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經常習慣於用“打、咬、撕、抓”這樣粗暴和攻擊性的行為來發泄自己的不滿和委屈,你可能會有點不知所措,這些令人厭倦的行為,嚴重地傷害了他人和孩子本身的健康,有時候,用邏輯分析的方法來對待這件事肯定要比情緒體會困難很多,試試下面的6種方法,你可能會有很大的收穫。
父母應該如何面對孩子發脾氣?《正面管教》裏一個挺形象的理論——″掌心大腦″,清晰又簡單地演示了當情緒來臨的時候,大腦是如何喪失理智的。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個拳頭,大拇指是最可怕的情緒怪獸,另外四個指頭是″大腦蓋子″。
當我們平靜時,大拇指放在手心裏握成拳頭,″大腦蓋子″是合上的,情緒怪獸也就被關在裏面。當我們平靜時,大拇指放在手心裏握成拳頭,″大腦蓋子″是合上的,情緒怪獸也就被關在裏面。
而當我們發脾氣,與人發生衝突時,情緒開關被觸碰,四個指頭一張開就打開了″大腦蓋子″,情緒怪獸瞬間上身。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對孩子的情緒表示理解和認同,他們就能平靜下來。但僅僅認同情緒還不夠。
等孩子情緒緩和下來,引導Ta調整認知,從另一種角度看待引起Ta困擾的事情。例如:″玩具被同學不小心弄壞了,你覺得很生氣。但是你打人沒辦法讓玩具恢復原狀。我們一起想想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好不好″
深刻明確攻擊性的信息從何而來當孩子有攻擊性行為的時候,我們應該思索是什麼樣的信息助長了他的攻擊行為,因為譜系孩子的顯著特徵是他具體的思維模式,孩子們在區分幻想和現實之間的能力和普通孩子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孩子都喜歡模仿,要思考孩子生活學習中是否接觸到了某些不良信息的電視節目或者是電腦遊戲,或是在教育中受到了別的孩子的攻擊和傷害,才會用這樣極端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和表達自己的不滿!
懲罰的方式,得不償失研究表明,懲罰對於譜系孩子的不順從、不可愛行為是最沒有效果的一種策略,因為這樣的方式可能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覺得不被理解,更不能幫助他明白下一次行為中怎樣才是正確的,我們教育的目的在於更好的幫助他理解這種行為對他們造成了多麼嚴重的後果。
焦點放在孩子身上記住:他的行為根源是他的感官和社交能力的損傷(甚至是與醫學相關的,如反酸、便秘、其他不適和疼痛)。
他那樣做不是為了激怒你,讓你窘迫或者難堪。孩子心性都是單純、善良的,他只是此刻正在感到崩潰、憤怒、受到威脅和疲勞,不能很好地表達他的需要和想法,或者不能夠適應眼前的環境,故而用這樣過激的方式來引起你的注意。
在發生第一次攻擊時就要做出反應任何事情都是循序漸進的,如果孩子第一次、第二次的行為得不到制止,那麼,這種情況就會愈演愈烈。很有可能在第三次以後會更加糟糕,我們的態度是堅決制止,再看他能不能從其他孩子的反應中吸取教訓。如果不能,我們要堅決地告訴他:你這樣的方式是不被別的小夥伴所接受的。
每一次的應對方式儘量要固定儘量在言語、行動和後果上保持一致。
你的多次重複性的教育和行動會在孩子心裏留下固定的模式,讓他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的行為導致的後果,就是接下來的教育、嚴厲和不滿的眼神。孩子更容易記住。
我們先滿足了孩子們對於父母依賴的需要,才能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品格。
幫助孩子管理好情緒,有以下幾點可參考:
一個孩子在傷心、生氣或害怕時,也是他最需要父母的時候。認同孩子的情緒時,我們也在教孩子如何安慰自己,這種能力將讓他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