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生】小暑養生,防暑降温莫貪涼

【來源:泉州市醫保局_醫保動態】

小暑是夏天的第五個節氣,標誌着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炎熱季節。暑為熱,小暑也即小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後將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因此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説。
【健康養生】小暑養生,防暑降温莫貪涼
那麼,小暑節氣怎樣養生呢?下面從衣、食、住、行四方面給大家以健康指導。
【健康養生】小暑養生,防暑降温莫貪涼

——這樣穿衣服更涼快

穿得少未必涼快。夏天穿得少是為了散熱,但有時如果穿得太少反而不涼快。在氣温接近或超過37℃時,皮膚不但散熱功能減弱,反而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因而夏季赤膊會感覺更熱。因此,越是暑熱難熬,越應該穿吸汗的衣服保護自己。建議穿一些淺色的薄長衣、長褲,來阻隔日光的暴曬,以利於防暑。此外,在背心外搭一件棉麻的短衫,也是不錯的辦法。

吸濕材質更涼爽。夏季天氣炎熱,外衣基本都要貼身穿着,因此衣物材質要耐磨、輕薄,透氣散熱性也要好,對皮膚還無刺激性。此外,材質的吸濕性對衣物的涼爽程度有很大影響。

所以,最好選用吸濕性良好的棉、麻、絲等天然植物纖維加工而成的衣服;有些雪紡料子看起來薄薄的,但其實是化纖製成的,透氣吸濕性差,穿着反倒悶熱。

白色最適合夏天穿着。從防曬角度來説,淺黃色衣物防曬效果較差,深紅色和藏青色是最理想的防曬色,但深顏色容易吸熱。從以上兩個角度衡量,白色棉織品防曬指數達33~57,又不易吸熱,所以最適合夏天穿着。

夏季酷熱乾燥,有些顏色還會擾亂人的心情,比如紅色可使人血壓升高,變得興奮、煩躁,黃色會使人心煩意亂,最好避免穿這兩種顏色。而天藍色、淡藍色、乳白色、淡綠色等淺色衣服可使人心情平靜、愉悦。

【健康養生】小暑養生,防暑降温莫貪涼

——切忌貪涼,宜清淡適量

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養生要遵守“春夏養陽”的原則,戒除不良生活習慣損傷陽氣。炎熱的暑天,一口氣灌下一聽冰鎮飲料,吞幾根冰棒,似乎非常享受,但它對身體的危害卻無法用這一時的清爽彌補。

飯後吃冷飲尤其傷脾胃,因為此時吃冷飲,加速胃壁黏膜血管收縮,胃的活動減弱,消化液分泌量減少,食物消化就會受到影響,形成飽脹狀態,引發腹瀉等消化不良症狀。

此外,還要注意不可一味追求苦瓜等涼性食物,食用時需佐以葱薑蒜、香菜、韭菜等辛温之物。用荷葉、茯苓、扁豆、薏米、豬苓、澤瀉、木棉花等食材煲成的湯粥,非常適合此時食用。

【健康養生】小暑養生,防暑降温莫貪涼

——晚睡早起,起居要定時

夏季的特點是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們的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隨之調整,以遲睡早起為宜。建議晚上10時至11時就寢,早上5時半至6時半起牀;午飯後半小時進行短時午睡。

午睡雖時間短暫,但它對改善腦部血供系統的功能、增強體力、消除疲勞、提高午後的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時午睡還可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

【健康養生】小暑養生,防暑降温莫貪涼

——做好“三防”少生病

夏季要做好“三防”,即室內防着涼,室外防曬、防中暑。

夏季,由於天氣炎熱,很多人喜歡長時間待在空調房,且把温度調到很低,導致室內外温差過大。此時進出房間,人體很難迅速調整,常會產生一系列不適反應,尤其容易患感冒、胃腸炎、肩周炎、面部神經麻痹等症,更是心腦血管病人的大忌。因此,夏季室內温度不宜低於26℃。

如果有出行需要,應選好時間,上午10時~下午3時儘量不出門,避開日光最毒辣的時候,外出時戴帽子、戴墨鏡、打遮陽傘、穿長衣長褲。其次,外出期間要少量多次補水。有條件者可隨身攜帶防暑藥物,如藿香正氣水、人丹、風油精等。尤其是藿香正氣水,不僅可內服治療嘔吐,也可外用防蚊蟲叮咬、止癢。

【健康養生】小暑養生,防暑降温莫貪涼

延伸閲讀:

用好身上這三眼“泉”

天熱除了補水,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身上的這三眼“泉”,即湧泉、極泉和陰陵泉等三個穴位。

湧泉:滋陰降火

炎熱的夏季,出汗較多會傷氣傷陰,容易出現陰虛火旺的症狀,此時要注意滋陰降火。建議多按揉湧泉穴。

位置:位於腳掌前部1/3處(不算腳趾)、腳緣兩側連線處即是穴。

操作:將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較大力氣揉20次~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較好。

作用:滋陰降火,緩解上火引起的口乾、眩暈、焦躁等。

極泉:寬胸寧神

很多人在室外會感覺熱的心煩,即便是回到空調房也不會很快平靜情緒,遇到棘手的工作更是容易情緒化。這個時候不妨按按極泉穴。

位置:位於腋窩的頂點。

操作:雙臂交叉於胸前,雙手按對側腋窩,用手指適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3分鐘左右;然後,左手上舉,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舉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次~50次,反覆操作5遍。

作用:寬胸寧神,調和氣血,緩解燥熱引起的心情煩躁、情緒不穩。

陰陵泉:利水除濕

夏季濕氣較重,一些人會出現脘腹脹滿、不愛吃東西、大便稀溏,甚至水腫等症狀。建議按揉一下陰陵泉。

位置: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的凹陷處。

取穴時,正坐屈膝,用拇指沿着小腿內側骨的內緣由下往上推按,拇指推按到膝關節下的脛骨向上彎曲凹陷處即為穴。

操作:將拇指指端放於穴位處,按揉2分鐘左右,以酸脹為度。

作用:加強脾胃運化,利水除濕,調理三焦,預防夏季消化道疾病的發生。

來源:健康中國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08 字。

轉載請註明: 【健康養生】小暑養生,防暑降温莫貪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