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對孩子進行打擊式教育,希望能夠讓孩子謙虛、上進。但過度打擊,卻往往給孩子帶來過大的心理壓力,適得其反。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6名18-35週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高達90.6%的受訪青年坦言父母對自己進行過言語上的打擊式教育,45.4%的受訪青年表示持續到中學。59.7%的受訪青年認為打擊式教育會導致孩子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10月28日《中國青年報》)
對孩子的教育往往採用打擊式教育,不管孩子做出了什麼成績,永遠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家長對孩子的表揚恐怕比登天還難。打擊式教育該改改了。
所謂打擊式教育,就是家長對孩子挖苦、貶低,喜歡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不喜歡給孩子正面鼓勵。比如已經得了98分,家長卻説隔壁的小孩拿了100分。或者是扣了2分,不是滿分有什麼驕傲的。面對孩子取得的成績,家長總有辦法找出孩子身上的“不足”,並加以打擊。為何家長喜歡打擊孩子而不是喜歡鼓勵孩子?因為一方面怕自己的表揚會使孩子變得驕傲自滿,驕傲使人落後,另一方面是希望孩子變得更優秀,自己的臉上也更有光彩。在許多家長看來,打擊的力量要遠勝於鼓勵,更能夠激發孩子的潛力,從而督促孩子向更優秀的人學習。當然,也有的家長只會看到孩子的缺點,對孩子身上的優點,以及取得的成績採取視而不見,藉此樹立家長的權威性。
打擊式教育真的能夠教育好孩子嗎?答案卻是出乎家長的意料。40.2%的受訪青年直言會引起反感和逆反心理,33.7%的受訪青年坦言會導致孩子自卑,20.2%的受訪青年感到能夠激勵上進,5.9%表示沒什麼改變。既然沒有教育效果,甚至孩子都想反抗這種教育方式,可為何家長還是喜歡採取打擊式教育?這主要是因為家長缺乏“反思”意識,缺乏“平等”意識,缺乏“溝通”意識。不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有問題,不尊重孩子,不和孩子平等交流溝通,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教育方式會導致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嚴重性。只是覺得,以前自己的父母是這樣教育自己的,自己也應該是這樣教育孩子,至於是否科學,是否合適,卻並沒有仔細思考過。
事實證明,打擊式教育是錯誤的,是欠缺科學教育觀念的體現,不僅不會促進孩子進步,反而成為孩子心中的“痛”。孩子是需要鼓勵的,越鼓勵越會變得優秀。其實,許多舊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比如棍棒出孝子,可仍然有許多家長是信奉的。10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家庭教育促進法,將從2022年1月1日開始實施。這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這也表明家長在教育子女中越來越重要。在當前“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家長要學會科學教育孩子,要摒棄不科學的教育方式。這需要家長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不斷進步,將孩子教育得更加優秀,讓孩子生活得更加幸福。(王軍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