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又到了野蘑菇成熟的季節,有必要熟悉一下常見的毒菌了

由 時愛蘭 發佈於 健康

春末夏初,又到了野蘑菇成熟的季節。本月5日,國家衞建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發佈了《關於預防毒蘑菇和有毒動植物中毒的飲食消費提示》,提醒公眾如何預防毒蘑菇等食物中毒。

國家衞健委在《提示》中提到,今年以來,我國發生多起毒蘑菇和有毒動物、有毒植物中毒事件,截至5月上旬已報告造成261人中毒、6人死亡。

檢索最近的新聞可以發現,僅僅是在6月,多地已經出現毒蘑菇中毒的新聞。

眾所周知,雲南是一個盛產野生蘑菇的省份。早在今年5月29日,雲南省衞健委便發佈了《預防野生菌中毒預警公告》。公告指出,夏季來臨,雲南省野生菌到了採摘上市季節,同時也進入了野生菌中毒高發季節。

雲南盛產野生蘑菇,因此雲南也成為了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高發省份。在2019年秋季野生菌上市的季節,雲南衞健委更是以《雲南人又到了生死存亡的季節,吃貨們看過來!!!》為題發文,提醒公眾在食用野生菌方面提高警惕。

雲南人吃蘑菇一類的菌類食物有多瘋狂?或許可以説,每個雲南人都是馬里奧,視“菌”如命,即使中毒五六次也不放下手中的筷子。

蘑菇,在雲南人的口中叫做“菌子”。因為雲南人太喜歡菌子了,因此會將菌子親切地稱為“菌兒”。

一位雲南飲食田野調查者介紹説,他們很小的時候,從只有幾歲就開始吃野生菌了。“人們對這個野生菌子褒貶不一,有些人説他是有毒的美味,有些人我聽説吃見手青中毒五六次了,但還是忍不住,還是要嘗上一口。”

下面這位雲南的小姐姐,就有很多次吃蘑菇中毒的經歷。據她介紹,她第一次吃蘑菇中毒,是在大二的時候,當時她吃了三種菌子,應該是紅色的見手青中毒。“結果過了半小時後,我就在牀上發熱,全身都濕透掉”。

另一名雲南小哥哥對吃野生蘑菇中毒經歷的描述則更為驚悚,直言“我覺得我可能要掛了”。雖然中毒的經歷很恐怖,但小哥哥説,中毒後隔了兩三天又吃了一次,那次吃了很多很爽。“沒辦法,雲南人。”

一位年紀稍長的阿姨在談到吃野生菌中毒時則説,她五十歲了,還沒有中過毒。

有人毒蘑菇中毒五六次也放不下手中的筷子,有人甚至沒有中過毒,不過,近年來在雲南因誤食毒蘑菇引發的悲劇也不少。

國家衞健委在《關於預防毒蘑菇和有毒動植物中毒的飲食消費提示》便已指出,毒蘑菇中毒可以產生急性肝損害、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胃腸炎、神經精神症狀、溶血和光敏性皮炎等後果,中毒者救治非常困難,嚴重者可以導致死亡。

2019年夏天,雲南蘑菇菜剛剛大量上市一個月,就發生了數起蘑菇中毒事件,而且傷亡較重。例如在雲南盈江縣一家四口自採誤食野生菌後中毒,在各級醫療機構歷時11天的全力搶救後,還是沒有活下來,4人先後死亡,其中兩個孩子一個14歲,另一個只有4歲。

2018年,雲南一家三代誤食毒蘑菇,導致家中兩人死亡,只有5歲的孫女活了下來。

除了雲南人喜歡吃蘑菇,也有不少外地人慕名購買雲南蘑菇品嚐。在某電商平台,就有大量商家售賣雲南野生蘑菇。

一位網友@爛柯人 曾在知乎介紹過自己從電商平台購買野生蘑菇食用後中毒的經過,介紹了自己食用野生蘑菇後出現神經精神症狀的情況。

他買的是一個名叫見手青的蘑菇,在烹飪時選擇了將見手青與烏雞一起燉。

在品嚐了一勺野蘑菇燉烏雞後,他發現食材沒有熟,但已經盛到碗裏的不想再倒回去,於是就這麼吃了。

後來,他出現了幻覺:“藍精靈和喜羊羊坐在我家的沙發上看着我,坐的滿滿當當的,腳邊還有縮小版的藍精靈在圍着我轉圈。”

