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溝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有的家長就會發現,同樣的建議用不同的方式説出來會得到孩子不同的反饋。
想要孩子聽得進去話,家長要根據他們的性格還有不同的年齡階段採用不同的溝通方式。説話是一門藝術,在家庭中,家長説話的方式更能夠直接影響孩子情商,氣質的構成。
沒有父母是不愛孩子的,但是表現出來的方式卻各有不同,很多時候父母經常會陷入溝通的誤區不自知。
溝通能力是寶貝從出生開始就逐漸形成的一種能力,一開始只是聽,後來就有了互動,然後慢慢形成屬於自己的一套説話方式。
很多時候溝通的方式不同,會讓溝通的結果大相徑庭。從以前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到現在的尊重和平等,幾十年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方式可以説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到現在為止,很多父母已經意識到了要如何與孩子溝通,也知道了要注意自己説話的方式,這樣會直接影響到説話的結果甚至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成長。
關於溝通會產生的誤區,下面有幾點需要家長可以看一看,自己有沒有平常就是這樣和孩子説話的。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溝通要有正能量
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中,不僅父母很忙,孩子更忙,但是不能因為忙就忽視了正向積極思維。正向思維能夠很好的將人思考事情的角度轉向積極思維之中,不管對孩子還是大人,做事情需要的是動力而不是泄氣。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會不自覺的用刺激的方式讓孩子試圖讓孩子進步,但是如果總是批評或者是指責,只會讓寶貝對做事的信心越來越差。
或者是家長根本不給孩子選擇的機會,直接幫他們鋪好前路,孩子只需要按照父母説的踏上去就夠了,這其實也不是正向思維。
父母愛孩子出發點是好的,但正向思維的內涵是尊重和平等,不能把孩子當成所屬物,試圖控制他們更不能動不動就指責孩子,否定和干涉都不是良好溝通的前提。
比如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同樣能達到一個結果,家長就總是想要讓孩子按照一個所謂“規定”好的形式去做,並不鼓勵孩子創新,認為那樣有可能失敗或者是浪費時間。
如果總按照家長的提示或者是規則去做一件事情的話,孩子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就會受到打擊。這樣會束縛孩子的思維方式,讓他們產生“只有一種做法是正確的”這樣的感受。
久而久之他們就只會習慣性的被動接受,不願意主動思考和創新,甚至會因為害怕做錯而拒絕嘗試。可能在自己成年之後,也會用同樣的方式管教自己的孩子,形成惡性循環。
其實面對這件事情,家長能做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儘可能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不要給意見也不要干涉孩子的任何做法,只需要安靜的陪在一旁,觀察孩子的遊戲行為即可。
如果孩子明確提出想要展示或者需要幫助的想法之後再介入,和孩子耐心的溝通,對孩子合理的玩法要積極的認可並且鼓勵孩子繼續玩下去,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孩子自己説出來為什麼要這樣做。然後引導孩子嘗試更多的玩法,在這個過程中再給出家長的建議,而不是上來就對孩子有要求一定要怎麼做。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沒有強制的事件,儘量不要打斷孩子游戲或者做事情的過程,堅持讓孩子自己完成。
通過這樣的方式,孩子的語言邏輯還有思維方式都能夠得到更好的鍛鍊,專注力也會得到有效提升。而且家長的鼓勵能夠更好的增強孩子自信心和表現欲。
要給孩子獨立表達獨立思考的空間,在孩子説話的時候,不管他們想要説什麼,都要給到足夠的耐心,並且傾聽。這樣能夠很好的形成良性溝通模式,增強親子互動。
在恰當的時機鼓勵孩子
很多家長有這樣的疑問,他們知道鼓勵孩子很重要,所以一直都是鼓勵為主,但就不知道為什麼孩子就是很膽小,表現欲也不強。
其實有可能是時機沒有選對,過早過晚都會減弱鼓勵的效果,只有在最恰當的時機,才能有最好的影響。
家長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尤其是新鮮事物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直接把東西擺在孩子眼前,然後開始鼓勵“別害怕,試一試。”然後將孩子直接推出去,但其實這並沒有什麼效果,反而讓孩子更害怕了。
人雖然對未知事物都有好奇心,但同樣也會有恐懼的心態,家長如果一上來就説“別怕”就會讓孩子覺得那是危險的。連父母都説自己害怕,那確實是應該害怕的。
這個時候家長還是強制將孩子推出去的話,其實就是逼迫孩子去面對未知的可怕事物,孩子只會更加害怕,對他來説會產生非常不快的記憶。
當逼到到孩子哭鬧,家採取強迫或者妥協的應對,都是不太明智的做法,孩子會認為哭鬧能夠逃避責任,發脾氣也能讓自己不用去做不想做的事。
其實這個問題也很好解決,那就是家長帶着孩子一起去進行第一次嘗試,不用多説話,放大安全性,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讓孩子認識到事情很有趣而且很安全,並且家長要在孩子成功完成一個步驟之後即使進行口頭鼓勵即可。
這樣才是幫助孩子有效樹立勇氣和信心的做法。形成敢於挑戰和認真的心態。
溝通是雙向的
和孩子在一起不要總是父母説孩子做,要學會合作,如果孩子需要一樣東西,但是沒有辦法第一時間得到的時候,他們就會着急或者是焦慮,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幫助他們得到物品,但同時也要安撫孩子。
這個可以由兩個家長合作,一個負責安撫一個負責幫助孩子達到想要的結果,這樣孩子就能知道什麼樣的行為是能夠學習的。
當孩子達到目的之後,就會明白過程中應該怎樣去做。
溝通中家長不要總做主導
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家長總是不自覺地作為主導指揮孩子去做事情,用自身的感受去帶動孩子。
但其實對於孩子而言他們並不理解“我不聽話”和“你不開心”之間有什麼必然的聯繫。
相反孩子還會認為自己不聽話反而能夠更加自由,所以孩子即使認為不聽話是錯誤的,但也更願意為了自由而堅持不聽話。
當孩子所認為的觀點出現了偏差的時候,後期會很難糾正的,由於家長給出的感受是主觀感受,很多時候都覺得孩子不懂事,沒良心,但其實只是因為孩子不理解罷了。
所以家長要學會轉變想法,和孩子一起學會換位思考與共情,家長只有理解孩子,孩子才會慢慢被感染到理解家長,並且很多感受要明確説出來,這樣家長與孩子之間產生的誤會才會越來越少。
其實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每一個細節,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個性,沒有什麼萬全之策來應對所有的問題,家長需要做的就是耐心觀察,積極學習,早晚能夠找到屬於自己孩子最合適的溝通方法。