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竊在人們眼裏是一件很不齒的事情,是傷害到道德的一種行為。但是在生活中也有這樣一種情況,就是孩子偷東西,有些時候是偷拿家裏的錢,有些時候是把同伴的玩具帶回了家,對於物權意識以及道德感未被完全建立的孩子來説,大家指責偷竊行為似乎有些不妥。那麼當家長們發現孩子有偷竊的行為發生時,應該怎樣應對呢?
前段時間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看似很平常的一天,12歲的小明在家裏玩耍,忽地被爸爸叫到房間去,原來爸爸發現家裏的錢少了,便斷定是小明拿的。小明看到盛怒的爸爸很害怕,不承認自己拿了錢。面對孩子的抵賴,爸爸越發的生氣起來。平時爸爸對小明的教育非常嚴格,期待值也很高,完全不能接受孩子偷拿錢的行為。於是,憤怒的爸爸把小明反綁在牀上,用樹枝抽打。等到第二天的時候,爸爸再來詢問小明是否知錯的時候,發現孩子已經沒有了呼吸。
新聞中的悲劇讓為人父母的人們難以接受,孩子在被反綁的那個夜晚會有多麼的痛苦和絕望,僅僅是因為偷拿了家裏的錢就要被毒打甚至沒命。不得不説新聞中小明的爸爸的應對方式非常的偏激,既傷害了孩子的生命,自己也難逃牢獄之災。事實上很多孩子在小時候都有發生這樣的“不良行為”,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或許是受到誘惑,或許是對偷竊的行為缺少認知,顯然粗暴的打罵教育並不可取,除了給孩子造成心理創傷,並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意義。
1、“偷東西”的孩子是什麼樣的心理?
上段時間,隔壁張姐發現孩子把同伴家的玩具帶回了家,並且明目張膽的在客廳裏把玩。張姐對此很生氣,剛想要指責孩子一番,但是回頭一想,自己小時候好像也有過類似的行為,橫加指責孩子的自尊心顯然會受傷,於是張姐按捺住自己的暴脾氣,問起了玩具的來歷。孩子很自然的説在同伴家拿的,他很喜歡這個玩具就拿回來了。顯然孩子並沒有意識到這是錯誤的行為。張姐解釋道這是同伴的玩具,寶寶不可以隨便的拿走,這種做法是不對的,我們一起把玩具送回去吧,這樣才是媽媽的乖寶寶。孩子想了想便同意了。
① 認為這並不是錯誤的事情
在孩子的意識中,很有可能沒有發現偷東西的行為是不對的,在家長沒有提醒的時候,孩子的認知中並不認為這是一件錯誤的事,基於這種情況下,孩子偷竊的心理是很單純的想要得到某件物品,沒有是非對錯的概念。
② 抱有一定的僥倖心理
有些孩子也會有意識的進行偷東西的行為,並且抱着不會被發現的僥倖心理,這時候如果被發現了,孩子也會編造一些藉口來逃避、推卸責任。這種有意識的行為需要家長們給予更多的干預。
③ 對內心需求滿足的渴望
孩子對物質需求有了一定的概念,內心對此具有一定的渴求,當父母沒有給予重視和滿足時,孩子的這種渴求越發的強烈。受到這種強烈渴求的心理影響,孩子會想出一些不恰當的應對辦法。
孩子偷東西的心理很複雜,其中有主觀上的,也有環境影響的關係。這需要家長多陪伴孩子,注意觀察孩子的心理訴求、心理狀態,給予及時的干預和解決。
2、為什麼孩子會有“偷東西”這種行為?
