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因“鑿壁偷光”而聞名史冊的匡衡,長大後都幹了啥?別再誤導孩子

由 宿秀榮 發佈於 健康


在小的時候,我想不管是老師還是父母都給孩子講過一個故事,就是古代的鑿壁偷光的故事。

隨着越來越多的老師講述,於是這樣一個故事在孩子們心中留下了一個非常好的印象,所有的人都認為匡衡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並且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仍然不放棄學習的人。

但是我們好像都只知道這個故事的前半節,並不知道後來的匡衡會怎麼樣了?按照我們所謂正常的思路,後來的匡衡應該學業有成。


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長大後的他與小時候簡直是截然相反。也希望這個故事別再誤導孩子。

頑強不屈:

匡衡出生於漢朝時期,小的時候家裏非常的窮,至於窮到一個什麼樣的地步呢?大概就是晚上連一根蠟燭都沒有,而在這樣一個貧窮又艱苦的環境之下匡衡卻獨樹一幟,用自己聰明的頭腦完成了學業。

這個辦法就是偷隔壁家的蠟燭的光,匡衡在自己家裏弄了一個小洞。這個洞只打對面的房子,而由此對面房間蠟燭的光源也滲透到了這個小洞裏,匡衡就靠着這一點點光源在深夜埋頭學習

夜晚埋頭學習,白天就跑去教書先生的私塾偷聽牆角,因為家裏沒有多餘的錢供他讀書,匡衡的小時候就是這樣度過的。

而正因為這樣頑強,不向命運低頭的做法,也被後來的世人所稱讚,這樣一個鑿壁偷光的故事也載入了史冊,後來匡衡確實也有所成就,成了漢朝的丞相,從一介平民做到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丞相,匡衡所付出的努力不是普通人所能堅持的。

而後來寒門出貴子也是用來形容匡衡的。也許我們都會覺得匡衡是一個清廉清白、伸張正義的官,因為小時候自己所受的苦自己所經歷的難,他就會有着更深的體驗,但事實卻是截然不同。

權力和金錢是每一個人心中最難過去的,稍有不慎深入就會陷入其中無法自拔,可見錢財的魅力是有多大。而匡衡自從當了官之後第一關就是這個。

匡衡本想做一個伸張正義的丞相,卻沒想到面對那數不勝數的金銀財寶和那些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到的權利而言,清廉的想法太過於天真,於是在當官不久他審理的第一個案子就進行了貪污。而這些一旦開始就再也收不住了。

利慾薰心:

明目張膽的貪贓枉法,漢朝的那個時候皇帝都是選擇賞賜土地以表示朝臣的重要,當時皇帝封侯的時候會賞賜土地使用權。

而匡衡將丈量的時候多出的400頃土地據為己有,連皇帝的賞賜都敢違法多佔,可見平時沒少貪污其他的財物,並且還經常欺壓其他的小官,常常以自己的丞相職位索取多餘的財產佔為己有。

這一種行為已經侵犯了整個皇帝的利益,而此時他以他善良儒雅的外表欺瞞了所有人。

當然,在這當中貪污的不僅僅只是匡衡,還有與他聯合的幾位大臣,他們聯手起來,整個朝政在他們做出決定的時候幾乎都沒有人反抗,而這些決定往往是利於自己的。

曾經就有一位武將不服從匡衡的指揮和命令。認為匡衡所做的都是損害了整個人民的利益。匡衡也知道,如果這位陳湯將軍一直是跟自己作對,那麼自己的利益就會大大地減少,自己之前所做的也會一一被揭穿。

在這樣危險的情況下。於是他有了一個更陰險的計劃他為了自己的權勢利益,和太監石顯一起陷害能征善戰為國為民的忠良陳湯將軍。

而陳湯將軍一世英名一生為國就葬送在這個奸臣手裏,此時的皇帝也並未察覺這件事情的真相,就這樣被匡衡給掩埋了過去。而在這件事之後,不管是武將還是文將再也不敢違抗匡衡的命令。

當我們以為匡衡的所作所為到這裏已經是極限了,但是並沒有,他還將自己的權利想世世代代地延續下去,也許他的內心是不想再過從前那般卑微又窮苦的生活了。

而他的兒子因為自己的父親是朝中的丞相而做盡傷天害理之事。當他的兒子因為故意殺人被告入官場時,他還親自出馬包庇自己的兒子犯罪。這件事情匡衡也願以為會像以前一樣簡單,但是並沒有。

被傷害的那一家並沒有因為權力和威逼利誘而退縮,始終堅持狀告匡衡的兒子,這件事情越鬧越大終於被有心之人上了朝廷呈給皇上看。最終害人害己。

流離失所:

作惡多端 最終自食其果的皇上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也知道曾經匡衡的所作所為,於是一夜之間匡衡從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丞相變為平民。

而匡衡自然無法接受這樣的一個變化,他每日流落在街頭,最終悽慘死去。

他的家庭也從他這裏開始衰敗了下去,妻子走得早兒子也不理,而最終他剩下的人生好像就是這樣了。本以為他會有一個好的未來和結局,卻不想落得這樣的後果,讓後人所嘆息。

而匡衡只不過是一個朝代的一個例子,還有更多的人 更多的貪官在危害這個朝廷 在損害人民的利益,只不過還是我們看不到的。

也許他們也是裝着衣服表面和藹善良的樣子,但其實私底下是我們想象不到的樣子以及狠毒。匡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小的時候勤奮努力長大了之後還是深陷裏無法自拔,這個例子後來很多人都不知道結果。

所以我們只看到他前半個部分,於是稀裏糊塗地教給孩子這個故事,但有的時候,我們真的很瞭解這個人和故事,才能説好或者是不好。

小結:

我們在人生道路當中也是一樣的,有的時候在半路遇到的朋友,我們不知道他以前是怎麼樣的,我們也不知道,他以後還會不會跟我們繼續友好下去,但是不要輕易的下定論説他好或者是説他不好。

只有全面的瞭解才能夠知道得更清楚。特別是現在的小孩子,只有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瞭解到全面的知識之後才能夠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