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越不讓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專門和我們對着幹。叮囑了好多遍,感冒沒好不能去外邊淋雨玩,孩子死活不願意,被揪了回來卻又撒潑打滾哭鬧不停。為什麼孩子容易和家長“槓”起來?越説卻越不聽呢?
為什麼孩子不聽勸?越説越不聽?從父母角度來講,孩子小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對,所以需要我們來進行約束,將一些我們看來不對的事情,禁止孩子去做!但是讓我們不明白的是,明明結果是為了孩子好,孩子為什麼卻不領情呢?
其實,這主要是出發點不一樣。從我們的角度看,禁止一些事情是為了孩子好,但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是我們剝奪了他的選擇權利,我們對孩子説“不”,你不能做這個不能碰那個,孩子觸發了“禁果效應”,越被禁止就越好奇,越好奇就越想做。
這樣一來,其實並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孩子正常的一個成長過程,這説明孩子有了自我意識,慢慢在探索自我權力主導,而這在所難免和家長的權威產生了衝突。
因此,想要解決孩子不聽勸的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搞清楚為什麼我們經常禁止孩子,有了答案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
為什麼我們經常禁止孩子某些事情?第一,身為父母的權威“不可以”
不可以踩水玩、不可以弄髒衣服、不允許你出去……
很多時候我們禁止孩子,只是我們做父母的下意識想要樹立權威,習慣性掌握控制孩子的行為。我們並不是怕孩子弄髒衣服,而是不想花費時間清洗衣服,所以用自己的權威直接去命令禁止孩子,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第二,為了自己的焦慮“不可以”
不要到處跑、不要淋雨。因為我們做父母的對待孩子,大多數呈現出小心翼翼的態度,擔心孩子生病、擔心孩子摔倒,所以想要一勞永逸禁止孩子。很多時候一句“不可以”“不能做”,能給我們減少不少的工作量和麻煩。
但是同樣的,我們的禁止也會限制孩子某些地方發展,例如性格、愛好,我們斬斷了他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孩子就會感覺不舒服,自然會反抗的比較激烈。
第三,為了所謂的規矩“不可以”
不可以不和別的小朋友分享、不可以不禮貌、不可以不主動稱呼別人……
有時候我們會強加給孩子很多要求,結果卻是為了給別人看,期待自己的管教,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贊同,但是卻沒有顧及到孩子的意願。
家長怎麼説,孩子才會更聽話懂事?我認為最關鍵的是“態度轉變”,換句話説是從“不可以”變成“我們可以”。以以退為進的技巧,既有選擇的給了孩子主動權,但又很好地規避掉潛在的危險,還能夠得到孩子的信賴,讓他覺得你沒有在禁止説教他。
舉個簡單的例子,有次孩子喜歡一直跑來跑去,弄的一身汗,我就和他説跑累了沒電了,你可以休息充會電。説完孩子真的乖乖的自己坐在凳子上,嘴裏還數着數,數到了30就説自己充滿電了,然後又去跑,再跑累了就又説充電。
語言是一門很深的技巧,我們擔心孩子累着,如果直接強行禁止他“不可以亂跑”,孩子不一定聽話,心裏也會不舒服,相反我們告訴他可以跑,只不過跑累了可以休息會,給自己充充電,孩子感受到認可,也聽從了我們的建議,效果一舉兩得。
總之,很多事情我們都可以嘗試用“我們可以”的思路來進行,正確利用孩子的逆反心理,這樣才能減少不必要的阻礙,讓孩子更樂意更心甘情願的聽從我們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