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是中國流傳下來的養生俗語。用最直白的話來理解,它想説的是:每日在餐後固定時間散步,是一件有益身體健康的事情。
有研究發現:每日三餐之後的十分鐘溜達散步,可以顯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飯後餐散步以加速胃內容物的排空。換言之,飯後散步更有助於消化。
飯後散步雖然是好事,卻需要注意技巧。毫無疑問的是,飯後並不推薦立即進行劇烈運動,那隻會導致食物會在胃內“翻江倒海”,造成胃痛或嘔吐,包括人們常説的岔氣。
怎麼走才算正確的散步?以自己正常的步速行走即可,通俗地説這就是“溜達”,文雅地説法可以是“閒庭信步”。在行走過程裏,儘量不要上下樓梯等動作,快步穿越馬路這樣的方式最好也避免。
不同的人羣,餐後散步也有講究,並非人人都合適,即便適合,活動量也因人而異。專家建議,飯後休息二三十分鐘後再開始散步較為適宜。如果飯後馬上散步,血液需運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腸的血液供應就相應減少,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對於一些體質較差甚至是多病的人羣來説,或是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
“飯後不要走”,主要針對體質較差、低血糖、貧血、體弱多病,尤其是患有胃下垂或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因此,飯後走不走,是因人而異的。
散步還要注意天氣和節氣的變化,在室內外温差較大的冬季,更不建議“飯後百步走”,特別是老年人,進餐時吃得紅光滿面、大汗淋漓,要是匆忙離開餐廳,在瑟瑟的寒風刺激下行走,容易引起風寒頭痛,甚至可能加大心臟的供血負擔。而在夏季,就餐後通常出汗較多,也不應貿然在炎熱的環境裏散步,以免導致出汗過多甚至是中暑。
“飯後百步走”雖然好,能否“活到九十九”,卻是一件沒人打包票的事。因為影響每個人壽命的因素眾多。在這個人們更常安坐在椅子上數小時不動彈的時代,飯後百步走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對平常裏就缺乏運動或食慾較差的人,更應該飯後百步走。
來源:宣武普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