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臭臭”呈這種狀態,説明平時並沒吃飽,要注意增加奶量

很多寶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有時會不清楚寶寶到底吃飽了沒有,尤其是小月齡的寶寶,主要的飲食就是母乳或者奶粉,寶寶又不會説話,不能表達清楚。

這個時候,寶媽其實就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臭臭”,或者其他的方面來判斷寶寶到底吃沒吃飽。

畢竟寶寶如果長期沒吃飽的話,不僅會增加哭鬧的現象,同時對身體發育也會有阻礙的作用,家長不能忽視。

寶寶的“臭臭”比較稀是咋回事?

李女士跟婆婆一起照顧孩子,寶寶才三個多月,一直都是喝母乳,這也省了很多奶粉錢。

平時,李女士主要負責餵奶以及晚上跟寶寶一起睡,白天的時候婆婆照顧孩子,但是有時難免因為育兒理念的不同發生分歧。

尤其是婆婆總説孩子沒有吃飽,讓寶媽多喂點,不過李女士覺得不要餵養過多,怕孩子積食。

但是寶寶的“臭臭”這段時間總是顯現出這種有點稀的狀態,李女士諮詢了醫生之後才知道,這是説明寶寶平時並沒有吃飽,而且醫生還告訴李女士這位寶媽要注意增加奶量。

分析:

受到網上育兒知識的普及影響,很多年輕的寶媽都知道不能盲目聽信老人的説法,總是沒節制地給寶寶餵奶,尤其是很多老人認為孩子一哭了就是餓了,就需要喝奶。

但是有些寶媽卻有點過度限制寶寶喝奶了,尤其是新生兒,月子裏是猛漲期,對奶量的需求也很大,這個期間寶媽一定要給寶寶吃飽奶,不過案例中的寶媽則明顯過度害怕孩子積食,反而疏忽了觀察寶寶是否吃飽了。

其實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臭臭”狀態來判斷孩子是否需要增加奶量,如果孩子拉出來的“臭臭”會呈現出這3種狀態,那麼家長們就應該注意了。

如果寶寶的“臭臭”呈現出這3種狀態,寶媽就要注意增加奶量了

1. 臭臭相對較稀,顏色偏綠

正常來説,母乳餵養的寶寶通常都是大便柔軟,呈金黃色,而且排便很規律,每天一到兩次; 奶粉餵養的寶寶則一般大便比較幹,所以需要喝點水。

可是如果家長髮現寶寶的臭臭相對比較稀,並且顏色偏綠,但是看孩子的狀態又很好,那就説明孩子是處於飢餓的狀態,需要及時加奶量。

2. 孩子幾天才便一次,臭臭也比較乾硬

如果寶寶的排便變得不規律起來,開始幾天才排便一次,並且比較乾硬,孩子在排便的時候會用力,小臉通紅,這個時候説明孩子已經開始出現便秘了。

所以家長要多給孩子喝點水,或者給大月齡的寶寶多吃點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幫助孩子排便。

3. 臭臭表面好像有一層油

當寶寶的大便表面像有一層油,並且能夠在紙尿褲上滾動的時候,這就是油性大便,説明寶寶有消化不良的現象,腸胃的負擔重了,家長要及時幫助孩子調節,可以給寶寶吃點益生菌之類的幫助寶寶消化。

貼心寄語:

照顧寶寶的過程很辛苦,也需要家長足夠的細心,需要家長仔細觀察孩子的日常有什麼異常,以便及時發現孩子身體出現的問題,家長更要做出調整,來幫助孩子更健康地成長。

尤其是孩子小的時候,語言能力還沒有發育完善,身體上的不適不能通過語言告訴家長,所以更需要家長來通過其他的方式來進行判斷。

今日話題:各位家長你們是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吃飽了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92 字。

轉載請註明: 寶寶的“臭臭”呈這種狀態,説明平時並沒吃飽,要注意增加奶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