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説:“性相近,習相遠”。每個孩子在生命之初都是一張白紙,關鍵是看父母給他塗上什麼顏色。
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如果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用錯了方法,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卻是不可逆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用這4種錯誤的方法對待孩子。
1、情緒不穩定
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情緒穩定的父母,而問題學生背後,都有一個情緒失控的父母。
孩子不僅要為父母的壞情緒買單,更要時刻處在一種小心翼翼、戰戰兢兢的狀態中,生怕惹到父母。面對情緒失控的父母,他們大多會比較敏感,而這樣的敏感會一直藏在他們的潛意識中,伴隨他們成長,影響着他們的性格和人生。
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要做一個情緒很差的父母,你需要行動,用身體的行動,整理掉思想的無序,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滋養。
控制自己的情緒,是為人父母的必備技能,更是對孩子最好的愛。家長的壞情緒,讓孩子來買單,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劇。與其羨慕別人家孩子,不如先努力控制情緒,成為別人家的父母吧。
2、不允許孩子反駁
在生活中,我常常聽到這樣的對話:“媽媽,我不喜歡喝可樂,我要喝雪碧。”“不行,今天只能和可樂......”
孩子在反駁父母,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大都會被一口回絕,怎麼央求都沒用。
久而久之,孩子表達的熱情就會被澆滅,也會逐漸變得沒有主見,老是聽到別人説什麼,就做什麼,或者什麼事都要等爸爸媽媽説了才會去做。
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成為一個有主見的孩子,那就把“反駁”的權利交給孩子,讓他自己做選擇。
作為父母,希望孩子好是一種本能,但是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進行。給孩子自由,讓他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成長。尊重孩子,不要讓你的完美要求變成阻礙孩子發展的不完美行為。
3、控制孩子的一切
\'\'我跟你説了你為什麼不聽?\'\'\'\'都説了不讓你這樣幹!\'\'……發號施令的話也許父母經常脱口而出,但你可能不知道,這些話正悄悄地影響着孩子的一生。
在父母控制之下長大的孩子,即便是有了自己的小孩,也是軟弱無力的,就像從未長大,沒有自信能夠養育好他。照顧孩子的任務自然而然地又被長輩攬到身上。
控制慾強的媽媽,大多來自沒有安全感的原生家庭。她們想把自己沒得到的,通通都給孩子,對孩子的控制是因為她們自己強烈的沒有安全感。所以寧願孩子天天在家打遊戲,荒廢終生,也不願意他們去外面的世界經歷風雨。
控制的反面是自由與尊重,願我們的孩子在成長中都能獲得應有的自由和尊重。
孩子的到來,並不是家長生命的延續,而只是基因的延續。所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身體和思想,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獨立的人,才是父母的責任。
4、給孩子亂貼標籤
很多父母故意説孩子哪方面不行不好,本意是為了採用負面激勵,卻不知道給孩子貼負面標籤,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影響。
有的父母故意説孩子哪方面不行不好,本意是為了採用負面激勵,讓孩子向好的方面發展。
殊不知在給孩子貼上這樣的負面標籤之後,孩子會順着父母的導向走,反而更加向不好的方面發展。所以給孩子貼負面標籤不僅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可能讓孩子在心理上接受自身的不足,破罐子破摔。
標籤的作用是標誌目標的內容和分類,可是孩子的成長具有無限的可能性,不應該被圈定。所以請不要隨意給孩子設定標籤,因為可能因為你的隨意一個暗示,孩子的未來就被界定在一定的範圍之內。
為了我們的孩子,父母請正視自己的教育方式,造成不要再錯誤教育孩子。教育是一個艱辛而又偉大的工程,但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長和進步,那麼為孩子所做的付出就都值了。
不管是媽媽還是爸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應該做好表率。只有以身作則,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