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給孩子立3個規矩,是父母最應該做的事兒,不然長大就很難糾正了

由 完顏翠琴 發佈於 健康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3~6歲的孩子正處於心理發育時期,此時,孩子若沒有規矩的約束,養成為所欲為的習慣,長大想要糾正過來就難上加難了!

有規則感的父母,無形也給孩子樹立一個規則榜樣,而且也會把這種規則融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去。

給孩子立3個規矩,是父母最應該做的事兒,不然長大就很難糾正了!

1、不嘲笑別人的缺點

我們知道,一個人永遠無法與另一個人感同身受,可好多人即使知道卻不瞭解,你所謂的一句玩笑,戳中了多少人自己都不忍心碰的軟肋,還笑着怪我們太把戲言當真。

一個有修養的人,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對那些約定俗成的東西比如樣貌,比如體態,比如不美好的過往都不會提及,更不會在不清楚別人性格弱點的時候,冒冒失失觸及別人心理的那道防線。

所以,家長一定要從小教導孩子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拿別人的缺點開玩笑,更不要隨意嘲諷他人的缺點。當你在嘲笑別人的時候,實際上也在反諷自己。

2、犯了錯,就必須要道歉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通常都會要求孩子道歉,但小孩總是不願意,其實這也是教育方法的原因,當孩子犯錯時,家長要有自己態度的,那麼,孩子犯錯怎麼教育好?

首先,講道理是最好的方式,可以培養孩子安靜傾聽的習慣,建立良好的溝通,也能糾正他的錯誤行為,但需要講究一定的技巧。成人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大多隻是協商、懇求、嘮叨。

其次,如果孩子做錯了,就要鼓勵他勇敢地承擔責任。家長和孩子一起彌補過失,能讓孩子學會如何承擔責任。此外,在批評過程中,可以允許孩子對事件作出解釋,但也要讓他明白,解釋不是為了推卸責任,而是讓他知道自己錯在哪裏。

最後,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做錯了事情就一定得向別人道歉,這是原則,沒得商量。讓孩子從小養成知錯認錯、知錯就改的好習慣,能夠幫助他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3、家庭成員之間也不能隨意打擾

很多父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即使當前工作很忙碌,如果孩子過來打擾,也會放下工作陪孩子玩耍。

如果當前工作並不緊要,父母可以放下隨時陪孩子玩;如果工作比較緊要,可以跟孩子商量,當前是媽媽(爸爸)的工作時間,孩子可以在多少時間之後,再來找媽媽(爸爸)玩,但是這個階段,他要自己獨立玩耍,或者和其他家庭成員在一起相處。

父母要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空間,不隨意打擾是尊重。當然,作為父母也不要隨意打擾孩子。很多孩子專注一件事情的時候,有些父母總是時不時要問下孩子要不要喝水,要不要吃東西,也是不禮貌的一種過程,也會干擾孩子的專注力。

這樣子的規則,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而且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換位思考,也會變得更加善解人意,這樣更容易交到朋友。

6 歲前的孩子,是教育孩子遵守規則的最佳時期。這段時間,爸爸媽媽要給他們立下嚴格一點的規矩,尤其是涉及到公共安全的規則要遵守,父母也要做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