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離婁上》
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需要規則制約,成人有了規則制度,才能立足於社會,更好地發展;學生遵守校園規則,才能順利接受教育,為成功奠定基礎;行人遵守交通規則,才會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孩子有了規則意識,才可以健康成長。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説:規則可以使孩子擁有心理的力量,使孩子擁有安全感,使孩子有序地和環境與他人相處。
親愛的爸爸媽媽,這期的文章主要告訴大家要學會“原則育兒”,從小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從《小豬佩奇》看規則意識培養,別再無原則育兒了相信凡是家中有寶寶的家長,一定有陪孩子看過《小豬佩奇》的經歷吧。
曾聽人説過:看《小豬佩奇》勝過諮詢萬本育兒書,起初也不懂為什麼有些家長對一個動畫片會發出如此讚賞。
但當自己有了孩子,在陪孩子看動畫的同時,第一集感受出其中弄弄的規則意識,可惜卻被很多家長忽略了。
第一集就是佩奇在跳泥坑,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喜歡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可這在大人眼中就是惹麻煩,很難做到包容。
而佩奇的媽媽走過去和佩奇説:“如果你喜歡跳泥坑,必須穿上靴子才行”。
這樣的教育方式值得父母學習,既給孩子確立了規則,又滿足了孩子愛玩,喜歡探索的天性。
愛與規則是並存的,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既有規則意識,又有創造力。
動畫片中,當在超市裏佩奇想吃薯片時,媽媽會很温柔地告訴他購物清單上沒有薯片。
當佩奇和喬治吃着飯想去草坪玩時,媽媽欣然答應了,但是要求他們吃完飯才可以去玩。
豬媽媽對兩個孩子的教育温和而又不失原則,這部動畫片告訴了我們教育需要智慧,自由和規則是並存的。
如果真要問自由和規則的關係,民國有位教育者對兩者的關係進行了很好的詮釋:有規矩的自由叫活潑,沒有規矩的自由叫放肆,不放肆叫規矩,不活潑叫呆板。
規則意識對於孩子來講有多重要?別錯過關鍵培養期1)孩子的保護傘
還記得去年年初,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發生的一幕,遊人中有位母親無視飼養員的百般勸阻,讓孩子坐在圍欄上觀看大熊貓,結果孩子不小心掉進了熊貓池,幸好有驚無險。
馬路上一位帶着孩子匆忙趕路的媽媽,違反交通規則強闖紅燈,差點被一輛疾馳而來的小轎車撞倒。
眾人不禁感嘆:下一個違反交通規則的人,還會如此幸運嗎?
違反規則的人總會有一種僥倖心理,但是我們誰也無法預估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到,災難總是會不期而遇,給人一個措手不及的傷害。如果問我規則意識養成的必要性,我會肯定地告訴每個父母,因為這是對生命最基本的尊重,同時也是底線。
2)有助於孩子立足社會
還記得上學時的一篇文章,一位留學日本的中國學生,為了勤工儉學,在一家餐館兼職洗盤子。
餐館有個規定“每個盤子必須洗七遍”,中國學生認為洗七遍和洗五遍差不多,於是開始“偷工減料”。
老闆在一次檢查中發現了中國學生的“小聰明”,對他説“請你離開我的餐館,本店不歡迎違反規則的人”。
中國學生在畢業後找工作時,因為自己當年的“投機取巧”而四處碰壁。
當孩子問“媽媽,為什麼我們要遵守交通規則,為什麼別人可以考試作弊?為什麼別人可以插隊?為什麼我們需要排隊等待?”
媽媽要堅定地對孩子説:“守規則,是這個世界上通往成功最簡單的路,遵守規則,永遠活得坦蕩蕩”。
3)規則有助於孩子培養自控力
從小有規則感的孩子,才會養成自律的人格,才會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在這個燈紅酒綠,物慾橫流的社會,只有讓孩子從小有規則意識,才會避免隨波逐流,盲目追求。
可謂“自律已經成了一種生存能力”,如果從小缺乏規則意識,喪失自控能力,基本上這一生都不好過了。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規則意識也不是一天就可擁有的,培養規則急不得1)何時培養規則
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兒童道德發展理論中提到,孩子兩歲就會進入規則的敏感期,父母這個時候就要有意識地 培養孩子的規則感。
兩歲是孩子規則感的初步養成,父母主要從孩子個人安全和他人安全上來幫助孩子建立規則。
舉個例子:
“不能隨便打小朋友”
“不要碰危險東西,媽媽不讓碰的東西絕對不能碰”。
六歲之前是孩子智力發展高峯期,而六歲之前也是孩子建立規則感的黃金時期,父母一定要抓住機會。
2)家庭成員要保持一致
規則建立了就要嚴格執行,家長可以學習“虎媽貓爸”的教育方式,但在孩子挑戰規則,試探底線時一定要保持一致。
倘若有一人妥協,那麼這個規則就無法繼續實行,甚至會影響到實施規則的人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要時刻記住只有步調一致,孩子才會執行或改正。
3)規則要明確
由於孩子本身的辨別能力還不足,理解認知能力有待提高,所以講規則時要講清楚,具體化,讓孩子容易理解,孩子才會更容易執行。
比如:你和孩子説“穿鞋子要快一點”
什麼是快一點?這種説法對於孩子來説就是無效的,孩子對於時間的概念並不是很明確。
你可以把“快一點”具體到“兩分鐘”或者“五十個數字”在孩子穿的過程中可以提醒他還有多長時間,具體化的規則對於孩子來説更清楚要求,效率也會提高,同時也會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
4)樹立規則,給孩子有界限的自由
“規則教育”是每一個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必經之路,拒絕“熊孩子”,就要從規則感抓起。
當然了“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寒”,只有量到才可以引起質變,相信父母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從孩子生活點滴抓起,孩子也會給我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感謝您的閲讀,親愛的爸爸媽媽,在給孩子立規矩的道路上有哪些成功的案例,以及失敗的經驗呢?一起討論分享下吧!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