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之後,總是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每次見面總是臉色蠟黃,大大的黑眼圈特別的明顯,問媽媽為什麼,原因總是由於晚上睡不好,因為寶寶只要一放下就會大哭,並且白天基本上24小時都會掛在媽媽的身上,更讓人感到神奇的是,寶寶好像有特異功能,即使睡着了,只要媽媽輕輕地把寶寶放在牀上寶寶就會立刻醒來,許多媽媽都非常的苦惱,難道要一直抱下去嗎?
老師給的建議是:用心抱寶寶,其實媽媽的疲憊和勞累,寶寶是可以感知到的,寶寶越是沒有安全感就會越粘着媽媽,但是寶寶粘媽媽只是暫時的,等寶寶感覺到自己是安全的,就慢慢的平靜下來離開媽媽擁抱,能讓寶寶充分感受到安全感的唯一方式。
建議每一位媽媽在寶寶三歲之前,寶寶要多少擁抱媽媽就無條件的滿足他,給他多少擁抱,因為心理學上指出寶寶三歲之前心理與媽媽是一個共生體,雖然在出生的那一刻寶寶和媽媽的身體分離,但是心理臍帶需要在三歲以後才能夠被剪斷,而在三歲之前的這個時間段,寶寶會一直吸收爸爸媽媽所給的安全感,而擁抱是讓寶寶感受到安全感最直接的行為,對於寶寶來説,擁抱不僅僅是回應,同時也是一種信任。
當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擁抱是媽媽們給寶寶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吃飽的寶寶不會很餓,抱夠的寶寶就不會無理取鬧,那些每天哭着喊着要媽媽抱抱孩子,其實是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和愛,許多媽媽明明可以滿足自己的寶寶,卻偏偏不做,這樣寶寶會懷疑媽媽對自己的愛,從而缺乏安全感。
之前一段時間非常流行哭聲免疫法,就是在寶寶醒來哭鬧的時候,媽媽不要馬上做出回應,而是等待幾分鐘之後再回應,每次延遲的時間逐步增加,直到寶寶不再哭泣,可以自行入睡,但是對於寶寶來説,沒有回應,沒有媽媽肢體的安撫,就等於被遺棄。
有一位媽媽告訴一個經歷,生了二寶後,她讓4歲的大寶和婆婆一起睡,自己和二寶一睡,雖然越來越明顯地感受到大寶變得愛哭、愛黏人了,但是她精力有限,只能是臨睡前到大寶的房間安慰一下,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後,有一天,她突然想和許久未親暱的大寶一起睡一個晚上,她對大寶説:今天晚上和媽媽睡吧,大寶不確定地問:“真的嗎?”然後哇地哭了起來,那一刻她心如刀絞。
哭鬧是每一位寶寶的本能,同時寶寶也需要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得到爸爸和媽媽的關注,而這個時候爸爸媽媽最重要的就是積極的回應寶寶,並且安撫寶寶,而安撫的最好方式就是擁抱和撫摸,因為這種方式能讓寶寶感到非常的快樂,同時也會給寶寶極大的安全感,有研究表明寶寶每一塊五分錢硬幣大小的皮膚上就會有1000多個神經末梢,如果長期得不到媽媽的觸碰,皮膚就會處於一種飢渴的狀態,而那些從小沒有被滿足的寶寶長大之後就可能會留有後遺症,所以説爸爸媽媽對寶寶皮膚的觸碰,對於寶寶來説其實是一種愛的表達,這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養料,擁抱可以拉近寶寶與爸爸媽媽之間的距離,同時寶寶也會通過擁抱來判斷爸爸媽媽是否真的在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