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住,別哭”“男子漢才不哭呢”這樣的教育方式可能會害了孩子

“忍住,別哭”“男子漢才不哭呢”這樣的教育方式可能會害了孩子

生活中你是不是也常常聽過這類話:

“男子漢大丈夫,哭什麼哭啊。”

“一個男孩還哭,太沒出息了!”

“別哭了,男孩哭鼻子丟死人了,人家都會笑話你。”

……

從古至今,“男兒有淚不輕彈”就是我們文化中的傳統。在這種教育背景下,若是大家看到有男性哭哭啼啼,不僅得不到同情,反而會被恥笑。

正是帶着這樣的固着認知,父母在面對自家孩子的時候,習慣了‘男兒當自強’的理念,很容易將他的哭泣貼上負面的標籤。

哭泣,原本是每個孩子的權利,而我們卻剝奪了男孩擁有這個自由表達和宣泄情緒的途徑。

一、男孩就不應該哭,這個觀念從哪來?

1、 男孩就應該比女孩更堅強

“忍住,別哭”“男子漢才不哭呢”這樣的教育方式可能會害了孩子

女孩遇到困難了,哭一哭沒什麼,男孩就絕對不行。男人必須更堅強,而在大眾對於堅強的定義中,‘不能哭泣’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男孩子的哭泣會讓父母認為這是他軟弱的一種表現。這些大人給男孩強加的性別刻板印象,牢牢地束縛住了他們。

2、 男孩太愛哭就是沒本事的表現

即便到了現代社會,男女的家庭分工仍有不同。男孩長大是要為了贍養家庭做好準備的,這需要有‘大本事’才行,做大事的人,哪能因為一點點小事就失落、傷心,甚至哭起來呢。

仔細地思考一下這些理念,我們是否對男孩要求過於苛刻了呢?孩子就是孩子,是容易傷心難過,是敏感多愁的。父母過早的就將社會角色分工的責任感強加給還沒有發育完全的男孩的身上,會導致非常深遠的、負面的心理影響。在我們心裏,很多人將哭泣等同於軟弱,等同於放棄。孰料‘哭’這個動作本身,可以帶來巨大的心靈成長的紅利。

二、哭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1、用更健康的方式發泄情緒

“忍住,別哭”“男子漢才不哭呢”這樣的教育方式可能會害了孩子

為何嬰兒會哭鬧?因為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最直接、最原始的情感表達方式。而科學研究表明,與女孩相比,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要更多,這樣的生理結構讓他表現得更加精力旺盛。同時,男孩的大腦額葉卻比女孩發展得慢,因此與同齡女紙相比而言自控力比較弱,更容易衝動。

如果我們早早就在孩子身上種下的 ‘男兒有淚不輕彈’的思想, 堵塞了他的這個出口,人內心積壓的不良情緒就會換種形式發泄出來。對於男孩子而言,最直接的發泄方式就會從‘哭泣’轉化為‘暴力’。

2、更好的人際交流技能與信任

我們一邊常常嘆息自己‘不懂孩子在想什麼’,一邊又常常無意之間就忽略了孩子真實的情感流露。如果我們可以冷靜地接納孩子哭泣,接納當他因為一點我們眼中的‘小事’就沮喪的狀態,孩子就會感受到我們的支持,會擁有更好的安全感,更樂於同我們分享他真實的內心想法。

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説,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學會與孩子共情。正是日常生活中的這些點點滴滴的、來自父母的支持和包容,才能讓孩子學會如何在認同自我感受、承認願望的基礎上,合理地處理失落、沮喪等負面情緒。

“忍住,別哭”“男子漢才不哭呢”這樣的教育方式可能會害了孩子

哭泣可以讓孩子認識情感,體會情緒波動,從而慢慢學會控制情緒。如果我們僅僅因為自己的固有觀念就阻撓孩子哭,會給他帶來深遠的心理影響。

三、家長限制孩子哭泣,就是限制了孩子的情緒表達

1、在孩子的不同年齡段,哭泣可以表達不同的情緒

1歲以內的年齡段裏,孩子的哭更多源自生理需要,是對爸媽的一種提醒:“我餓”、“我困”、“我想要人抱”……

2歲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發展,開始積極地探索周圍環境,但因為語言發展的限制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需求,所以經常用哭來表達自己。

4、5歲後,孩子的語言能力雖然可以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各類事物,但依然無法準確地表達內心的複雜情緒。此時‘哭’是孩子內心世界的一種展露。

“忍住,別哭”“男子漢才不哭呢”這樣的教育方式可能會害了孩子

2、同樣的發泄方式‘哭’的背後,隱藏着很多種情緒的交雜

如果我們粗暴地要求他‘不準哭’,甚至粗暴地制止孩子的眼淚,會讓他早早學會了壓抑、隱忍;而不是幫助他學習如何有的放矢地處理自己的情緒。這樣的長期壓抑,總有一天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爆發出來。

我們總覺得塑造男孩頂天立地的氣質,離不開教導他‘不要軟弱’。姑且不説哭泣本身就不等同於軟弱,只談如何培養他成為一個男子漢,本身就是意見非常複雜的系統性工程,和孩子‘哭’或者‘不哭’沒有任何關係。

“忍住,別哭”“男子漢才不哭呢”這樣的教育方式可能會害了孩子

四、想要孩子成為一個男子漢,家長應該教給孩子哪些特質?

1.父親是男孩的第一榜樣

俗話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日常生活的細節,會給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模式造成深刻影響。因此,想要培養男孩的‘男子漢氣概’,需要為他樹立一個看得見、摸得着的‘範本’。而父親,就是孩子學習過程中的天然模仿對象。

2.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培養意志力

“什麼都要聽大人的經驗”,這是父母在養育孩子中常見的錯誤。本以為這樣做可以讓孩子‘少吃虧’,但事實上,我們需要讓孩子有受挫的空間。通過一次次地在‘小事’上磨鍊,孩子才能逐漸建立起自信,認定自己‘雖然現在不行,但只要我認真做,最後一定可以’,這樣當他長大,就不會被困難擊垮。

3.耐心引導,不要讓他害怕犯錯

有時候我們過於擔心孩子低效的處理方式和‘壞習慣’會一直影響他,因此過度地因為他的錯誤而焦慮,忽視了對他的鼓勵和支持。面對比較調皮、喜歡搗蛋,運動細胞發達的男孩,如果父母總是忽視他‘錯誤’背後的需要,一味地斥責、怒吼,甚至打罵,很可能會讓孩子變得畏首畏尾,因為害怕犯錯而形成怯懦的個性。

“忍住,別哭”“男子漢才不哭呢”這樣的教育方式可能會害了孩子

什麼是男子漢?犯錯誤就承擔責任,遇到問題就想辦法解決;發現困難努力克服,遭人攻訐就大方辯解……總之,是要做一個勇敢、堅強、不畏難的人。

所以,培養一個男孩,並不需要人為地給他設置更多的障礙,比如不允許他因為沮喪而哭泣,總是盯着‘哭’這種情感表達方式而批判孩子,而是應該引導他如何用這些正向的方式去面對生活。孩子的人格成長,需要漫長而複雜的過程,作為他的父母,我們要做得是用積極地態度去接納、包容、培養孩子性格上的閃光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70 字。

轉載請註明: “忍住,別哭”“男子漢才不哭呢”這樣的教育方式可能會害了孩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