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嬰兒語言發育規律:寶寶“咿咿呀呀”學説話,家長這樣做娃説話早

由 公羊易綠 發佈於 健康

不少家長髮現,從兩三個月開始,寶寶就開始會咿咿呀呀的説話,有時候開心會咿咿呀呀的説個不停,像個“小話癆”一樣,但又聽不懂,想陪着寶寶説,又不知該怎麼説,是哇啦哇啦的對着寶寶説,還是清楚的和寶寶説。


寶寶剛説話,大人是跟着哇啦哇啦説話還是説清楚的話?

建議:根據寶寶月齡,看情況。

① 2-4個月的寶寶:呀呀學語

滿月後,寶寶的表情、聽覺、語言 都會有進一步的發育,會對爸爸媽媽跟自己説話有反應,會開心的笑;而且 寶寶的聽覺也有了發育,可以把頭轉向有聲音的方向。

寶寶還會 經常發出 “啊”、“哦” 的聲音,這時家長也可以“啊”、“哦”的帶着表情和寶寶對話,是為了通過這樣的互動,讓寶寶感受到自己被重視,增加寶寶的安全感,對於爸爸媽媽來説,也同樣會樂在其中。

不過,平時如果爸爸媽媽和寶寶説話,最好説清楚的話,比如帶着寶寶認識家人、周圍的事物、陪寶寶玩,就要通過清楚的話語,告訴寶寶正在做的事情,或是事物的名稱、有什麼作用等,刺激寶寶語言和大腦發育。


② 6-7個月的寶寶:能聽懂自己的名字

隨着寶寶成長,可以發出的音節和音調也越來越多,到了6-7個月時,就可以發出類似於“baba”、“mama” 的聲音。

第一次聽到寶寶發這樣的聲音,爸爸媽媽會特別喜悦和感動,但這時寶寶發出的“baba”、“mama”,是無意識的行為,並不能清楚的辨識“mama” 就是媽媽。

因而,到了這個階段,爸爸媽媽要繼續在日常生活中,清楚的和寶寶説話,而且要多説,還可以帶着表情、動作,讓寶寶感受,有助促進寶寶的語言發育。


③ 1歲左右的寶寶:能説簡單的單詞

這個階段的寶寶,有的已經能説簡單的單詞了,但可能不是説的很清楚,也有些寶寶可能説話比較晚,還不會主動説,但只要寶寶聽力沒有問題,家長就不用擔心。

到了1歲左右,寶寶的語言理解能力會提高不少,對通過表情、動作等,回應爸爸媽媽説的話,這時爸爸媽媽也要用清楚的語言、動作來及時回應寶寶。


細節提醒:寶寶咿呀學語時,家長要注意這些細節

① 和寶寶交流時,要準確的説出事物名稱

比如吃飯就是吃飯,不要説飯飯;這樣才有助於寶寶記住事物的準確名稱,不會對寶寶造成誤導。

② 和寶寶交流時,語氣要温柔、語速緩解

在寶寶咿呀學語的階段,家長寶寶交流時,語氣一定要温柔、語速也要緩慢,要讓寶寶能夠聽聽家長説的話,更有助於寶寶理解。

平時儘量避免總是學寶寶 “咿咿呀呀” 説話,哇啦哇啦的和寶寶交流,這樣就不能給寶寶太多有效的語言信息,不利於寶寶的語言發育。


家長怎麼做,有助刺激和鍛鍊寶寶的語言發育能力?

寶寶的語言發育是有規律的,那家長就要根據寶寶發育的規律,通過不同的方式刺激和促進寶寶語言發育,最終幫寶寶學會通過語言來表達。

① 日常多和寶寶交流

這點很簡單但很有用,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多陪寶寶説話,可能寶寶會聽不懂、沒反應,但家長還是要堅持和寶寶説話,最好是聲情並茂的説。

比如給寶寶餵奶時,就可以和寶寶説 “寶貝,吃奶啦,吃飽了就不餓肚子啦”,穿衣服時,可以給寶寶講解步驟,如 “寶貝要乖乖的,媽媽現在要給你換衣服了,來,伸出一條胳膊,對非常好……” 可以邊做邊鼓勵寶寶,堅持做,對於寶寶的語言能力發育、大腦發育都有促進作用。


② 有效的親子閲讀

比如小月齡的寶寶可以看看黑白卡片、彩色卡片,大一點的寶寶還可以看一些帶有圖形的卡片,或是陪寶寶讀各種適齡繪本。

有些低齡繪本 裏面的內容很少,甚至有些裏面沒有文字描述,這種的就需要家長自己理解,並延伸講給寶寶聽,引導寶寶去想象,去思考;還有些翻翻書、立體書、洞洞書之類的繪本,也可以直接讓寶寶自己去體驗。

③ 聽有聲讀物

現在不少有聲讀物,各類故事機、智能音箱,如果家長沒時間時,也可以直接播放這些有聲故事、兒歌、有聲英語啓蒙等給寶寶聽,也可以促進寶寶聽覺和語言發育,還可以刺激寶寶的想象力和專注力。

④ 創造良好的鍛鍊語言的環境

有些家長反應寶寶説話晚,其實有些是寶寶學習語言的環境不好,比如家裏四個大人,有好幾種語言,這樣就會給寶寶學習語言 “造成困擾” ,所以儘量要統一語言,比如都説普通話。

另外,家裏人溝通時,要儘量用温和的語氣説話,和諧的家庭氛圍更有助寶寶成長。


語言發育對於寶寶來説是非常關鍵的,一般到了1.5歲左右,寶寶就能夠清楚的説出簡單事物的名稱、能簡單的表達自己的需求。

但也有些寶寶説話比較晚,但如果超過2歲,寶寶仍然不能理解簡單的詞語,也不能有效的説出詞語的名稱,家長就有必要帶寶寶看醫生,看是否存在生長髮育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