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地,胎兒的聽力在孕六週左右就開始逐漸發育,到孕24周時耳蝸的形態以及聽覺神經已經基本發育完成。這時候胎兒已經具備了良好的聽覺能力,對於母親的心跳,外界的聲音等等都能產生一定的反應。
新生兒聽力的表現隨着出生後月齡年齡的增加而變化,下面是0-6歲寶貝聽力發育的指標
研究表明,初生的嬰兒已具有感覺外界聲波的能力,但由於耳朵的鼓室內沒有空氣,聽力會比較低下。出生3~7天后,嬰兒聽覺就會變得相當敏鋭,如果此時有人在其耳邊呼喊或發出其他響動,會引起嬰兒睜眼、閉眼、驚嚇、呼吸加快或減慢等一系列應激反應。帶過嬰兒的人也會有這樣的經驗:突然聽到聲音時,嬰兒的上肢會外展並伸直,手指張開,然後上肢曲屈呈擁抱反射。這些現象,都可作為新生兒聽力檢測的參考指標。 孩子3個月後,以上反應會逐漸消退,家長可通過孩子的條件反射來檢測聽力。如每次餵奶前給孩子放音樂,經1個月左右,聽力正常的孩子聽到音樂聲便會有吸吮動作。很多家長給孩子把尿時,嘴裏會不時發出“唏唏”的聲音,一段時間後,只要大人一發出這種聲音,孩子就自然會排尿。如果這些條件反射不能形成,家長就要警惕孩子的聽力是否存在問題了。
4個月左右的孩子,聽力與視力的反射已經建立,聽力正常的孩子在這個階段聽到聲音時,常常會轉動頭部尋找聲音是從哪兒發出來的。
到8個月左右,如果孩子的聽力正常,就可以理解一些簡單詞語的意思了,如問“媽媽在哪”時會把目光轉向媽媽。
9個月:能區分音的高低,如在和寶寶玩擊木琴時,寶寶有時會專門敲高音,有時又專門敲低音。不久寶寶就知道敲長的木條聲音低,敲短的木條聲音高。和在寶寶玩木琴時,引導寶寶敲高音,低音,觀察寶寶的後續行為即是否知道敲長的木條聲音低,敲短的木條聲音高。
10-12個月:寶寶的聲音定位能力已發育很好,有清楚的定位運動,能主動向聲源方向轉頭,也就是有了辨別聲音方向的能力。大人手拿風鈴,分別在寶寶的上方和下方晃動出聲,觀察寶寶是否會跟着聲音上下抬頭,低頭。
2歲:會轉圈跑,盪鞦韆—會使用“你”、“我”等代名詞,可將2~3個詞連成一句話。
3歲:能進行球類等運動—能使用複數名詞,能理解簡單的問題和答案,能較為流利地背誦兒歌。
4-5歲:能參加一般的體育活動;會使用定語、形容詞、副詞等,可給身邊的物品下定義,對各類物品(食品、用品等)、動物、植物的名稱已具有相當數量的詞彙;會唱歌,並能講簡單的童話故事;能説明畫中的動作,並可對單詞的含義提出疑問。
6歲:能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基本能夠使用較完整的句子和完成5~7句有完整語法的短文,能流利説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