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嬰兒專心“掰手指”,表情有些淡淡的憂傷,是在算挨訓幾次嗎?

人們把對自己很重要的人,比喻為“手足”、“左右手”,這種比喻並不誇張,無論對於大人還是小寶寶來説,手在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小嬰兒用手抓住媽媽、抱奶瓶、通過觸摸感受世界,學會用手代表着他進入成長的另一個階段。

不過小嬰兒有時的表現很奇怪,在他剛出生時貌似不知道小手存在的意義,甚至不知道手是自己的,在3個月左右開始把手當作“藝術品”一樣欣賞,躺在牀上舉起小手盯着看。

小嬰兒專心“掰手指”,表情有些淡淡的憂傷,是在算挨訓幾次嗎?

等到5個月左右,寶寶的手指越來越靈活,他還會和自己的手玩,做出許多有趣的動作。

小嬰兒專心“數手指”,表情中有淡淡的憂傷

最近刷到一個非常可愛小寶寶,在牀上認真地數着手指玩。一會身伸出5根手指一會比劃1,一隻手不夠又將另一隻手拿出來,好像在算什麼。寶寶眼睛緊緊盯着自己手指,表情有些“淡淡的憂傷”,彷彿心事很重的樣子,這麼小的年齡有哪些不開心的事呢?這種行為正常嗎?

小嬰兒專心“掰手指”,表情有些淡淡的憂傷,是在算挨訓幾次嗎?

寶媽看到寶寶這樣安靜,把有趣的畫面拍了下來,沒想到發在網上後迅速走紅。很多寶媽都表示家裏有同款娃,平時看到孩子這樣做時都會猜測娃在想什麼。

“難道這是學霸寶寶嗎?提前自己學數學,為上學做準備”

“寶寶可能是在算自己還有多少天上學,為未來擔憂”

“我家寶寶經常在挨訓後數手指,我懷疑他記仇,數一數被媽媽打了幾次屁股

小嬰兒專心“掰手指”,表情有些淡淡的憂傷,是在算挨訓幾次嗎?

大家“腦補”了寶寶的心裏話後,再看“掰手指”的行為更加有趣了。無數寶媽曾幻想過:小嬰兒如果天生會説話就好了,大人不僅能知道娃想要表達的意思,還可以從小嬰兒的角度瞭解他那些行為是何目的,説不定會有意外收穫。

寶寶什麼時候知道自己“有手”?

小嬰兒剛出生時有抓握能力,這種抓握屬於“先天反射”,力量雖大但並不完全是主動意識的,因此經常抓傷自己。

小嬰兒專心“掰手指”,表情有些淡淡的憂傷,是在算挨訓幾次嗎?

等到3個月左右,寶寶漸漸意識到自己是可以控制小手的,逐漸知道手是屬於自己。不僅會反覆觀察小手研究手的樣子、嘗試主動抓握,還會有吃手的習慣,家長從這時起來也跟着操心了。

多數家長覺得寶寶吃手是壞習慣,擔心衞生問題、選擇給寶寶戴上小手套或者盯着寶寶,每當他吃手就立刻制止。實際上幾個月的小嬰兒吃手,是有些好處的。

小嬰兒專心“掰手指”,表情有些淡淡的憂傷,是在算挨訓幾次嗎?

首先,小嬰兒最常用到的是嘴巴,把手放進嘴裏也是他“認識”手的過程,刺激寶寶味覺觸覺等體驗,有利於大腦發育。

其次,嬰兒能將手準確地塞進嘴巴里,代表他的手眼協調性較好,一開始小嬰兒是不能很好控制手部的,需要精細動作鍛鍊,吃手能起到輔助作用。

最後,嬰兒4個月後開始長成乳牙,牙牀會有痛或者癢的感覺,這時寶寶吃手能緩解不適感。

小嬰兒專心“掰手指”,表情有些淡淡的憂傷,是在算挨訓幾次嗎?

寶寶吃手是壞習慣嗎?

1歲以內的寶寶吃手算不上壞習慣,是他探索其實也需要情感寄託,小嬰兒對外界環境很敏感,吃手能及時緩解自己焦慮和害怕的心情,不至於頻繁因小事而哭鬧。

家長如果在這個階段,用很強硬的方式阻止寶寶吃手,反而會影響寶寶的一系列發育。如果寶寶吃手需求一直得不到滿足,反而會延長吃手的時間,或者轉而依賴其他物品。

小嬰兒專心“掰手指”,表情有些淡淡的憂傷,是在算挨訓幾次嗎?

  • 家長偶爾要允許寶寶吃手,要注意的是把寶寶的手洗乾淨,啃手之後也要洗手, 並將寶寶的小拳頭輕輕打開,擦乾掌心的水分

  • 若想幫助1歲以內的寶寶慢慢改掉吃手的習慣,可以引導寶寶抓握牙膠或者可以啃咬的小玩具,保證安全就好。通過正確的引導,寶寶到了1歲左右已經能很好的使用小手了,有很多玩具可以玩的他慢慢的不再對吃手感興趣。

小嬰兒專心“掰手指”,表情有些淡淡的憂傷,是在算挨訓幾次嗎?

1歲後的寶寶吃手,家長要引起重視

★ 1歲後寶寶吃手的原因有很多,在第一階段沒有引導好的寶寶養成了習慣,和依賴安撫奶嘴是一樣的,家長主要是通過轉移些注意力的方式引導。

★ 長期缺少陪伴的寶寶,也會有吃手的習慣,這個階段他們不是像小嬰兒一樣吃拳頭,更多的是咬手指、啃指甲,家長不要輕易將孩子交給別人帶。

★ 寶寶有緊張、害怕等複雜情緒時也容易通過吃手緩解。寶寶看上去不懂事,卻能感受到父母的語氣和周圍的氣氛,家長要給寶寶提供一個温馨的成長環境。

【今日話題】你的寶寶喜歡觀察自己的手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90 字。

轉載請註明: 小嬰兒專心“掰手指”,表情有些淡淡的憂傷,是在算挨訓幾次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