前兩天和閨蜜聊天,閨蜜説發現家裏的零錢少了,但是老公又沒拿,便想到是孩子偷拿了。閨蜜知道孩子偷拿錢這件事的時候和大多數家長一樣很詫異。家裏零食水果有很多,孩子為什麼會偷拿錢呢?閨蜜本想直接問孩子但又害怕傷害孩子自尊心。於是閨蜜想了個好辦法,在晚上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講了一個小熊偷東西的故事,孩子聽後非常的羞愧,猶豫了很久説出來自己偷錢的事。原來孩子看到別的同學都有零花錢,但是自己沒有很不好意思。閨蜜聽後恍然大悟,從那天起閨蜜開始給孩子零花錢了。
① 缺少對偷竊行為的認知
孩子的道德感不是一出生就具備的,更多的是在後天的環境中得到培養而形成的。因此孩子在偷竊的時候很有可能是缺少對這種不良行為的認真,沒有認識到這種行為的不當之處。
② 物權意識缺乏
對於2-3歲年齡段的孩子來説,物權意識並不明確,很多時候並不能區分好自己的物品和他人的物品,這種歸屬權的模糊使得孩子很容易將他人的物品據為己有,並且並不認為這是不恰當的行為。
③ 缺少必要的物質滿足
有些家長希望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所以對孩子的物質滿足有一定的限制,這使 得孩子為了滿足內心的物質需求,想出一些不正確的解決辦法,偷竊的行為表達會由此而產生。
除此之外,孩子並不會過多的考慮行為的後果,家長有必要了解孩子偷竊行為背後的原因,有針對性的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糾正。
3、面對孩子“偷竊”家長該怎麼做?
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孩子媽媽正在上班,收到孩子老師的電話,電話中聲稱孩子在學校偷了老師1000塊錢,需要孩子媽媽到學校處理!孩子媽媽當即表示任何人都先不要指責孩子,自己會馬上到場處理,並且和孩子通電話,讓孩子等自己過去,不要害怕。當孩子媽媽趕到時看到孩子哭得滿臉淚痕,趕緊抱了抱孩子。一旁的老師則説孩子都承認了,你們家長處理吧。而孩子則氣憤的説是老師讓自己這麼説的,不然就不讓自己上學了。孩子媽媽表示自己相信孩子,可以報警解決問題。最終在民警勘查的時候,在一本教案中找到了錢,原來是老師忘記了。
① 弄清事實真相
很多家長在發現孩子偷東西的行為時會非常的氣憤,而忽略了弄清事實真相的過程,這樣很容易造成對孩子行為的誤解,也有可能會誤會孩子、冤枉孩子。
② 瞭解孩子的行為動機
孩子偷東西背後的行為動機比起指責和訓斥更加值得考量。對這些動機的探究才能夠使父母的教育更加有針對性,從根本上規範引導孩子的不當行為。
③ 注意孩子尊嚴的保護
當然父母在規範孩子行為的時候也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儘量不要在公開的場合提出批評,這樣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自尊心受傷,偷竊產生的心理陰影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
面對孩子偷竊的行為,父母首先要保持理智,冷靜的處理問題,這樣才能夠幫助孩子正確的看待偷東西的問題,而不是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負擔,甚至否定自我。那麼家長應該怎樣防止孩子有偷東西的習慣養成呢?
三、家長該如何預防孩子“偷竊”
1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
在生活中,父母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更加能夠使孩子適當的區分好物品的歸屬權,進而明白別人的東西自己不可以輕易的亂動,這樣的行為是錯誤的。
2家長以身作則,不貪小便宜
很多時候家長使用他人的東西不打招呼,會讓孩子造成別人東西可以隨便拿的誤區,父母的言行誤導要比任何説教對孩子的影響都大。
3適當的給予孩子零花錢
適當的物質滿足使得孩子對物質的渴求處於正常的範圍內,不會因為過分渴求而產生偏激的行為。家長在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多頻率少金額的給予孩子零花錢,等孩子具備一定的自控力後在減少頻率增大金額。
事實上,很多孩子都會出現過不同程度的偷竊行為,當父母發現孩子有這樣的行為後,把道德的標準強加給孩子顯然是不合適的。瞭解背後的原因以及孩子的行為心理更加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
家長適當的干預可以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但是過分的強調道德感也並非是明智之舉,大家對此怎樣看待呢?對於孩子偷東西的行為大家的見解是怎樣的呢?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