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五個吃飯時你最不在意的小事,吃出一身病,很多人都在做

由 費莫白竹 發佈於 健康

本文專家:

關陽,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主管營養師

熊苗,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

“飯熱着呢,趕緊趁熱吃”“你看人家狼吞虎嚥吃得多香”“孩子小,想吃啥就吃啥”“剩下太可惜了,都吃了吧“⋯⋯其實,這些習慣都不好,早就該改改了。

趕緊趁熱吃

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家裏的老人總愛這樣説,“趁熱吃趁熱吃,涼了就不好吃了”。暖暖的食物吃到胃裏確實會比較舒服,但如果吃得太燙,並不是什麼好事。

很多人可能會有過這樣的經歷,涮火鍋吃了很燙的熱菜,或者猛地喝一口熱湯,牙齦或者上齶會出現紅腫不適感,這很有可能是因為口腔黏膜被燙到的原因。

吃過熱的食物,不僅容易燙傷口腔黏膜,國際衞生組織癌症研究機構更是將飲用超過65℃的“非常熱”的飲品歸類為“可能致癌”的行為。

建議:偏好温熱食物的人,儘量還是等到食物降温到50℃以下再吃,一個更實際的方法是,食物不冒熱氣也不燙嘴了,這個時候吃會更好一些。

狼吞虎嚥,看着吃得香

“你看人家狼吞虎嚥地,吃得多香,你看看你,吃得太慢了。”有的人覺得大口大口地快速吃飯,這樣才是吃飯香該有的樣子。然而,你的胃可能就覺得“不香”了。

狼吞虎嚥,一方面會讓人不小心吃多,攝入的食物熱量也比較高,曾有一個調查,一組被調查者迅速吃下一大盤意大利麪,測量數據表明這些人平均在9分鐘之內攝入了646卡路里,而另一組被調查者被要求慢慢享受的人則平均在29分鐘之內攝入了579卡路里;

另一方面,口腔還沒有很好地完成它的任務,就把“工作”推給了胃,所以胃就得多花時間去處理,“負擔”自然也大起來,容易導致消化不良以及胃痛。

建議:與狼吞虎嚥相反,細嚼慢嚥的吃飯方式更好一些。咀嚼次數建議根據不同食物靈活應對,如果是吃粗糧或質地較硬的蔬果,可多嚼幾次,而米飯一類軟爛的食物也可以不用咀嚼太充分。

吃飯剩一點倒掉可惜,吃了吧

“沒多少了,把這幾口吃了吧,否則剩下的飯菜再熱就不好吃了。”飯做多了剩一點,很多人即使吃飽了也把硬吃掉。

其實,吃剩飯最多的還是家裏的老年人,尤其是家裏掌勺的人。做飯的時候,可能把一些食材“邊角料”都吃下去了。等飯做好的時候,也不怎麼餓了,這種一邊做飯一邊吃的做法,常常會在無意中增加熱量攝入。

有時候飯桌上剩下的飯菜,往往是飯底子,多重油重鹽,吃掉這些重口味的食物,可能導致油鹽攝入超標。

建議:如果不餓了,或者覺得今天的食物量夠了,就不要勉強自己繼續吃了,否則長期一口兩口的積攢的量並不少,很容易導致熱量超標。該剩下的就剩下,剩下的食物可以重新做的就重新做,不能重新做的最好別再食用,另外,在做飯時按照人數做,不要做太多,避免造成浪費。

孩子還小,想吃啥吃啥

家裏有小孩子的,家長尤其是年老的家長一般幹什麼都愛慣着,連吃飯也是,“想吃啥就吃點啥,不想吃就別吃了,沒事。”這些話常常掛在嘴邊,覺得這就是愛。

也許有人會反駁,“愛吃什麼就吃什麼,有什麼不對呢?”

當然,如果你愛吃的食物種類特別多,可以滿足食物多樣的飲食原則,那麼這樣的話,營養問題不是很大。但是,如果每天只吃老幾樣,尤其是孩子,比如不愛吃青菜等蔬菜,就是偏食、挑食的問題了。這種行為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營養攝入不均衡,後期甚至會因某些營養素缺乏而引起疾病。

建議:想做到營養物質攝入均衡,一定要注意多種食物的補充。那麼怎麼樣才算吃得豐富呢?如果要量化的話,除了烹調油和調味品之外,平均每天應該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週25種以上。

吃飯看電視、看手機

吃飯,尤其是一個人吃飯的時候,總感覺沒意思,旁邊得有點出聲的東西,於是就打開電視或者視頻節目,邊看視頻邊吃飯,這樣吃飯更“津津有味”。

而這樣,也會帶來一些問題。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吃飯從不看電視的人,肥胖風險會比邊吃飯邊看電視/視頻的人低37%。研究人員認為,在吃飯的時間看電視,容易讓人無意中增加進食量,長此以往不利於我們的體重管理。

還有一些人,他們覺得看電視更“下飯”,注意力全被電視節目吸引,等飯菜都涼了也不想再繼續吃,反而吃得少。要是有這種情況,營養攝入不足的問題可要警惕起來。

建議:如果做不到很好地控制自己的食物攝入量,吃飯的時候還是少看電視為好。即使看,也要選那種不會讓情緒有大波動的節目,否則太開心地大笑或者悲傷的哭泣,還很容易出現誤吸的情況,比較危險。


本文來自2020-08-25健康時報《這些吃飯習慣要改改》

本文編輯:張萌

審稿主任:楊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