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管越叛逆,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

一提到叛逆期,很多家長先想到的是孩子青春期時的爭鋒相對,但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共需要經歷三個叛逆期。在孩子進入第一個叛逆期的時候,家長就應當引起重視,不要在一開始就埋下親子關係疏遠的隱患。

孩子越管越叛逆,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

孩子會經歷的3個叛逆期

1、寶寶叛逆期-2歲左右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調查發現:2-4歲是幼兒建立秩序感的敏感期。這是兒童人格發展的第二個階段,俗稱“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

孩子在這段時期的表達能力有限,但又具備了初步的自我意識,因此他們可能會想用行動向家長證明自己是獨立的、有想法的。但如果大人無法理解他們,孩子就會着急或者吵鬧,從而形成了第一個叛逆期。

孩子越管越叛逆,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

2、兒童叛逆期-6歲左右

孩子在6歲以後,他們的獨立意識漸漸覺醒,尋求自我突破的可能性越來越高。孩子的自尊心加強了,可能會不斷地打破家長立下的規則,更強調自己想法的重要性。比起兩歲的時候,六歲的孩子已經能夠表達一部分自己的想法了,與家長的對抗可能更加尖鋭。

孩子越管越叛逆,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

3、青春叛逆期-12歲以後

此時,孩子已經逐漸成長為“小大人”,身心都發生着巨大的變化,對大人的順從度降低了,對自由空間的需求也更大了,遇見規定和束縛的時候也更具有反抗意志。如果家長進行教育打罵,不但無濟於事,反而可能會越壓迫、越反抗。

孩子越管越叛逆,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

什麼是“魚缸法則”呢?

在教育心理學中有一項著名的“魚缸法則”:

幾條小魚放在一個小魚缸裏,過去了好幾年,這些魚還沒有成長的痕跡,於是人們認為這魚就是長不大了。有一天,魚缸被打破了,人們因為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魚缸而將他們養在院子中的池塘裏。結果驚人的事情發生了,這些“長不大”的魚竟然從原來的三寸瘋狂生長到一尺。

孩子越管越叛逆,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

其實教育孩子和養魚的道理大同小異:父母的保護就像小魚缸一樣讓孩子畫地為牢,禁錮束縛了他們成長的腳步。要想孩子健康茁壯的成長,那就一定要給孩子獨立自主的空間,讓他們到更大的“魚缸”中去。善用魚缸法則,要比你打罵更管用。

孩子越管越叛逆,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

那麼,應該如何打破魚缸讓孩子不再叛逆呢?

尊重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永遠是引導孩子成長的源動力。家長們應該熟悉孩子的好惡,尊重孩子的選擇,營造和諧輕鬆的親子環境,才能最小程度降低與孩子發生摩擦的可能性。

比如家長想讓孩子學習一門樂器,但孩子卻對音樂毫無興趣,反而對繪畫表現出天賦。那家長就無需強迫孩子按照大人的規劃執行,否則孩子的積極性低,教育效果不佳,也有可能損害家庭和諧。

孩子越管越叛逆,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

給孩子一定的私人空間

加大拿蒙特利爾海勃實驗室的心理學家進行過“感覺剝奪”:

實驗者被護目鏡、夾板等道具限制了視覺和聽覺,在被安排進單獨的實驗室後,實驗者出現思維遲鈍、緊張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要求緊急停止實驗。實驗發現:與外界環境的良性溝通才能促進大腦發育和情緒健康;反之,過於壓迫、閉塞的環境則會對人的身心健康有極大的影響。

孩子越管越叛逆,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

推己及人,如果長期將孩子禁錮在狹小的活動範圍內,或者以強制性措來要求孩子,孩子就像被剝奪了感官的實驗者一般喪失發展能力、失去自主成長的活力。

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不要有過強的控制慾,更不要把孩子當做自己的私有物品。

孩子越管越叛逆,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

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

當孩子自己有了探尋世界、探索真理的渴求之後,家長應當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在求知的海洋裏盡情遨遊。家長一直言傳身教,只會讓孩子覺得他有所依靠,不能脱離爸爸媽媽的扶持而獨立成長。但放手不代表放縱,要在給予自由和驕縱寵溺中尋求平衡點。

孩子越管越叛逆,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

家長要讓孩子明白,爸爸媽媽不是他們的統治者,而是他們的朋友和夥伴。我們的教育任務是陪孩子長大,而不是控制孩子長大。想要讓孩子不那麼叛逆,僅僅是靠語言的力量是不夠的,對於孩子來説,最快接受知識的方式便是故事。

孩子越管越叛逆,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72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越管越叛逆,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