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薯蕷丸,各種虛弱表現的良方,尤其是老年人,氣血陰陽俱補並祛風

由 舒培榮 發佈於 健康

之前講了補氣的方,補血的方,氣血雙補的方,都是經典、精簡的方子。

今天講一個稍微比較大一點的方子,薯蕷丸,有二十一味的藥。

薯蕷丸出自醫聖張仲景的《金匱要略》,由薯蕷,當歸,桂枝,神曲,乾地黃,大豆黃卷,甘草,人蔘,川芎,白芍,白朮,麥冬,杏仁,柴胡,桔梗,茯苓,阿膠,乾薑,白蘞,防風,大棗

藥多就看着比較亂,但你在其中可以看到很多方的影子,比如補氣的四君子湯,人蔘,白朮,茯苓,甘草,這邊有,比如補血的四物湯,熟地,當歸,白芍,川芎這邊有,比如温補脾胃的理中湯,人蔘,乾薑,甘草,滋陰的麥冬等等。

方中重用薯蕷,也就是我們平時説的山藥,味甘性平,補脾胃,療虛損,兼擅補虛祛風之長,為主藥。

人蔘、白朮、茯苓、甘草、乾薑、大棗益氣温陽

熟地、白芍、當歸、川芎、麥冬、阿膠養血滋陰,以助薯蕷補虛益損。

桂枝、柴胡、防風、白蘞升散走表,祛風清熱

杏仁桔梗升降氣機

大豆黃卷專泄水濕

神曲消食和胃,使諸補益之品補而不滯

甘草、大棗又能調和諸藥

全方來看,是個氣血陰陽俱補的方子,統歸為虛,也就是補虛的。還兼有祛風的作用。

主治的是虛勞,也就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虛弱,表現為頭目眩暈,納減贏瘦,身重少氣,肢痛麻木

虛勞怯弱,外風容易侵襲人體。

體虛風邪入腦,故頭目眩暈,古稱風眩。

風邪侵襲肢節、經絡,故肢痛麻木,古稱風痹。

虛勞氣血不足,故納減贏瘦,身重少氣。

虛勞不足,兼挾風氣,既不能專事培補,以免留邪不去,亦不得一味祛風,反使重傷正氣。必須以補虛為主,寓散於補,使邪去而正自復,所謂扶正祛邪是也。

薯蕷丸就是照着這個思路而成的。

我們運用的時候抓住辨證要點,身重少氣,肢痛麻木

根據京城四大名醫之一嶽美中的經驗,薯蕷丸適用於老年人氣血虛損,常有周身不適,頭眩、肢痛麻木諸證,所謂“風眩”、“風痹”或“五勞七傷”者。而且,本方對平素睡眠欠佳,精神不支,陰陽氣血不足者,俱可運用,有滋補強壯作用

文末送上方歌一首。

薯蕷八珍姜載棗,桂桔柴杏麥防好,風氣百疾並諸虛,豆卷膠曲為至寶

這個方歌中已經説了,薯蕷丸有八珍湯的影子。

好了,今天的的方劑科普就到這裏了,如果身邊有那種老人家比較虛弱的,經常到處不舒服的,可以把文章轉給他,歡迎關注,每日一起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