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總喂總吃?當心“楞喂”撐住孩子,溢奶和吐奶就是這麼喂出來的

由 東方崇學 發佈於 健康

文丨京媽説,原創內容。

很多新手媽媽沒有經驗,在餵養寶寶時,不會判斷寶寶是不是真餓,拿捏不好分寸,就很容易出現“問題”。

就比如吃吃母乳的寶寶,總喂總吃,但寶寶到底吃飽沒,媽媽自己也不清楚。

一個朋友和我吐槽她家不到三個月的閨女,她説:“我娃總是吃的停不下來,拍嗝結束都還得吃,吃了不管是溢奶和吐奶,都還要繼續吃,如果不給她吃都哭很久,這麼小就是一個吃貨!吃倒是不怕,但是溢奶和吐奶,真的是太讓人心疼了。”

這樣的情況,應該不少媽媽也經歷過吧~

有時候是寶寶自己總想吃;有時是家裏的老人,總擔心寶貝吃不飽,讓給寶寶多喂點;還有的是新媽媽自己沒經驗,寶貝到底吃沒吃飽,分不清楚……

總之,就是因為各種原因,讓寶寶“吃多”!而吃多了不僅容易因撐着出現積食,小年齡段的寶寶,也容易出現溢奶和吐奶。

説到溢奶和吐奶,不少新手爸媽可能有些分不清楚哪種是吐奶、哪種是溢奶,反正就是看到寶貝吃完奶,過一會兒從嘴巴吐奶出來。

吐奶和溢奶不同,媽媽會區分是正確應對前提!

家長説的最多、聽到最多的是“吐奶”,那就先來説説吐奶。

吐奶:在寶寶小月齡很常見,但大多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一般是寶貝吃進去的夜奶,被強有力的排出來,一次量比較多,嚴重的呈噴射狀,甚至還可能從鼻子裏噴出來。

吐出來的奶液比較黏稠,帶有唾液和奶瓣;吐奶後寶寶可能會感覺不舒服,或是大哭。

溢奶,也是小寶貝多見,也是正常現象。

但不同於吐奶,溢奶看起來沒那麼嚴重,一般是吃進去的奶水從胃裏返上來,從嘴角流出來,量沒有那麼多,而且比較清澈,是胃容物被逆流出來,可能寶貝打個嗝,奶液都會順勢流出來。

不過,溢奶大多對寶寶沒影響,等寶貝逐漸長大點,這種情況慢慢就消失了。

這兩種情況,在寶寶小時候都常見,有的寶寶可能經常吐奶,也有的是溢奶多一些,大部分是兩種情況都可能出現。

不管哪種,都是寶寶身體的保護性反射,但如果寶貝出現頻繁吐奶,家長就要引起注意了,會影響到寶貝的營養攝入和吸收,還可能導致電解質失衡,不可大意。

為什麼小月齡寶寶容易出現吐奶和溢奶?

不少家長納悶:為什麼只有小月齡的寶寶經常吐奶和溢奶,長大點就好了呢?

主要和下面這幾個因素都有關係:

① 新生兒的發育特點

如下圖,正常成人的胃部如下圖,上口緊下口松,而且不是水平狀態。那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就算是喝奶、喝湯、喝水等,都不容易返流出來。

而新生小寶寶的胃還沒發育完全,上口松下口緊,而且還是水平狀態,再加上大腦皮層控制反射的能力弱,這樣就很容易讓寶貝吃進去的奶液返流或是逆流出來。

② 餵養方式不正確

一方面是讓寶寶吃進去過多空氣。

比如餵奶姿勢不對,吃母乳的寶寶,嘴巴斜接不好,不能含住整個乳暈,就容易同時吃進去很多空氣。喝配方奶的寶寶,沖泡不正確、餵奶姿勢不對、奶嘴孔徑不合適等,也都會讓寶寶吃進去過多空氣。

再比如寶寶正哭鬧的時候,給寶寶餵奶哄乖,這樣邊抽泣邊吃奶,也會讓寶寶吃進肚子裏的空氣過多。

另一方面是沒及時幫寶寶排氣。

如果中招了前面這些不正確的餵養方式,但又沒及時幫寶寶拍嗝,也容易在空氣的作用下,讓寶寶的奶液逆流出來。

③ 護理方式不正確

如果平時媽媽照顧得不對,也容易“折騰”的寶寶吐奶,比如剛給寶寶喂完奶,就給寶寶換尿不濕,或是逗寶寶笑,幫寶寶做撫觸等,也容易導致寶寶出現吐奶。

④ 餵奶太多太頻繁

很多新手媽媽怕寶寶吃不飽,就不停地餵奶,而且每次餵奶量還不少,這很容易使寶寶吐奶。

這就是不明情況的傻喂楞餵了,但由於新生寶寶的胃容量很小,尤其剛出生不久的寶寶,一般一次餵養的量才30-60毫升,基本2小時左右餵奶一次,但如果給寶寶餵奶次數過多、一次餵奶過多,寶寶的胃難以承受這麼多的奶量,就會引起吐奶。

總之,想要減少寶寶吐奶溢奶,最重要的是餵養方式要正確,每次吃奶後拍嗝,只要寶貝吃飽了就不要再餵了。

如何判斷寶貝是不是吃飽了,媽媽們可以看這幾個表現:

寶寶吃飽後會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東張西望,對吃奶明顯的不那麼有興趣了。

寶寶吃飽後一次的睡眠時間也會延長,可以睡3-4個小時。

寶寶生長髮育的指標都達標,如果一段時間內寶寶的生長髮育指標都達標,也可以間接説明寶貝平時能吃飽。

如果寶貝平時經常吐奶,可以圍戴個口水巾,當大人抱着時,可以在大人的肩膀上鋪塊手絹。

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平時做好預防,如果是情況比較嚴重的,就要及時去看醫生。

你家寶寶有沒有出現過吐奶、溢奶的情況,你是怎麼做的,歡迎來和媽媽們分享你的經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