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科大大在上下班的路上總能看到很多型男靚女人手一個網紅“噸噸杯”!
剛進小區門,就能瞅見不少家長追着孩子喂水......
出汗多就要多喝水,此話不假!但有人喝水喝進了ICU,也不是我瞎説的:
不論是為了檢查身體排尿、還是你真的口渴,一股腦不管不顧地狂喝水,大概率會出問題!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一般來説,“水中毒”很少會發生,但另一個極端——“缺水”時常發生!
(拍一拍屏幕前不愛喝水的崽!)
大孩子還知道自己渴不渴,但小寶寶整天咿咿呀呀的不會表達,家長怎麼判斷缺沒缺水呢?
這5個信號,快來對號入座吧:
1、小嬰兒前囟或眼窩與正常相比有所凹陷,哭鬧時眼淚較少,或沒有眼淚;
2、一天內使用尿不濕量低於6片或3-4小時內沒有排尿;
3、活動出汗後;
4、狂舔嘴唇;
5、尿色發黃,大便乾燥。
其中關鍵的一點就是看尿量和顏色!
先來一起看看下面這張圖↓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只要是娃符合以下情況,那就是缺水了:
娃尿液偏黃+3-4小時以上不排尿/一天排尿次數少於6~8次+尿液有較濃異味
反之,則説明不缺水。
不同年齡,每人每天需要的飲水量也是不同的: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科大大再附贈一個喝水公式,可以根據不同年齡寶寶的需水量和其他液體量,來計算需要額外補充的水量: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另外要注意,吃飯前後的半小時、劇烈運動前、睡前少喝水,否則不僅會給身體負擔,還影響睡眠,出現憋尿的情況!
水雖好,但咱也別把健康給喝走了!
是不是講得很全面?有沒有很貼心?
有些家長一看孩子“汗如雨下”,就開始瘋狂的盲目補水?自我感覺喝得越多越好?
其實只補水反而對身體不利,更容易“水中毒”!
很多爸媽都知道:出汗要補水!但前提是娃出汗不是特別多的時候,才適用。
有時候娃在外面瘋玩回來,就跟用汗洗了個澡一樣。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這種情況要特別注意!大量出汗流失的不只是水,還有鈉、鉀等很多電解質。
你只給娃補水,不補電解質,娃體內的電解質就會進一步紊亂。同時大量喂水,還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功能。
正確的做法是→補“口服補液鹽”,先平衡好娃體內的電解質!
及時給孩子口服補液,可以幫助解決孩子輕或中度脱水、避免出現電解質紊亂的嚴重後果。
國內市場目前有兩款口服補鹽液:口服補鹽液Ⅱ和口服補鹽液Ⅲ,很多藥店可以買到,也可以去醫院開。
中度脱水會引起娃呼吸頻率增加、焦躁易怒等症狀。這時需要補充口服補鹽液,每2~3分鐘1次,每次10~20毫升,大概3~4小時就可以緩解娃的脱水症狀。
這兩款補液鹽怎麼衝調使用?科大大再詳細介紹一下:
通常情況下,我們建議直接選用口服補液鹽 III 。它可以稱之為“腹瀉救星”!爸媽根據説明書衝調就好。
口服補液鹽 II 由於鈉水平較高,易誘發高鈉血癥,而口服補液鹽 III 鈉水平較低避免了高鈉血癥的發生。
自2002年起,WHO及各種指南均推薦的低滲的口服補液鹽(Ⅲ),5.125g/袋;
2006 年世界衞生組織發文建議各國使用低滲型口服補液鹽取代原高滲型補液鹽配方(口服補液鹽Ⅰ和Ⅱ);
2009年我國《兒童腹瀉病治療原則的專家共識》中,推薦應用新配方ORSⅢ給患兒口服補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