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頭型叫做“一顆行走的板栗”。為什麼別人有個圓潤的後腦勺,我的卻是扁的?
要知道,後腦勺圓還是扁,有時候真不看基因。一切還要追溯到嬰兒時期。
新生兒的顱骨柔軟且有彈性,顱骨邊緣還沒有骨化,由於他們幾乎每天都在睡覺,頭容易受壓變形。
中國優生協會2002年的一項普查結果顯示,中國嬰幼兒頭顱存在不同程度斜、扁、尖變形概率高達87.2%。
扁頭VS圓頭,哪個更勝一籌?
其實,所謂的“好頭型”並沒有統一的標準,有些人喜歡自然生長的圓頭,有些人卻喜歡頭稍微扁一點。
扁頭VS圓頭,以現在的審美來看,自然的圓頭似乎更好看。
但要知道,在過去扁頭才是最流行的。扁頭“好看”、“有福氣”的觀念,在老一輩人心中根深蒂固。
在山東大汶口遺址發現的人類頭骨中,無論男女一律是扁頭。
清朝,滿族人由於弓馬騎射的需要,總會把孩子捆在硬板上睡覺,以造就他們四肢伸直、肩背展平的姿態。
久而久之,這種身材連帶着睡扁的頭,成為滿人推崇的樣貌,並將此影響到了整個北方地區。
扁頭對健康有影響嗎?
相比自然的圓頭,扁頭的爭議似乎更多:
“扁頭會影響智力,讓孩子變笨!”“扁頭會壓迫腦神經,傷害大腦!”……
這些聳人聽聞的言論讓人揪心不已。
科學家研究表明,被睡扁的腦殼除了不符合現代審美之外,並不會威脅到人的智商和健康。
推薦檢查頭型方法
嬰兒洗澡時,將其頭髮打濕,看看寶寶頭後部圓度是否對稱、雙耳高低是否對稱、頭型寬度是否對稱及前額寬度是否對稱。
從寶寶臉的前方看,兩隻耳朵在同一水平位置上,臉部也很對稱;
從側面看,後腦勺飽滿,頭部和脖頸能形成一個完美的問號;
從上往下看,頭頂的形狀像個飽滿的雞蛋或梨子;
頭部和額頭的寬度是對稱、平衡的。
如果發現不對稱或不均勻,請及時諮詢兒科醫生。
需要提醒的是,雖然大多數頭部形狀的變化與姿勢體位有關,但需要排除顱骨狹窄等其他嚴重畸形。
頭形睡扁了還能圓回來嗎?
醫學上,人們通常把顱骨畸形統稱為“扁頭綜合症”。
根據形成原因,扁頭綜合症分為兩種類型:
體位性扁頭綜合徵:
主要由睡姿、吸引器、產道擠壓等非病理性原因引起。
病理性扁頭綜合徵:
由顱骨發育不全、先天性頭骨畸形造成。
其中病理性扁頭,確實會導致神經發育出現問題,可能影響智力和運動能力等。
對於後天造成的體位性扁頭綜合徵,大可不必過分擔心。
多數寶寶的頭型都會
隨着時間慢慢恢復
。
一般來説,寶寶會坐會走後,睡偏頭的情況便不再加重。
一般等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頭型不對稱從外觀上就看不出了,頭型問題基本不會持續到青春期。
7招防止寶寶頭睡扁
為了防止孩子頭部被睡扁,家長可以嘗試通過改變睡姿、變換體位等方法幫寶寶進行糾正。
1
抓住1歲前的最佳調整期
1歲後,顱骨基本融合在一起,而且頭部生長速度減慢,這時矯正的效果會有所降低。
2
換個方向哄睡或餵奶
如果寶寶睡覺總是習慣性地偏向同一個方向,可以換個哄睡或餵奶的方向,比如將寶寶從媽媽的左側換到右側。
3
選個軟硬適度的枕頭
過硬的枕頭易造成扁頭、偏臉等畸形,還會把後腦勺的一圈頭髮磨掉而致枕禿;
過於鬆軟的羽絨枕則會增加新生兒窒息風險。
除了0~3個月的新生兒可以不用枕頭外,建議3歲前的寶寶選擇蕎麥殼枕,它可以隨寶寶的轉動調整形狀,柔軟舒適,又吸潮。
4
多種睡姿交替選擇
經常仰睡會使寶寶的後腦勺扁平、面部較圓,所以要多種睡姿交替進行。
6~8個月左右,寶寶學會獨立翻身後,他們就可以選取自己最喜歡的睡姿了,媽媽們大可不必強求,因為不同睡姿各有優勢。
5
多鼓勵寶寶趴着玩
這樣不僅有利於頭型的自然恢復,還能幫助寶寶鍛鍊頸部、背部和手臂力量,促進運動發育。
6
改變房間佈置
對光線、聲音、影子、顏色等感興趣的寶寶,可通過改變房間的佈置等方式加引導。白天逗寶寶玩耍時,也可以吸引他往不同方向轉頭。
7
不建議使用定型枕
出於安全考慮,不建議讓寶寶趴睡,也不建議使用任何定型枕或其他裝置來固定寶寶睡姿,因為那可能會增加猝死的風險。▲
《生命時報》採訪專家,聊“後腦勺”那些事兒。
受訪專家: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婦幼保健部博士 戴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