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説得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之中,總會犯下各種各樣的錯誤,家長急着去指責孩子的錯誤,反而錯過了孩子自我認知的最佳時機。
實際上,經常批評孩子對教育孩子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可能還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那麼當孩子犯錯時,家長應該如何與孩子溝通呢?
就好像那位科學家,小時候有一次從冰箱裏面拿牛奶,不小心手滑把牛奶掉在了地上,灑滿了地板。
當時,他非常的慌亂,擔心媽媽會責罵他。但是當媽媽過來看到一地的牛奶的時候,並沒有去指責他。
反而和他説:“既然牛奶都已經撒完了,我們不如在打掃乾淨之前,先在牛奶當中玩幾分鐘。”
聽到這個話的科學家瞬間就沒了做錯事的懊惱情緒,而是在牛奶當中愉快的玩耍了幾分鐘。
接着,他的媽媽便抓住時機對他説,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必須要把它打掃乾淨,再把每一件東西歸到原位。
而這個時候這位科學家就知道了,犯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犯了錯誤之後的態度。
如果只是一味地懊惱,但是又沒有把問題所解決的話,那麼這個錯誤就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
毫無疑問,他的母親選擇了一種更加合適的方法教育孩子。
一、孩子犯錯,父母批評前不妨先學會問這8個問題
1.你做了什麼事情?
古話説:做事要知其所以然,家長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在事情還沒有搞清楚時,就對孩子一頓劈頭蓋臉的罵。
家長永遠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而不願意聽孩子講述真實的過程。
在孩子犯錯之後,家長不應該劈頭蓋臉去罵孩子,而是應該冷靜下來聽聽孩子想法。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事情的起因、經過與結果。
2.你有什麼感受?
在瞭解事情的經過之後,即使孩子有錯誤,家長也不要着急去罵孩子。
而是要讓孩子表達出他的主觀感受,每個人的立場都不一樣,所以事情也沒有對錯之分,只需要把每個人的感受和態度表達出來就可以了。
3.你有什麼想法?
犯錯之後最重要的是如何教會孩子去解決自己的錯誤,如何去對自己的錯誤負責。
所以在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問孩子想做什麼,來了解他的內心想法。
4.你有什麼辦法?
孩子年紀較小,在講出問題的解決辦法的時候難免會有一些幼稚和天真,而在這個時候不要直接去否定孩子的想法。
而要學會去尊重,和孩子一起去想辦法,這樣在以後孩子遇到困難和麻煩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也會是獨立自主。
5.你做了會有什麼後果?
承擔後果是檢驗責任的唯一標準,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在引導孩子思考,採用每一種解決方式,背後都會有着相應的後果。
如果你選擇了的話,你能否承受這樣的後果?這其實也是在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讓孩子為自己做出的決定負責任,而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要用説教的方式與孩子溝通。
6.你決定怎麼做?
在孩子説出自己的想法,家長説出其中的結果和利弊之後,孩子也會有一定的權衡。
最後做出選擇,即便是孩子做出來選擇跟你所期待的不一樣,也不要去否定孩子,而是要學會給孩子信任。
7.你希望我怎麼做?
在孩子犯錯之後,家長不應全權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而應站在被動者的位置上給予孩子決定權,讓他決定需不需要你的幫忙,這樣也會讓孩子更加的有信心。
8.下次應該怎麼做?
失敗是成功之母,錯誤既然已經犯了,那便就已經是過去式了。
家長應該做的是要引導孩子學會反思,在遇到同樣問題的時候孩子會怎樣做?
給孩子一次審視自己的機會,讓他們獨立地去面對自己遇到的問題。
二、孩子犯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其實教育孩子需要注意選擇正確的方式,很多孩子教育起來是特別頭疼的。
因為孩子比較調皮,而且很多孩子也被家長慣壞了,這樣教育起來就會比較麻煩。
但是不管教也是對孩子不利的。那麼孩子犯錯了的原因有哪些呢?
1.家長嬌慣過度
孩子犯錯可能是因為家長平時太驕縱的原因,這樣孩子就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這樣孩子長大之後也會更容易犯錯。
所以家長需要教會孩子明辨是非,明白什麼樣的事情是該做的,這樣孩子之後才可以避免再次犯錯。
孩子犯錯之後也需要指出來,然後讓孩子認識錯誤,之後不要再犯才行。
2.逆反心理增長
孩子犯錯可能是因為逆反心理的原因,如果平時家長不重視孩子,孩子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就會做一些令家長生氣的事情。
這樣的性格也是不好的,所以家長需要平時多和孩子溝通,好好的照顧孩子,這樣孩子才會體會到父母的愛,家長也要和孩子深入交流。
總結
孩子犯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犯錯之後就需要注意,不可以犯同樣的錯誤。
平時在學校的時候也要告訴老師,讓老師嚴加管教,這樣孩子才可以明辨是非,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