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半歲之前寶寶哭鬧,媽媽不抱,可能會影響娃大腦發育,還難長高

由 仁連榮 發佈於 健康

對於新生兒的哭泣,更多的時候,只是一種需求的表達,表達自己身體的不適或者需求得不到滿足。

執筆:喬蘇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當孩子小的時候,作為父母,總是很擔心孩子的情緒,孩子一哭就立馬上去擁抱、安慰,當然有些媽媽會認為這是在慣着孩子,所以孩子哭了,很少去安慰,其實這兩種做法都有失妥當,孩子到底要不要擁抱,關鍵應該看他的年齡階段。

本文圖片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分月齡來擁抱孩子,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對於新生兒的哭泣,更多的時候,只是一種需求的表達,表達自己身體的不適或者需求得不到滿足。

在出生前,他們生活在媽媽的子宮裏,温暖而安全,出生後來到這個世界,面對陌生的環境,只能用哭泣來讓父母明白自己的意思。

尤其是0~6個月的孩子,這時他們的思維發育還處在初級階段,對世界的認知非常的淺顯,所以哭泣的理由非常的直接,就是自己不舒服了,難受,他們不會用哭泣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

6個月以後的孩子往往思維已經發育到了一定的階段,能夠很清晰的認知到媽媽和其他人的區別,尤其當媽媽一直陪伴在孩子身旁時,孩子就更加感覺到媽媽是自己的港灣,常常會有事沒事的哭一下,來吸引父母的關注,這時他們往往並沒有什麼問題出現,往往只是想表達一下存在感。

所以針對孩子哭泣的原因,在新生兒到6個月期間,孩子一哭泣就要立馬去擁抱,安慰他,檢查他哪裏不舒服,並且做出相應的調整,否則孩子一直哭泣,就很容易沒有安全感,對大腦的發育不太好,對其生長髮育也有不良的影響。

孩子得不到擁抱,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寶寶想要得到擁抱、安慰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如果連這最簡單的需求都得不到滿足,會對他未來的成長造成很大的影響。這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

1、更容易依賴別人

寶寶在幼時沒有得到父母的擁抱,會讓他們哭的越來越大聲,雖然會更加自立,但是缺乏父母的關愛,等到成年後就會讓他們特別渴望這樣的關心,常常喜歡依賴他人。

2、生長激素分泌不足

《接觸在成長中的重要性》一書中這樣寫到: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缺乏接觸,會導致生長激素分泌減少,甚至停止合成。

因為對於寶寶的成長來説,安全感和温暖感是至關重要的,他們沒有辦法自己獲得,就希望可以從周圍的事物中獲取,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得到父母的關愛,而在孩子年齡尚小的時候,接觸就是最直接的表達愛的方式,所以如果感受不到愛,他們就沒有辦法努力活下去,這時也就沒有資格在身高、體重方面獲得發育。

3、影響自己的認知發展水平

如果寶寶總是得不到擁抱,往往會長時間的哭泣,這會影響孩子的認知發展水平,從而對他的智商有一定的影響。

尤其是對於小月齡的寶寶來説,一旦他發生哭泣,就要及時的擁抱安慰,找出他不舒服的原因,從而減少他的哭泣。

怎樣應對6個月以後寶寶的哭泣呢?

1、有規律的擁抱孩子

前面我們講過,對這個階段的寶寶,最好的方式就是選擇性擁抱,也就是不要每次都對他的哭泣及時的回應,有時也可以忽略,可以細心的觀察孩子的反應,如果真的出現了什麼問題,他們一般只會顧着哭泣,不會有其他的情緒反應,這對大人來説非常的好辨認。

這樣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自己的感受可以得到父母的理解,但是也提醒了孩子,無理取鬧是沒有用的,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父母不會一味的容忍自己的胡鬧。

注意:不要把自己的情緒帶到孩子身上,自己高興時就擁抱孩子,自己不開心時對着他的哭泣置之不理。給孩子穩定的情緒反應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感受到安全感。

2、教孩子用其他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6個月以前的寶寶因為大腦思維發育不成熟,只會用哭泣來表達自己的需求,6個月後他既然知道可以用哭泣來吸引注意力了,也就代表着有自己的思維能力了,這時父母可以教他用肢體語言或者話語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要,這樣不僅減少了寶寶的哭泣,對於他的思維發展也非常的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