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明明會走路,卻總是要“抱抱”,瞭解原因後,能抱就多抱抱吧
“出來一天,也讓人抱了一天,明明會走路,這熊孩子偏偏要人抱着走,放下來就哭,還哭個不停,真叫人心煩啊,唉”、“現在的孩子出門都必須要人抱嗎?抱了一天可真是累趴我了,這種體力活可真是折磨人啊,下次熊孩子再這樣一直叫人抱着走,我一定再也不帶他出去玩了”。
起初這位寶媽還會有所掙扎,但結果很顯然媽媽還是最不忍孩子失望的,最終都以妥協告終,然而這樣的事情多了,每每孩子見到媽媽,都勢必要媽媽抱着才滿足。
爸爸見狀,擔心妻子將孩子慣壞 ,便總是讓妻子對孩子的要求視若罔聞,不予理睬,爸爸認為只要長久的不慣着他,或許孩子自知沒趣便不會這般任性了。
該寶媽也表示剛開始自己也是這樣認為的,不能一味地溺愛孩子,然而時間一長,漸漸地她明白孩子總是向媽媽求抱,這是一種安全感的索求,每當自己將孩子抱在懷中時,孩子的內心都會體會到幸福的感覺。
曾有專家做過一個實驗:他將剛出生的小猴子一一單獨分開,隨後將一個由絨布製成的“媽媽”和一個由鐵絲製成的“媽媽”,但這個鐵絲“媽媽”身上掛有奶瓶,分別對立而放。
實驗結果就是小猴子幾乎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依偎在絨布“媽媽”的懷中,只有自己有餓的感覺時,才會去到鐵絲“媽媽”的懷中吃奶,當吃飽喝足後便會立即返回到絨布“媽媽”的懷中。
這一結果事實上也證明了相對於冰冷的“媽媽”,孩子更偏愛的是媽媽懷抱中的温暖和柔和,正是因為缺失安全感,因而對於這份懷抱才那麼的渴求與珍惜。
而這位寶媽又提起某一天她在家中收拾物品,此時正在熟睡中的二寶突然驚醒,隨後便是大哭,這位寶媽拿遍了家中的所有玩具去哄他,孩子都不曾停止哭泣,反而是愈演愈烈。
直到最後實在沒辦法母親給了二寶一個擁抱,可誰知二寶不久後便不哭了,並且心態也很快的調整如初,對於這件事,這位寶媽認為很多時候,面對孩子一個擁抱是可以頂替一萬個,甚至更多的“我愛你”此類的甜言蜜語。
孩子在哭鬧時,往往便是他極度缺乏安全感的時候,而此時作為母親的自己只需給予孩子一個擁抱,將自己的温暖傳遞給孩子,或許孩子的內心便不會那麼的孤獨、空寂了。
説到這裏,除了父母不應該吝嗇於給予孩子擁抱外,更應該注意的是在人羣密集的地方抱緊孩子,例如:逛街時,首先父母若是讓孩子自己行走的話,孩子由於身高的矮小,在人羣中便如同生長在“巨人國”一般。
這對於孩子而言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對於周遭一切陌生的事物而感到害怕,父母可以將自己放低到孩子的視角,以孩子的高度去看這個環境,那樣父母便會察覺到孩子的心慌了。
其次這也是為了防止孩子走丟,孩子本身就是小小的一個個體,若是自行行走,難免會容易在人羣的擁擠中,不慎走丟,若是在磕着碰着了,便更是得不償失,那麼避免此類不好事情發生的最佳辦法便是由父母一路抱着孩子行走,這對於孩子而言也是最安全、最温暖的。
最後我要説的是在孩子的成長中,作為父母的我們萬不可吝嗇於我們的擁抱,讓我們的懷抱去一點點温暖孩子稚嫩、脆弱的心靈,而對於孩子的成長、發展而言,我們還是要適當的選擇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吃該吃的苦,闖該闖的路,這對於孩子而言才是最好的愛。
育兒有方法
我是樂樂媽,不僅是一名10年的幼兒教師,還是一位80後寶媽,
在這裏向大家分享我在育兒和教育孩子道路上的一些小事兒,
主要專注於孩子大腦的潛能開發,和我一起培養聰明伶俐的孩子吧!
如果你也喜歡樂樂媽的育兒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