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馬雲在雲谷學校開學典禮上,送給家長們的25句教育箴言,成為了最近很多家長們交流的話題。
每當開學季,總有一批家長變得很焦慮,教育甚至變成了一個“焦慮”的代名詞。想想自己小時候,家長似乎都不怎麼管,自己現在也沒有過的很差啊。
為什麼現在的教育會變得這麼“着急”?我覺得,要反思的首先是家長們。
誰是“拔苗助長”的始作俑者?
在教育上,每個家長都是“第一次”。我們自身並沒有經驗可言,有的只是“別人怎麼做”,或者“老師要求怎麼做”。
所以,在教育這個問題上,首先是家長出現了問題。因為很多家長不知道該去怎麼“教育”,也不知道孩子想要什麼,有的只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是“想當然”。
70 後、80後、90後成長起來作為父母的我們,親身經歷了這個社會的快速發展。因為發展的太快,以至於稍不留神,就被淘汰了,也就有了空前的壓力感。這是在 以前的父輩中,感受不到的。所以,壓力感造成了自我的焦慮,於是很自然的傳遞到了孩子身上——害怕孩子落後,害怕孩子長大了被淘汰,也就成為了大多數家長 所擔憂的事情。
“奧數”這種本來是給那些學習上有着一些“天賦”的孩子的“加餐”,結果,演變成了所有孩子的“主食”。也不管孩子們能不能消化,先吃下去再説。導致,孩子們都得了“厭食症”。這樣的拔苗助長,催生了一大批“天才兒童”,但最終沒有幾個“成材”的。
如今,各種奧數班、輔導班、興趣班遍地開花,似乎自己家的孩子沒有上個幾個輔導班,都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孩子,都不好意思在班級裏説。家長們把對孩子的教育變成了飼養場裏“流水線、標準化”作業。
馬雲的演講當中有一個例子:在劇院裏,第一排的人覺得看不清,站起來看,結果,整個劇院的人都站着看。在教育中也是如此,沒有人想過去制止“第一排人的行為”,而是從眾心理接受了這樣的“結果“。並且,把這樣的“結果”,在孩子身上翻來覆去的實驗。
所 以,對於“中國家庭教育”來説,真正要反思的,是家長。作為家長,怎麼忍心對自己的孩子“拔苗助長”並且是那樣的理所當然。這麼着急的“教育”,是為什 麼?為什麼沒有人呼籲這個社會要把教育的“節奏放慢”,似乎孩子明天就要參加高考一樣,或者説,孩子未來一定要當個科學家,還是一定要培養出一個“傑出企 業家”來?
允許孩子失敗不行嗎——如果孩子已經努力了?
我們什麼都給不了,但可以“守住底線”
每個家長都覺得是在“教育”孩子,要對孩子的教育負責。其實,我們真的什麼都“教”不了,孩子才是我們真正的“老師”。作為家長,應該更謙虛一點,老天給了我們這些“家長們”一次重新成長機會,目的是跟着孩子一起成長。
有人會説,我們需要對“未成年人”起到應盡的責任——安全。是的,在整個家庭教育當中,什麼是家長應該、必須要做的?——就是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沒有“安全感”的孩子,什麼都不敢嘗試,更別説“獨立”了。
“安 全”是所有家庭的教育“基礎”,更是家庭教育的“底線”。有了“安全”,人才會有探索未知世界的慾望。至於如何探索,作為家長,跟着孩子一起“探索”就 行。要知道,我們已有的認知和理解,都僅僅只是我們的認知而已,在孩子認知這個世界的過程中,這些已有的認知可能會對孩子造成更多的限制。
“底 線教育”的第二層意思,就是讓孩子知道“什麼是不能做的”?開水不能去碰,除非孩子已經知道“開水會燙傷”。“火不能拿來玩”——除非孩子已經知曉了“火 的威力”等等。這些同樣屬於“安全教育”範疇,但不同的是,你得讓孩子明白,為什麼不能“越界”,否則,是要自己承擔後果的。
