,那就更沒道理了,既然認為月子酒經過烹飪酒精都揮發了,那為什麼還非要用月子酒來下奶呢?
實際上,加入酒精的食物經過持續沸煮,仍然會含有酒精。煮沸時間越短,酒精含量就越高,持續時間小於一個小時,酒精含量會剩餘25%-75%,持續時間大於1小時,仍然有20%的酒精殘留,持續煮沸時間超過3小時,酒精才能全部清除。
孕產婦忌口這件事,好多傳説中不能吃的都能吃,但唯獨酒精、咖啡因是有科學依據證明不能吃的,因為它們確實可以通過血液及母乳影響到胎兒、寶寶。
哺乳期間產婦喝酒,可能會出現“酒精奶”,對寶寶造成危害。
喝完月子酒,酒精會在攝入後的30~90分鐘,在血液和乳汁中到達高峯,如果這時候給寶寶餵奶,寶寶就就被動攝入酒精。
寶寶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而且其他身體器官尤其肝臟,對酒精的代謝功能是零基礎的,如果寶寶攝入了酒精,就容易出現睡眠紊亂、異常興奮、神經麻痹,甚至影響寶寶智力,造成寶寶大腦發育緩慢,對寶寶是永久性的傷害。
飲用了過量的“酒精奶”,寶寶肝臟功能損傷,甚至會造成酒精中毒,這是非常危險的。
如果這些你不相信,還有一點需要告訴寶媽們的是:月子酒並不能促進乳汁的分泌。
酒精是可以夠抑制催乳素分泌的,催乳素分泌減少,那喝多少湯都不容易補回來了。
酒精不能真正促進奶水分泌,它只是可以加速乳汁流出,造成下奶的假象。
所以現在好多人還是會相信,月子酒下奶是有效的,老祖宗的傳統是有道理的。
但是經常喝月子酒,就會發現一開始有用,但是時間長了奶水不增反降,讓人不知道什麼原因。
不過寶媽們別灰心,下奶需科學,我們要用更健康的方式來下奶。
要知道,泌乳過程需要在各種激素的配合作用下完成,尤其是泌乳素。
寶寶通過吮吸刺激寶媽大腦分泌泌乳素,泌乳素刺激乳汁生產,等寶媽趕緊奶漲之後,壓力升高,大腦會釋放泌乳抑制因子,停止分泌,直到下次寶寶吮吸,吸空奶水,刺激奶水繼續分泌,如此循環。
所以説,泌乳過程少不了寶寶的吮吸,分娩過後,最好的下奶方式,就及時讓寶寶吮吸,刺激泌乳素分泌。如果奶水少,寶寶吸不出來,也要給自己和寶寶一段時間,讓寶寶多吮吸。
另外就是,每次餵奶要讓寶寶吸乾淨,或者是用吸奶器把乳汁吸乾,這樣下次奶才會更多,不然容易出現回奶現象,因為大腦覺得寶寶不需要那麼多奶水。
其次,多喝水,多喝湯。
下奶湯很重要,不僅是因為其中有烏雞、豬蹄、排骨這些營養豐富的食物,還因為它可以讓寶媽多喝水。畢竟乳汁中80%的成分是水。
如果寶媽是漲奶嚴重,排不出來,則有可能是堵奶了,可以找專業的通乳師來幫助,一通百通,奶水就豐沛了。
最後,如果嘗試過多種方法,母乳還是不能滿足寶寶的需求,那就採用混合餵養或者奶粉餵養吧,配方奶的存在,就是為了幫助奶水不夠的媽媽為寶寶提供儘可能的營養。
放下心理負擔,反而更容易幫助下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