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兒童發育的早期階段,幼兒的脾胃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加上表達能力的不足,家長難以判斷出孩子是否吃飽,使餵養成為一大難題。
1歲之後的孩子,會變得比之前活躍得多,一些家長就認為孩子應該會需要更多食物而總想要讓孩子吃得更多,常常追着喂、邊玩邊喂。殊不知,這種餵養方式不僅會加重孩子脾胃的負擔,還會造成一系列飲食問題。
小米夫妻在鬧市區開了一家餐廳,平時工作忙,孩子出生後就由奶奶看着,現在已經2歲了,孩子長得白白胖胖的很是可愛。
可從外地來看過孩子幾次的小米姐姐卻告誡她:餐廳再忙也別忽略了孩子,為了孩子健康,還是儘早帶他到醫院檢查一下。
小米的姐姐是個兒科護士,肯定能看出孩子的一些不對勁的地方。
於是,小米開始關注起孩子的飲食習慣,這才發現了很多問題:孩子在餐桌上待不了五分鐘就會立刻去玩,奶奶會追着他一邊玩一邊餵飯,並且很喜歡吃零食,飲料、麪包不斷。
察覺到這些後,小米就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檢查後醫生告訴她,孩子的脾胃因長期“過飽”產生了損傷,且因為挑食造成營養不均衡,體質變差,需要補充一段時間的營養劑。
小米聽了後頓時感到後怕,幸虧聽了姐姐的話及時發現了問題。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若是因為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脾胃不可逆的損傷,家長後悔就來不及了。
關於幼兒餵養需注意以下三點:
一、遵循生長規律,不要擔心吃不飽
由於幼兒體格生長速度逐漸趨近平穩,即使走、跑、跳等運動量比之前增加很多,食慾卻不會隨之增加,還有可能較嬰兒旺盛期要有所下降。
1歲左右的幼兒,每天只需要大約一千卡左右的熱量的食物,就可以滿足其發育、營養和能量所需,而這可能只需要三頓量很少的正餐和兩次點心就可提供。所以,家長千萬不要擔心孩子吃不飽,而一直不停地讓孩子處在“吃”的過程中。
二、食物多樣,營養均衡,不要挑食
吃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幼兒對於食物的探索是與生俱來的,若是幼兒長期只吃幾樣食物或者對某些食物不加節制,很容易造成挑食營養不均衡。
家長應該給予孩子儘可能多的健康食物選擇,並變換食物的口味,讓他自己選擇吃什麼,吃多少,不要逼迫他吃某一特定食物,也不要讓他一定做到“光盤”,以免過飽引起營養過剩。
三、儘早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從幼兒能夠自己做好拿勺子吃飯開始,家長就要幫助他儘早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首先,由於幼兒探索性的心理特點,當他想要自己吃飯時,家長就要儘量不要餵食。
其次,當孩子很難坐得住的時候,不要為了讓他吃飯而開電視或玩玩具。
最後,家庭成員之間良好的氛圍和進食行為可以作為孩子的進食榜樣。
另外,想要孩子通過飲食得到充足的營養,還需要家庭成員之間達到統一,不要一邊為了讓孩子營養均衡不斷改變食物種類而絞盡腦汁,一邊卻偷偷給孩子糖果和飲料,那樣只會對孩子健康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