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季節,食物最容易變質變壞,引起食物中毒。古人在夏天如何保證食物乾淨衞生、不腐壞?
有條件的自然會利用冰窖一類的低温空間儲存食物,但更多的還是採取簡單易行的方法,以減少食物中毒事件。如先秦時人們已開始給食物覆蓋巾幕,防落入灰塵和蠅蟲;宋朝時強調“病從口入”,不食不潔食物……
古人很重視夏季食物的安全衞生問題。
春秋時,齊相管子就曾提出預防夏季食物中毒的觀點。據《管子·度地》,管仲是這樣説的:“夏有大露原煙,噎下百草,人採食之傷人……毋令毒下及食器,將飲傷人。”
其中的所謂“傷人”,即現代所説的食物中毒。
管仲是從食材安全的角度,提出預防夏季食物中毒的。那麼,食物製作中和成品後,如何防止被污染?古人也想出了不少辦法,其中有一種“巾幕”法相當有效,一直流行到現在,不少人家都還在使用。
如果吃到蒼蠅是不是很噁心?中國古人發明的這種巾幕法,就是專治蒼蠅的——即用乾淨的沙布或網罩,將食物覆蓋或罩起來,不僅可以防止蒼蠅落入、叮咬,弄髒食物,還可以防止落入灰塵。
巾幕法成本低廉、用法簡單,但為保證古人食物的乾淨衞生,減少疾病傳染,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這種方法在今天看來太普通了,也談不上發明,但在兩千年前率先使用的先秦時期(知道什麼時候把剩菜罩起來防蒼蠅了吧?)並不普通,也不簡單,乃貴族之家的高檔食物防蠅蟲工具。
到秦漢時,巾幕法已成中國民間食物保潔之常規手段。東漢許慎《説文解字》釋“幕”:“帷在上曰幕,覆食案亦曰幕。”意思是,帷幔遮蓋在上面的叫幕;遮蓋擺放食物的几案的紗帳也叫幕。
圖:現代食品紗罩
被蒼蠅等接觸過的食物是不能吃的。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在“獸魚蟲禁忌並治第二十四”條中,記錄多條易出現食品衞生問題的情況,其中一條稱:“凡蜂蠅蟲蟻等,多集食上,食之致瘻。”
唐孫思邈《千金要方·養性》也認為:“飲食上蜂行住,食之必有毒,害人。”
將食物罩起來,可有效地防止蠅蟲叮咬,保證食物衞生。而將盛裝食物的餐具洗淨,則是古人對付食物不潔的最普遍手法。
現在不少家庭都選擇餐後洗餐具,這是必須的,而放置數小時後,特別在高温的夏天極容易滋生病菌,在盛裝飯菜前應再洗一下。所以,劉安在《淮南子》中説:“滌杯而食,洗爵而飲,浣後而潰,可以養家老。”
對於做飯菜時的衞生要求,古人一向要求很嚴格,並不是戲語説的“不乾不淨,吃了沒病”。清朝美食家袁枚曾提出“四多”觀點,以保證製作食物時淨衞生,即《隨園菜單》“潔淨須知”條所謂:“多磨刀,多換布,多刮板,多洗手,然後治菜。”
在具體做菜時,“口吸之煙灰”、“頭上之汗汁”、“灶上之蠅蟻”、“鍋上之煙煤”等都不能落入菜裏面,否則菜就不衞生了,袁枚稱,“雖絕好烹庖,如西子蒙不潔,人皆掩鼻而過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