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説,當下的社會就是人際關係社會,你的人脈資源如何,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發展前程如何。而想要好的人際關係,這就關係到一個人的為人處世方式如何。
不少家長從小就開始教育孩子,“要與同學、朋友好好相處”,“不要和人家打架”,“都是好朋友,就要一起玩耍”等等這類的話語。
試想,這樣的話語換做你來聽,你能領悟到幾分呢?孩子在實踐的過程中,是否真的會貫徹到底呢?其實未必,因為多數孩子都不懂,什麼才算是和朋友、同學好好相處。
更主要的是,家長們並沒有告訴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到底哪些行為可為或是不可為。
最影響人際關係的這些行為,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要不然容易吃虧
1、在背後説人家閒話
別説孩子了,有些家長自身就很喜歡在人後閒言碎語,尤其是在與朋友相聚在一起時,一旦聊起某個人,少不了一頓吐槽。
就算孩子在場,家長們也毫不避諱,完全沉浸在聊天的氛圍當中,哪裏還會顧及,自己的這種行為會影響到孩子。
或者,換一種情況,家長們沒有在孩子面前做出這種行為,但是孩子從其他地方(學校或是其他場所)瞭解到了這種行為,由於家長們沒有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不可為的,繼而導致孩子往這一行為發展。
想必家長們應該再清楚不過,在別後説其他人閒話,甚至是壞話的人有多遭人討厭。尤其是這種行為被傳到當事人的耳朵裏時,後果更是嚴重。
因此,希望家長們能夠告訴孩子,不再背後議論他人,如果在羣體聊天過程中,有人帶頭聊起,建議孩子最好不參與討論,旁聽即可。
當然,如果羣體中不是在議論對方的缺點,或許可以告訴孩子給對方一些誇張。要知道,當這種在外人面前誇獎自己的情況流傳到當事人那裏時,對方對你的好感也會倍增。
2、言而無信
同樣,在人際交往中,還有一點十分忌諱,就是言而無信。不論你其他方面做得有多好,但凡你的身上一旦貼上“沒誠信”這一標籤,以後的道路就會慢慢被堵死。
孩子之間的相處也是這樣的,別看孩子現在年紀還小,但家長們應該從現在就告訴孩子,要做一個守信用的人,而不是剛剛答應幫別人做一件事,沒過多久就開始反悔,或者直接説自己不記得有這回事。
要知道,言而無信這種情況,往往就只需要一次,人家就會徹底打破對你的印象,並對你這個人的印象始終停留在不講信用這一點上。
當然,家長們也要以身作則,用行動示範給孩子們看,學着做一個講信用的人。家長們更應該告訴孩子,在答應別人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這件事情自己是否真的做得來,如果做不了,但必須得做,也應當讓孩子告訴對方這一後果,使其有個心理準備。
3、不誠實
當你説了一個謊言之後,你需要用一千個謊言再去彌補這個謊言。謊言這種東西,其實就像無底洞,且經常撒謊會成為習慣。
誠實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品質,家長們應該從小就教育孩子。如果孩子不具備這一品質,當其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也總是習慣撒謊時,一旦謊言被揭穿,又將是友情鏈的斷裂。
其實,孩子在小的時候,説謊只是害怕被批評,如果家長們縱容孩子的撒謊行為,孩子們就會不自覺地認為,撒謊可以保護自己。
當撒謊成為習慣時,孩子也就會用謊言來包裝自己,可人際交往中最需要的是真誠,只有這樣的朋友才是最受歡迎的,並且這樣的人相處起來最舒服。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謊言都是被禁止的,可以告訴孩子,有時候人際交往中是需要一些善意的謊言。有些善意的謊言不僅不會破壞朋友之間的感情,反而會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這就需要家長們以自己的經歷、經驗去教育孩子,分情況、分場合、分對象,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刀切。
或許也有些家長覺得這些行為無可厚非,只要機靈一點就不會發現。實際上,很多時候,一部分人就是因為這樣的“小聰明”而反被聰明誤。
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孩子的路才會越走越寬,而不是把孩子發展的道路給堵死了,到時候孩子怪罪的還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