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家長的3種行為,影響寶寶脊柱發育,長大可能“矮”人一截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健康

定稿:歐陽比文

寶寶出生後,身體的很多器官和骨骼並沒有發育完全,寶寶的脊柱就是如此,和成人不同,新生兒的脊柱是“筆直”的一根。

一般要等到1歲後才能形成“弧度”,想要脊柱徹底定型,則要在孩子6、7歲左右。寶寶的脊柱是十分脆弱的,一旦變形,可能會影響寶寶以後的身高發育。

寶寶脊柱出問題,可能是父母的“愛”太傷娃

倩倩年輕時忙着打拼事業,36歲才生了寶寶,對這個“老來得子”,她和老公都寄託了非常多的希望。

寶寶出生後,她和老公總要搶着抱寶寶,等到寶寶再長大一點,他們發現寶寶能站起來了,這讓他們驚喜不已。

他們開始訓練孩子走路,倩倩的老公還給寶寶買了專門的“學步車”,但沒過多久她就發現寶寶的腿變了形,走路也總是喜歡內八的走

她趕忙帶孩子去了醫院,醫生經過檢查後,告訴倩倩:“你家寶寶脊柱發生了側彎,這很可能是過早學習坐立或走路造成的。”

醫生的話,讓倩倩十分自責,她沒想到自己的“望子成龍”,傷害了寶寶。

寶寶脊柱的發育規律

人體的脊椎並不是“筆直”的,而是有三個自然的“生理性彎曲”,寶寶1歲時,才會完成這3個脊柱的生理性彎曲。

1)3個月

寶寶出生的時候,脊柱基本是“直”的,很多專家會告訴你,“前3個月,寶寶不用睡枕頭”。不睡枕頭,就是出於保護寶寶脊柱的目的。

寶寶出生3個月後,頸部和腰背肌肉得到了發育,很多寶寶這個時候已經能“抬頭”了,這也意味着寶寶形成了第一個“生理性彎曲”——頸椎前凸。

2)6個月

“三抬四翻六坐”,很多寶寶6個月時,已經能夠坐起來了,這也意味着寶寶形成了第二個“生理性彎曲”——胸椎後凸。

但這個時期,家長也要注意,不能讓孩子經常坐着,長時間的坐立會給脊柱造成壓力,寶寶以後更容易駝背。

3)1歲左右

1歲的寶寶基本已經學會“站立”和“走路”了,這標誌着寶寶完成了第三個“生理性彎曲”——腰椎前凸。

但也有一些寶寶脊柱發育較慢,走路較晚。這時,家長千萬不要着急,注意尊重寶寶的發育規律,不要“拔苗助長”,傷害寶寶的脊椎。

家長的3種行為,讓寶寶長大“矮”人一截

美國兒科協會表示:任何月齡的寶寶都可以豎抱,但姿勢一定要正確。

1)抱娃姿勢不正確

寶寶出生後脊柱非常“柔軟”,家長的不正確的抱娃姿勢,會損傷寶寶的脊柱發育,尤其是過早的“豎抱”孩子。

其實豎抱的確不會影響孩子脊柱,但很多家長並不會豎抱,所以才傷害寶寶的脊柱。如果你想豎抱孩子,一要提前好好學習一下。

正確的豎抱姿勢:用一隻手托住寶寶的屁股,另一隻手扶住寶寶的頭頸,讓寶寶的下巴放在你的肩膀上,儘量讓頭頸、後背、屁股保持在一個直線上

一般抱20-30分鐘就該放下了,以免損傷寶寶脊柱。

2)過早或長時間坐立

一般來説,寶寶6個月就會坐了,家長在驚喜之餘,一定要記住不能讓寶寶總坐着。

坐立對於脊柱的壓力是很大的,很容易造成脊柱變形,甚至影響寶寶腿部的發育,造成“O型腿”或“X型腿”。一般坐立10分鐘左右,就該讓寶寶躺下了。

3)用嬰兒學步車“拔苗助長”

學步車在很多歐美國家都是“禁止”銷售的,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統計,在全美每年有8800名嬰幼兒,因使用學步車而受傷。

寶寶的發育是要遵循一定規律的,家長一定不要拔苗助長,過早的走路可能會導致寶寶“感覺統合失調”。

一旦損傷脊柱,對女孩傷害更大

寶寶脊柱受損後,將嚴重損傷他們的骨骼發育,對外形打擊很大。除此之外,脊柱對女寶的影響更大。脊柱有問題的女性,在懷孕時會更加“痛苦”。

有研究表明,患有脊柱側彎的孕媽,在孕期腰椎壓力會更大,甚至會影響正常的走路。

尤其是生二胎時,這種現象會更加嚴重,即使生產後也難以恢復。

不同月齡,抱法不同

雖然説,正確的豎抱不會對寶寶產生傷害,但就怕家長掌握不好正確的姿勢。最保險的辦法就是,家長根據寶寶的發育情況,調整自己的抱姿。

1)3個月前

三個月前的寶寶,糖果媽媽建議您橫抱寶寶,這種抱法最穩妥,護住了寶寶的頭、頸、腰,也適合新手爸爸媽媽們。

2)3-5個月

3個月以後,家長就可以嘗試“斜抱”寶寶了,注意護住寶寶的頭、頸

3)5-6個月

等到寶寶5、6個月,也就是能坐起以後,就可以豎抱寶寶,儘量讓寶寶把頭放在你的肩上減少寶寶脊柱的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