最後,他被送進了醫院。

毒蘑菇能夠使人產生幻覺,有人吃毒蘑菇就是為了能夠體驗到產生幻覺的感覺。例如,在雲南有一位老人連續吃了多年毒蘑菇,就是為了產生幻覺見亡女一面。

在歷史上,美國還曾利用毒蘑菇能產生“神經精神症狀”,利用能夠致幻的蘑菇開展致幻劑研究。哈佛大學臨牀心理學專家蒂莫西·利瑞便曾開展一項名為“ 哈佛裸蓋菇素項目”的研究計劃。

在研究期間,由於利瑞會對自己的研究生施加壓力,逼迫他們服用或注射致幻菇素等致幻劑,因此利瑞在1963年被哈佛大學開除,不過這也讓利瑞更加堅定的去開發、宣傳致幻劑。

熟悉美國曆史的朋友應該知道,20世紀60年代,美國被混亂所籠罩,服用致幻劑、吸食毒品、濫交、迷幻的音樂成為當時美國青年的標籤。

由此可以看出,野生蘑菇特別是毒蘑菇帶來的危害。

近年來全國各地野生菌市場火爆,但同時誤食毒菌中毒甚至導致人員死亡的事件頻頻發生。為此,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毒菌研究專家,在多年調查與研究雲南野生菌的基礎上,曾總結盤點了雲南常見的毒菌。

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有毒蘑菇。

據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楊祝良研究組研究,我國每年導致眾多中毒事件,其中罪魁禍首當屬劇毒鵝膏。劇毒鵝膏是一類含有劇毒環肽類毒素的真菌,因其外形與可食的鵝膏極為相似,故常誤食導致中毒。在誤食毒蘑菇而中毒死亡的事件中,高達90%是因為誤食劇毒鵝膏所引起的。

在我國,中國的劇毒鵝膏物種包括:a. 致命鵝膏; b. 灰花紋鵝膏; c. 擬灰花紋鵝膏; d. 灰蓋粉褶鵝膏; e. 軟託鵝膏; f. 淡紅鵝膏; g. 小致命鵝膏; h. 裂皮鵝膏; i. 近灰花紋鵝膏; j. 黃蓋鵝膏; k. 假淡紅鵝膏; l. 鱗柄白鵝膏。

如何區分劇毒鵝膏與可食用鵝膏,對無經驗者還有點難度。不過楊祝良團隊給出了區分的方法。

據微博科學科普博主@趕尾人 也介紹了兩種與劇毒鵝膏毒性相近的毒菌,分別是肉褐鱗環柄菇和條蓋盔孢傘。其中肉褐鱗環柄菇菌蓋分佈於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在夏秋季生長在落葉林中地上。

肉褐鱗環柄菇

條蓋盔孢傘夏秋季生於熱帶至南亞熱帶林中腐殖質上或腐木上,分佈於華中、西南地區。盔孢傘屬許多種都是致命的。

條蓋盔孢傘

國家衞健委在《關於預防毒蘑菇和有毒動植物中毒的飲食消費提示》中稱,野生蘑菇種類繁多,許多品種外觀相似,肉眼鑑別有毒和可食用品種十分困難。因此,國家衞建委特別提示公共,不要自採自食野生蘑菇,以免危及生命健康。

對於民間一直傳聞的鑑別毒蘑菇的方法,例如“顏色鮮豔”“大蒜、白醋鑑毒”“毒菌無蟲”@趕尾人 表示這些都是一些常見的誤區。

最後,放一些我國常見的毒菌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