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已達到1.75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1%。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談到孩子玩手機的問題,沒有幾個家長不頭痛。不給孩子用手機,有時候孩子確實需要查資料、接收學習相關的文件;讓孩子玩手機,影響作息、打賞主播、上當受騙等各種問題又接踵而來。
年少時沉迷網絡遊戲的80、90後,在自己有了娃之後,也面臨着和當年的父母一樣的難題。不同的是,如今的網絡世界更為複雜,孩子接觸網絡的年紀越來越低齡化,解決起來也更為困難。
用手機哄孩子很省心?孩子接觸到的不止動畫片
小羅今年29歲,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奶爸,照顧孩子雖然很快樂,但也着實不輕鬆,尤其是二胎出生後,對老大投入的精力自然就減少了。
本來非常牴觸讓孩子玩手機的小羅,在吵鬧的兩個孩子面前也不得不“妥協”,偶爾讓六歲的大寶自己看動畫片,才能換得一時清淨。
但是事情很快超出了小羅的控制,小孩子的學習能力實在太強了,不過才幾天,大兒子玩手機就比小羅還熟練。
這天帶着兩個孩子在地鐵上,兒子捧着手機難得十分安靜,小羅探頭一看,孩子小小的手熟練地刷着短視頻,一臉淡然看着屏幕上,衣着暴露的少女在勁歌熱舞的視頻。
那一瞬間,小羅的心猛地被刺痛了,他突然意識到,讓一個六歲的孩子經常瀏覽這些內容並不合適,可是該怎麼讓孩子接觸不到這些內容,小羅着實為難。
該不該讓孩子玩手機?過早接觸網絡隱患良多
互聯網對於低齡羣體的滲透能力持續增強,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互聯網。
網絡早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工作、學習、生活、娛樂全都離不開手機,喜歡接觸新鮮事物的孩子對手機產生極大興趣是無法避免的事。
那些受到“孩子玩手機”困擾的家庭,通常都是一開始家長默許讓孩子玩手機,但是隨着孩子對網絡世界的熟悉,孩子用手機已經不侷限於看動畫片。
玩遊戲、看直播、刷視頻、打賞主播甚至與陌生人交友聊天,這些原本屬於大人的休閒方式,卻有越來越多的孩子無師自通。
也正因為如此,心思單純、分辨能力不強的孩子上當受騙甚至誤入歧途,十來歲的孩子用父母血汗錢打賞主播的案例,發生得還少嗎?
有人説,小孩接觸網絡的壞處這麼多,乾脆就不要讓他們接觸好了,能意識到讓孩子過早接觸網絡世界的弊端是好的,但是實踐起來卻並不切合實際。
世衞組織建議:控制孩子用手機以2歲為分水嶺
美國兒科學會認為,網絡關係是典型青少年發展的一部分。社交媒體可以幫助孩子探索和發現更多關於自己和他們在成人世界中的地位的信息。
如今的手機,正好比當年的武俠小説、小霸王遊戲機、電子遊戲、網絡遊戲一般,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手機也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富有誘惑力的娛樂選擇。
孩子們接觸網絡,可以瞭解更寬闊的世界,學到很多東西,與同齡人交流也更有話題如果一個孩子真的從小沒有接觸過手機,長大後才開始學習無疑會很吃力。
世界衞生組織(WHO)發表專題文章,建議以2歲為分水嶺,2歲以下不建議孩子在智能媒體,包括看電視、看視頻、玩電腦遊戲時久坐。2歲以上的孩子需要將屏幕時間限制在每天1小時內,且越少越好。
孩子還小,基本不具備辨別有害信息的能力,一旦接觸到不良內容,很難有不再次點開的自制力,這就需要家長髮揮監督和引導的作用。
在監督下接觸網絡,家長要重點強調三個原則
不打開誘導網頁
不論是用電腦還是用手機,偶爾都會有一些刻意誘導的彈窗,不論是文字孩子圖片都非常吸引人,點開後會是一些不良內容。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這些頁面不能點擊。
不下載不良軟件
小朋友手機裏在玩什麼,很多家長都是一問三不知,如果發現孩子有揹着大人偷偷玩手機,給手機屏幕上鎖等行為,一定要檢查手機裏是否有不良軟件。
不沉迷網絡遊戲
遊戲不是不能玩,但是一定要適度,一旦沉迷遊戲很難能自己戒除網癮,佔用大量時間還容易影響視力,因此家長一定要加強監督,帶孩子多做做其他活動,轉移注意力。
糖果媽媽叮囑:對於孩子每天瀏覽的內容,在網上進行的活動,父母都要做到了如指掌,並制定嚴格的關於玩手機內容和頻率的規則。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