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起農村娃兒時的回憶,除口臭、解酒毒、養胃降壓的野草!
在郊外和鄉間的野地、荒灘裏,有一種野草相當常見,它的葉子形似長矛,花朵呈白色,所以人們把它的根部叫做“白茅根”。這白茅根不僅有着較高的藥用價值,同時也是很多人童年的回憶。
白茅根,也叫地管、藍根、絲茅根等,是單子葉植物白茅的根部。它為長條形,長度在40釐米左右,直徑約為0.3釐米,表面呈黃白色,斷面則為白色,突節明顯,整體稍帶光澤,氣清新,味微甜。白茅根喜濕潤土壤,多生長於河邊,在全國各地都有分佈。
記得小時候,春天出去挖野菜,村頭河灘上一整片全都是白茅,它的絮狀白花經常被風吹起,就像飄着鵝毛雪一樣。嘴饞的時候,我就會用鐮刀剜幾條出來,先在清澈的河水裏晃幾下,把土衝乾淨,然後就放到嘴裏嚼,味道甜津津的。
白茅根可不是尋常的草根,它算是大自然賜給窮孩子的禮物。它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裏頭富含果糖、蔗糖、葡萄糖等多種糖類,同時還含有一些纖維素和維生素。以前有些農村孩子會自發去採集白茅根,除了當零嘴兒,還因為大家口口相傳嚼白茅根可以除口臭、解酒毒。
白茅根也具有不俗的藥用價值,它性寒味甘,歸肺經、胃經和膀胱經。它的主要功效是涼血止血、清熱利尿、養胃降壓,對血熱吐血、尿血尿急、胃熱嘔吐、血壓較高等病症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此外,《千金方》裏説白茅根可取汁入藥,用於治療黃疸惡瘡、熱淋澀痛。
白茅根製藥有一定講究,適合在春秋季節採收,然後經過洗淨、切段、乾燥三個步驟,再放入鍋內加熱至表面呈焦黑色即可,此外也可以直接鮮品取汁或者燒成碳末使用。
白茅根藥用雖好,但它性寒,脾胃虛寒者禁用。
別説你沒吃過這個啊,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注: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