這不是讓大家給孩子設定“邊界”,這僅僅是“底線”。守得住底線,才是家長要給到孩子的第一個“教育”。我們不能保證孩子長大一定對社會有用,但是,我們可以做到,孩子長大了,至少不會對他人和社會造成“傷害”。
明 確“底線”,就是要對觸碰“底線”承擔後果,需要為“破壞”受到“懲罰”。孩子從哺乳期開始,就學會用各種哭鬧、撒嬌、不講理來試探家長的“底線”。在成 長的過程中,也會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有得為了想買玩具當街耍潑;有的為了不想上學假裝生病。甚至,到了青春期“叛逆”的時候,説不 得動不得,稍有一些嚴厲的措施,還會有輕生的念頭。這就是典型的“沒有底線”。
有底線的孩子,才能自律,才能自愛。有底線的孩子,才能更好的與人相處和交流,才能收穫更多的友誼和情感。有底線的孩子,才有可能遵守家庭的規則,才能更好的尊敬長輩,而不是隻有自我的“王子”和“公主”。
我們只是陪伴而已
在孩子18歲之前,家長對孩子是有撫養和提供教育義務的。法律意義上的“撫養”是需要給未成年人基本需求——也就是馬斯洛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也就是“衣食住行”和“安全”。在這裏,“養”是撫養和培養的結合。
正因為有了這樣一個“義務”,於是“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多家長就明顯有了“等級”差異,就有了“主次之分”。這顯然是“不公平的”,説的上綱上線一點,這就是“以權謀私”的“原罪”。
所以,我想説的,如果真的要“教育”孩子,不如和孩子一起學習吧。把自己先當成孩子,才能知道自己的“無知”,才能對未知世界探索的慾望和興趣,才能真正瞭解孩子的需求。否則,出發點都不一樣,怎麼可能在同一條路上行走?
孩子的勇敢和自信,都是在“大人弱小”的時候才會顯現出來的。家長一味的“強勢”,孩子根本沒有機會去展示自己的勇敢和自信,因為你把所有的“危險”和“麻煩”都解決了,孩子就沒有機會去面對這樣的“危險”,就不知道如何去解決“麻煩”。
我 經常帶孩子去爬山。當然,我們不稱之為“爬山”,而是“叢林探險”。因為,孩子喜歡這個名字,而且對這樣的事情充滿着好奇心。一路上,都是孩子帶路,管他 走到哪裏,我只管守住“安全”的底線。在孩子有危險的時候,第一個出現,守住這個“底線”。至於其他的東西——“我也只是個孩子”。
所以,與其叫“教育”孩子,不如叫做一起成長,只有在跟孩子一起體驗成長的過程中的感受——無論酸甜苦辣,還是喜怒哀樂,一切的情緒,都一起感同身受。那時候,才能真正地發現孩子需要什麼,我們可以給予孩子什麼。而不是隻有腦子裏那些理所當然的“我以為”的想法。
成 年人通常會以“小孩子懂什麼”來掩飾自己的“無知”,或者是內心的“無所適從”。在大多數成年人的世界裏,孩子=弱小=不懂,正是這樣的“自以為是”,才 抹殺了很多孩子的天性和探索慾望。如果我們連孩子為什麼哭都不知道,又有什麼理由去責罵孩子,更不知道給予什麼才能“滿足”孩子們的“想法”。
教育從來都不是隻有一個“標準”。只有充分的瞭解自己的孩子,才能知道孩子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的滿足孩子的需求。而這樣的“瞭解”有一個非常温暖的詞——叫做“陪伴”。並且,能夠陪伴孩子的時間很有限——比起我們能夠陪伴我們的愛人來説。
但願此刻的你,能夠放下手機,給孩子一個擁抱,並且告訴ta:我們陪你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