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油對身體最不健康?提醒:不想“催化”癌症,2種油要少吃
錢女士自從去年結婚後,心裏一直有點悶悶不樂,原因跟丈夫倒是無關,小兩口還挺恩愛的。
問題主要出在婚後是與公婆一起住,由於生活習慣不一樣,所以跟婆婆時不時有點矛盾。
最讓錢女士受不了的是,婆婆有些做飯習慣非常不健康——做菜前習慣熗鍋,還喜歡重複用油,經常去小作坊買花生自榨油,説這種油才香……
錢女士曾經委婉地提醒過婆婆這樣的方式不健康,但婆婆根本不當回事,還覺得是她大驚小怪。“我這麼吃都幾十年了,什麼問題都沒有,是你們太嬌氣了!”
大家平時一般用什麼油呢?是花生油、植物油、動物油,還是錢女士家的自榨油呢?到底哪一種油更健康?
棕櫚油,大家應該不陌生,平時生活中很多食品包裝袋上的配料表就有它的身影。
那什麼是棕櫚油呢?簡單來説,就是從棕櫚科植物油棕樹的果實中壓榨而成的,由於價格比較便宜,所以比較受歡迎。
不僅如此,它還有不少優點,如當中的飽和脂肪較為豐富,且熔點也比較高,因此不會很隨意就氧化、變質,口感自然也比較好。
不過從營養角度來説,它對心血管健康卻存在隱患。因為這種油當中含的飽和脂肪酸較多,如果攝入過多,可能容易被心血管疾病“找”上門。
另外,還有研究發現,經常使用棕櫚油可能會加速癌症轉移。
《自然》期刊刊登了一項由西班牙巴塞羅那生物醫學研究所領導的動物研究,最終結果顯示:
棕櫚油之所以可能促癌,還得“歸責”於它當中含有一種叫棕櫚酸的成分,這種脂肪酸可能引發癌細胞表觀遺傳改變,從而促進小鼠口腔癌和黑色素瘤的轉移。
那棕櫚油還能吃嗎?答案當然是可以的。
實際上,棕櫚油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像我們平時經常接觸到的一些食物,比如巧克力、餅乾、方便麪、薯片、甜甜圈等,當中都有它的身影。
所以,棕櫚油不是不能吃,只是要少吃、適量吃。
食用油的種類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有花生油、橄欖油、大豆油,那這三種油哪個好?都有什麼差異呢?
1、花生油
主要由花生壓榨提取,當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很豐富,味道清香,易消化,適量食用可改善血液膽固醇代謝。
2、大豆油
主要由大豆壓榨提取,當中不飽和脂肪酸也很豐富,但有一股特殊的“豆腥味”;且保質期比較短,最長只有1年,食用品質不如花生油。
其在高温下不穩定,所以不適合煎炸等高温烹飪。
3、橄欖油
主要由新鮮的油橄欖果實直接冷榨而成,初榨橄欖油當中富含多酚類等抗氧化物質,所以不適合高温烹飪,多用來涼拌或調餡。
可見,每種油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對於具體哪種油更健康,其實從成分上來説,不同油之間的區別就是脂肪酸成分和比例不一樣。
一般來説,每種油都含飽和脂肪酸(SFA)、單不飽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三種脂肪酸,但比例不一樣。
如植物油當中不飽和脂肪酸相對較高,而動物油當中飽和脂肪酸含量要高一些,雖然普遍認為不飽和脂肪酸有利健康,可是並不是説它就一定最好,更不能説明飽和脂肪酸就一定有害。
所以,最健康的吃油方式是合理搭配,換着吃,而不是一直追求特定的一種油。
雖説吃油多樣化比較好,但有2種油常吃反而對身體有影響,甚至可能會催生癌症,要注意避免。
- 小作坊的“自榨油”
很多老一輩的就喜歡“自榨油”,覺得口感更好,可一些小作坊因生產環境很差,衞生不達標,也不具備精煉的工藝,所以很可能殘留一些雜質和有害物質,對健康產生隱患。
- 開封超過3個月的油
很多人因節省等原因,油拆開後,都不會去注意時間,但食用油是有保質期的,開封超過3個月,可能增加油脂感染黴菌的風險。
進食這種油,很容易引發中毒反應,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不適,嚴重的還可能危及生命。
那怎麼健康用油呢?其實這都是有技巧的。
除了少吃上述2種油外,還要注意不重複用油、不要經常熗鍋,同時注意控制油的攝入量,一般成人1天的推薦攝入量為25-30g。
食用油是日常膳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怎麼吃是一門學問,吃錯了,可能危及健康,因此大家要注意避免錯誤用油。
參考資料:
[1]《這種最常見的食用油,會促進癌細胞轉移並增加擴散風險》.科普中國.2022-01-16
[2]《食品裏的棕櫚油,看不見的心血管殺手?》.騰訊醫典.2019-08-24
[3]《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哪種油更好?今天才知道,原來最健康的是…》.科普中國.2019-10-0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