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蔘的種植環境一直是被大家所關注的,大棚養殖?還是野外挖掘,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境因素,今天太克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大多數人蔘生長的環境怎麼樣。
人蔘多生長在具有1月平均温度-23-5℃,7月平均温度20-26℃的氣候條件下,耐寒性強,可耐-40℃低温,生長適宜温度為15-25℃。一般生長在氣候條件為年積温2000-3000℃,無霜期125-150天,積雪20-44釐米,年降水500-1000毫米的地方。人蔘喜冷涼濕潤氣候。喜斜射及漫射光,忌強光和高温。土壤要求為排水良好、疏鬆、肥沃、腐殖質層深厚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土的pH值5.5-6.2為宜。下面太克就用兩種人參來舉例吧
野外人蔘——野山參野山參對土壤的選擇性較強,林下必須具有原始的自然土壤層。
表層為腐殖土,厚度在 10釐米以上,上面還要有4釐米以上的枯枝落葉覆蓋,中層為含砂的活黃土有團粒結構,土質疏鬆,通氣,底土層為黃泥底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具有較好的理化性狀,下層含有石礫或風化石,不含有有害物質的化工礦石及礦牀,土壤未被耕作和遭受過污染,土壤中危害人蔘的病菌要少,呈微酸土壤,PH值為5.5—6.5之間,有機質含量達到4%以上,容重小於0.8,這是野山參生長土壤必須的基本條件,若條件不具備,野山參在森林生長過程中病害多,不易存活。
野山參生長的地段多在海拔300-800米以下的低山,最宜於海拔400米處森林,坡度在25—40度之間,坡向以東南坡、北坡、西坡為佳,“窩風向陽”的山坡地最好。正南、西南陽光直射時間太長,易患日灼病,山峯豁口易受西北風害及凍害,也不會長有野山參。
人工種植——園參“園參”,顧名思義,是生長在田間的人蔘,成長週期是4到6年。人工種植人蔘學名叫“園參”,園參不是假人蔘,國家已經出台文件批准人工種植人蔘為新資源食品,而市面上所稱之為的假人蔘多數為類參植物、苗參(種植五年以下,並添加生長劑的)等。
園參是人工種植人蔘,大馬牙品種。主產區產量有大到小依次為吉林省白山市、通化市,黑龍江省,遼寧省,朝鮮,韓國,(其他地區)。
園參不像山參可以不管,人工料理事務較多,需翻土、置樁、做蓬,也需除草、施肥和除蟲,一年四季忙不迭的,冬天是打樺木樁的時候,夏季遮陽用的。施肥很少用化肥,因為人蔘嬌嫩,不小心會爛,參農多用豆餅水漚了薄施。
園參的產能較高,一畝地撒三斤種子,約三萬粒,存活率約六成,就是一萬五六千棵了,成熟時每棵約2兩重。我們平時吃的人蔘,包括生曬參和紅參,基本都是園參。
園參和野山參的生長環境已經代替了大多數人蔘的生長環境特點,所以讀者們,你們知道了嗎?
我是太克
如果你喜歡我的乾貨分享
就請你點一個分享或者收藏吧,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