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嬰兒氣質”看學霸潛質,調皮好動的娃也不差,可能反而更聰明
4個月內的“嬰兒氣質”,與家長的文化程度、年齡以及寶媽孕期情緒有關。
糖媽身邊的家長總是很疑惑,同樣是養娃,為啥有些寶寶像是來“報恩”的,有些孩子就像是來“報仇”的 ?
面對着還不會説話的小嬰兒,新手爸媽是否想過,小傢伙不一樣的特質,是因為他們有不一樣的“嬰兒氣質”。
隨着深入研究,嬰兒天生的氣質被更細緻地劃分,出現以下4類最具代表性的“嬰兒氣質”。
安靜型嬰兒氣質:這種氣質也被大家稱為懶惰型或省心型。他們從出生後就比較好帶,平時安靜地躺在牀上四處環視,動作也是柔和、緩慢的,不會輕易哭鬧,就連扎針時也不會強烈掙扎和大哭。
社交型嬰兒氣質:社交能力未必是成年人才具備的技能,有些寶寶在嬰兒時期就展現出了社交能力,這類寶寶也被稱為開朗型寶寶。
小嬰兒的語言能力雖然不強,但是他們可以做出豐富的面部表情,以及不一樣的肢體動作去達到社交目的。例如親親、打招呼、和堅定的目光對視。
情緒型嬰兒氣質:這類寶寶的喜怒哀樂等情緒變化比較明顯,容易被外界環境刺激到,通常表現得性格比較急躁、沒耐心或非常膽小。
他們會因為爸爸媽媽衝奶粉、換尿不濕不及時就哇哇大哭,而且比較難哄,大人帶起來還是有些頭疼的。
運動型嬰兒氣質:顧名思義,運動型寶寶的肌肉動作等表現更多,也就是指調皮好動的寶寶。他們精力充沛,往往在學會翻、坐、爬、走等大動作之後,就開始變得閒不住,只要醒來就喜歡動一動。
另外那些喜歡用“嬰語”和大人吵架,不開心就拍打別人的寶寶,也屬於運動型氣質。但他們不是壞孩子,也並不差,只是比較淘氣不好帶而已。
人不可能只有一種情緒,許多家長表示自己家娃好像是“混合型”的,每一種氣質都具備,這樣並不準確,想要好觀察自己家的娃是哪種氣質,可以用這種方法。
家長觀察和記錄寶寶各種氣質出現的頻率,分別是:總是這樣做、經常這樣做、有時會這樣、很少這樣做、偶爾出現、從不這樣做。
寶寶或許會出現集多種氣質於一身的情況,但“總是做”和“經常做”的表現,才是他的主導氣質。學會觀察寶寶的“氣質”後,再去帶娃和教育就事半功倍了。
除了“好不好帶”這個話題,糖媽還看到大家在討論,哪種氣質的嬰兒裏更容易出學霸。最終投給“安靜型氣質”寶寶的票數最多,這讓其他氣質類型寶寶的家長很失落。其實學霸也分很多種的,大家不必太焦慮。
新手爸媽若是擁有一個安靜型氣質的寶寶,在照顧他的時候,每天大人能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很是舒心。
在未來,他們很可能是那種“專注型學霸”,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在學校學習和考試都不讓人操心。
社交型氣質的寶寶,在未來可能更傾向於演講、主持、喜歡拋頭露面的且人緣好的學霸。因為善於溝通和社交,比安靜型氣質的孩子更敢於提問、交流答案,並敢於為自己爭奪機會。
情緒型和運動型氣質,不會為學習壓力所困,他們更懂得釋放情緒,可能是那種又愛玩、學習又好的孩子,反而在大家眼中更聰明。
歸根結底,不同的氣質類型可以影響孩子成為不一樣的學霸,但知識掌握和努力學習,還是要靠實實在在的努力。
我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不僅僅是讓他當一個學霸,每一個氣質類型的孩子都可能成為學霸,除了學習,家長也要注意培養不同氣質孩子的方式。
1)不同氣質的孩子,要用不一樣的溝通方式
社交型嬰兒氣質一般在3個月左右開始顯現,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不認生”。他們很惹人喜歡,但要注意在小時候很容易輕信陌生人,甚至被拐走,家長注意寶寶的禮貌問題和進行安全教育。
情緒型氣質的孩子,好處是家長能通過他的情緒,快速判斷出各種情緒狀態,比悶着不説話的孩子更好管教。別和情緒型的孩子硬碰硬,試着學會和這類孩子共情才是更機智的方法。
安靜型的娃很好帶,但也不能任其自行消化情緒,在他小時候家長要與其多進行目光交流,適當擁抱。長大些懂事了要每隔一段時間進行聊天、主動詢問他們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掌握他的心理動態。
若家中有一個動作型氣質的孩子,不要一直制止和控制他的運動,不如找一些親子互動遊戲,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才能走進孩子的心裏,並且方便引導孩子怎樣做更安全。
2)挖掘孩子擅長的領域,不必和別人比
安靜型的孩子可以坐在家裏練琴幾小時,但運動型的孩子坐10分鐘都是煎熬的。家長都希望孩子有一個特長,但別人做得好未必適合自己家的孩子
安靜型氣質可以學習鋼琴、畫畫等較文靜的特長,運動型的孩子可以嘗試跳舞、球類等運動。社交型的孩子可以學習主持、演講等特長,情緒性的孩子學表演或許發揮得更好。
不管怎樣,家長還是要考慮孩子真正喜歡的事,別帶着對性別和性格的刻板印象,否則孩子會產生抗拒心理且無法堅持下去。
【今日話題】你的寶寶是哪種氣質類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