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李玫瑾掐架的尹建莉,對養育中鬧心的6件事情,是這麼看的
前段時間,育兒領域的兩位大佬,發生了一些激烈的思想交鋒。
起因是“尹建莉父母學堂”發佈了一篇2萬字的文章,標題是《李玫瑾教授講育兒很火,但我不建議你再聽了》。
文章認為李玫瑾的觀點很多是從犯罪心理學出發,對孩子進行了思想控制,並不符合家庭教育的初衷。
當然遭到很多反擊。
大部分父母沒有資本來評價兩位育兒大V孰對孰錯。科學育兒沒有固定模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尹建莉寫完暢銷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後,持續不斷收到讀者來信,都是請教育兒問題。8年時間裏,她回覆了超過20萬封郵件,總結了養育中大家最鬧心的幾件事情。
深以為然,小編做了整理,希望對為人父母者有啓發。
愛和溺愛的區別在哪裏
每個媽媽都愛孩子,但是又擔心過度的溺愛反而害了孩子。
愛是我們只給孩子那些他需要的東西,這是真愛。
如果我們給了孩子不需要的東西,多餘了,它其實很容易就變成了控制。溺愛的本質是過度的管制和控制。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説吃飯,我們只要給孩子認認真真做好這一桌子飯、這一餐飯,這是愛。
但是至於孩子吃多少,他喜歡吃哪個菜或不吃哪個菜,讓他自己選擇。如果父母強迫讓孩子必須吃夠多少,必須吃哪個菜,這就變成了控制,就可能是溺愛了。
家有熊孩子,如何應對?
對待熊孩子,是不是家裏必須得有一個人鎮得住,讓他害怕才行。
尹建莉表示不是這樣,孩子不需要有一個怕的人,而是需要每一個人都去愛他。當然有人會擔心,這樣是不是驕縱孩子,會培養出熊孩子。
只要沒有熊家長,絕不會有熊孩子。只是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個熊家長。
比如,有一個家長就諮詢,他的孩子一出去就打小朋友。因為他有這個臭毛病,這個家長不知道打過孩子多少次了,他也不改。
我們聽出來了吧?每一個熊孩子背後一定站着一個熊家長。
如何避免家長與孩子劍拔弩張?
每個孩子都會是好孩子,每個家長都會成為好家長。
不過,每個人都有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孩子也有情緒失控發脾氣的時候。尤其是在公眾場合,家長也會被弄得煩躁不安,最後甚至引發一場家庭戰爭。
怎樣可以避免呢?
如果孩子真的是偶爾無理取鬧,完全可以用淡然的態度去冷處理。
比如孩子非要在商場要某個不合理的物品,可能直接躺在地上非買不可。父母可以不用生氣,就在旁邊看着等着,只要自己沉得住氣,不被孩子激怒,孩子最後就會妥協,而且明白了父母態度的堅決。
不被孩子的情緒綁架,就是處理辦法。如果孩子一不聽話、一生氣,家長就發怒,就跟他一起發脾氣,就是在給孩子做了一個壞榜樣。
一般情況下你應該認真的去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哭?如果一個孩子從一開始就知道家長永遠在跟他説真話,永遠是會跟他好好商量這件事情,他不會哭鬧的。
孩子過分懂事,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
你好乖。你太懂事了。這是生活中最常見的誇孩子的方式。但是尹建莉卻認為,這個怪要區別對待。
如果孩子是通過壓抑自己想法,為了討好成年人表現出乖,它就變成了一個問題。
如果真的特別懂事,是孩子自己認為沒有必要跟外界形成對抗,這是優質教育的結果。
如果家長長期對孩子壓抑,造成的這個孩子,不得不消滅自己的所有的慾望,消滅自己所有的個性來符合成年人世界中的一些規則和要求,這種怪確實是非常可怕。
所以家長不要陶醉於孩子的聽話,一定要觀察你的孩子所謂的聽話到底是出於怎樣的一種情況。
可以給孩子玩電子產品嗎
現在的孩子都太聰明瞭,沒人教,但個個都是電子天才,手機、電腦、iPad、玩得比大人還溜。
專家説這些電子產品的屏幕會傷了孩子的眼睛,必須禁止。可是有些遊戲確實對孩子很有好處。
現在人們過度的把電子產品妖魔化了,電子產品僅僅是個工具、是個產品而已,它是中性的,它不會帶來説那麼嚴重的後果。
現在電子產品作為一種全新的生活參與物,進入我們的生活,這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一個家庭、任何一個個人都不可能抵擋。
我們應該怎麼辦?
第1個,要放開,讓孩子玩,不要把它視為毒品,不要視為洪洪水猛獸。
第2個,多發展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如果你的孩子他喜歡打籃球,他這個時候跟小朋友打籃球,他打籃球去了,他自然不會整天玩電子產品。
辦法總是有的,不要強行阻止。
孩子被欺負了,要打回去嗎?
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知書達理、有教養,不要吵架,更不能動手打人。
可是在社會中難免會遇到有攻擊性的孩子和不講理的家長,孩子總被欺負了,會不會影響性格發展?要不要打回去?
尹建莉不太贊成以暴制暴。
如果你自身不喜歡暴力衝突,最好不要叫孩子打回去。因為事實上兒童之間的衝突都沒有根本性的一個矛盾,都是一些孩子互相搶東西。
家長如果説豁達一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這些問題,不要護短,也不要在意別的孩子怎麼樣,其實孩子之間會協調自己的關係的。
當然有的家長確實素質很差,他可能就是説有意無意地教唆自己的孩子佔便宜,或者是欺負別的孩子,這種情況惹不起、躲得起。
結束語:
育兒是一條漫長的修行路。父母需要一直打怪一路升級。
沒有絕對的育兒妙招,我們都是一路感悟,一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